琮字溫文,性俶儻不覊,博學有文義。 兼善弓馬,遣人伏地持帖,琮奔馬射之,十發十中,持帖者亦不懼。 初封東陽王,尋立為梁太子。 及嗣位,帝賜以璽書,敦勉之。 又賜梁之大臣璽書,誡勉之。 時琮年號廣運,有識者曰:「運之為字,軍走也,吾君將奔走乎!」其年,琮遣大將軍戚昕以舟師襲陳公安,不克而還。 文帝徵琮叔父岑入朝,拜大將軍,封懷義公,因留不遣。 復置江陵總管以監之。 琮所署大將軍許世武密以城召陳將宜黃侯陳紀,謀泄,琮誅之。 後二歲,上征琮入朝,率臣下二百餘人朝京師。 江陵父老莫不殞涕曰:「吾君其不反矣!」上以琮來朝,遣武鄉公崔弘度將兵戍之。 軍至鄀州,琮叔父岩及弟瓛等懼弘度掩襲之,遂引陳人至城下,虜居人而叛。 於是廢梁國。 上遣左仆射高熲安集之,曲赦江陵死罪,給復十年。 梁二主各給守墓十戶,拜琮柱國,賜爵莒國公。 自詧初即位,歲在乙亥,至是,歲在丁未,凡三十三載而亡。 琮至煬帝嗣位,甚見親重,拜內史令,改封梁公。 琮之宗族,緦麻以上,並隨才擢用,於是諸蕭昆弟,布列朝廷。 琮性淡雅,不以職務自嬰,退朝縱酒而已。 內史令楊約與琮同列,帝令約宣旨誡勵。 約復以私情諭之,琮曰:「琮若復事事,則何異公哉?」約笑而退。 約兄素時為尚書令,見琮嫁從父妹于鉗耳氏,謂曰:「公帝王之族,何乃適妹鉗耳氏?」琮曰:「前已嫁妹于侯莫陳氏,此復何疑?」素曰:「鉗耳,羌也,侯莫陳,虜也。 何得相比?」琮曰:「以羌異虜,未之前聞。 」素慚而止。 琮雖覊旅,見北間豪貴,無所降下。 常與賀若弼深友,弼既誅,復有童謡曰「蕭蕭亦復起」,帝由是忌之,遂廢于家。 卒,贈左光祿大夫。 子鉉,位襄城通守。 復以琮弟子鉅為梁公。 鉅小名曰藏,煬帝甚昵之,以為千牛。 與宇文皛出入宮掖,伺詧內外。 帝每有游宴,鉅未嘗不從。 遂於宮中,多行淫穢。 江都之變,為宇文化及所殺。 詧子{山},追諡孝惠太子;岩,封安平王;岌,封東平王;岑,封河間王,後改封吳郡王。 琮弟瓛,義興王;彖,晉陵王;璟,臨海王;珣,南海王;瑒,義安王,瑀,新安王。 以蔡大寶為股肱,王操為腹心,魏益德、尹正、薛暉、許孝敬、薛宣為爪牙,甄玄成、劉盈、岑善方、傅淮、褚珪、蔡大業典眾務,張綰以舊齒處顯位,沈重以儒學蒙厚禮。 自余多所獎拔,咸盡其器能。 及巋纂業,親賢並用。 將相則華皎、殷亮、劉忠義,宗室則蕭欣、蕭翼,人望則蕭確、謝溫、柳洋、王氵是、徐岳,外戚則王洋、王誦、殷璉,文章則劉孝勝、范迪、沈君游、君公、柳信言,政事則袁敞、柳莊、蔡延壽、甄詡、皇甫茲。 故能保其疆土而和其人焉。 今載詧子{山}等及蔡大寶以下尤著者,附於左。 其在梁、陳、隋已有傳,及巋諸子未任職者,則不兼錄。 {山}字道遠,詧之長子也。 母曰宣靜皇后。 詧之為梁王,立為世子。 尋病卒。 及詧稱帝,追諡焉。 岩字義遠,詧第五子也。 性仁厚,善撫接,歷尚書令、太尉、太傅。 入陳,授東揚州刺史。 及陳亡,百姓推岩為主。 為總管宇文述所破,伏法于長安。 岌,詧第六子也。 性淳和,位至侍中、中衛將軍。 巋之五年,卒。 贈司空,謚曰孝。 岑字智遠,詧第八子也。 位至太尉。 性簡貴,禦下嚴整。 及琮嗣位,自以望重屬尊,頗有不法。 故隋文徵入朝,拜大將軍,封懷義郡公。 瓛字欽文,巋第三子也。 幼有令譽,能屬文。 位荊州刺史,頗有能名。 崔弘度兵至鄀州,瓛懼,與其叔父岩奔陳。 陳主以為侍中、吳州刺史,甚得物情。 三吳父老皆曰:「吾君之子。 」陳亡,吳人推之為主。 吳人見梁武、簡文及詧、巋等兄弟中並第三,而踐尊位。 瓛自以巋第三子,深自矜負。 有謝異者,頗知廢興,梁陳之際,言無不驗,江南人甚敬信之。 及陳主被禽,異奔瓛,由是益為眾所歸。 宇文述討之,瓛遣王褒守吳州,自將拒述。 述遣兵別道襲褒,褒衣道士服,棄城而遁。 瓛敗,將左右數人,逃于太湖,匿於人家。 被執,述送長安斬之。 璟,仕隋,尚衣奉禦;瑒,衛尉卿、秘書監、陶丘侯;瑀,內史侍郎、河池太守。 蔡大寶,字敬位,濟陽考城人。 祖履,齊尚書祠部郎。 父點,梁尚書儀曹郎、南兗州別駕。 大寶少孤,而篤學不倦,善屬文。 初以明經對策第一,解褐武陵王國左常侍。 嘗以書干仆射徐勉,勉大賞異,乃令與其子游處,所有墳籍,盡以給之。 遂博覽群書,學無不綜。 詧初出第,勉仍薦大寶為侍讀,兼掌記室。 尋除尚書儀曹郎。 詧出鎮會稽,大寶詣選曹求諮議,不得,以為記室。 大寶攘臂而出曰:「不為孫秀,非人也。 」詧蒞襄陽,遷諮議參軍,謀謨皆自大寶出。 及梁元與河東王譽結隙,詧令大寶使江陵以觀之。 梁元素知大寶,見之甚悅,乃示所制《玄覽賦》,令註解焉。 三日而畢。 梁元大嗟賞之,贈遺甚厚。 大寶還,白詧云:「湘東必有異圖,禍亂將作,不可下援台城。 」詧納之。 及詧于江陵稱帝,為侍中、尚書令,參掌選事,進位柱國、軍師將軍,封安豐縣侯。 巋嗣位,冊授司空、中書監、中權大將軍、領吏部尚書。 固讓司空,許之,加特進。 巋之三年,卒。 及葬,巋三臨其喪。 贈司徒,進爵為公,謚曰文凱,配食詧廟。 大寶性嚴整,有智謀,雅達政事,文辭贍速。 詧之章表、書記、教令、詔冊,並大寶專掌之。 詧推心委任,以為謀主。 時人以詧之有大寶,猶劉先主之有孔明焉。 所著文集三十捲,及《尚書義疏》,並行于世。 有四子。 次於延壽有器識,博涉經籍,尤善當世之務。 尚詧女宣城公主,歷中書郎、尚書右丞、吏部郎、御史中丞。 從琮入隋。 授開府儀同三司、秘書丞。 終於成州刺史。 大寶弟大業,字敬道。 有至行,位散騎常侍、衛尉卿、都官尚書、太常卿。 卒,贈金紫光祿大夫,謚曰簡。 有五子,允恭最知名。 位太子舍人。 梁滅入陳,為尚書庫部郎。 陳亡仕隋,起居舍人。 王操,字子高,其先太原晉陽人,詧母龔氏之外弟也。 性惇厚,有籌略。 初為詧外兵參軍,親任亞於蔡大寶。 及詧稱帝,歷五兵尚書、郢州刺史,進位柱國,封新康縣侯。 巋嗣位,授鎮右將軍、尚書仆射。 及吳明徹為寇,巋出頓紀南,操撫循將士,莫不用命。 明徹既退,江陵獲全,操之力也。 遷侍中、中衛將軍、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領荊州刺史。 操既位居朝右,每自挹損,深得當時之譽。 卒,巋舉哀于朝堂,流涕曰:「天不使吾平蕩江表,何奪吾賢相之速也!」及葬,親祖于瓦官門。 贈司空,進爵為公,謚曰康節。 有七子,次子衡最知名。 有才學,位中書、黃門侍郎。 魏益德,襄陽人也。 有材幹,膽勇過人。 詧稱帝,進位柱國,封上黃縣侯。 卒,贈司空,謚曰忠壯,進爵為公。 巋之五年,以益德配食察廟。 尹正,其先天水人。 詧蒞雍州,正為其府中兵參軍。 禽張纘,獲杜岸,皆正之力。 詧稱帝,除護軍將軍,位柱國,封新野縣侯。 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剛。 巋之五年,以正配食詧廟。 子德毅,多權略,位大將軍。 後以見疑賜死。 第48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4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