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蒨二年,跋有疾,其長子永先死,立次子翼為世子,攝國事,勒兵以備非常。 跋妾宋氏規立其子受居,深忌翼,謂之曰:「主上疾將瘳,奈何代父臨國乎!」翼遂還。 樣氏矯絶內外,遣閽人傳問。 翼及跋諸子、大臣並不得省疾,唯中給事胡福獨得出入,專掌禁衛。 跋疾甚,福慮宋氏將成其計,乃言于跋弟弘。 勒兵而入,跋驚怖而死。 弘襲位,翼勒兵出戰不利,遂死。 跋有子男百餘人,悉為弘所殺。 弘字文通,跋之少弟也。 跋立,為尚書右仆射,封中山公,領中領軍,內掌禁衛,外總朝政。 歷位司徒。 及自立,乃與宋氏通和。 延和元年,太武親討之,弘嬰城固守。 其營丘、遼東、成周、樂浪、帶方、玄菟六郡皆降,太武徙其人三萬餘家于幽州。 其尚書郭深勸之歸誠進女,乞為附庸,保守宗廟。 弘曰:「負釁在前,忿形已露,附降取死。 不如守志,更圖所適也。 」先是,弘廢其元妻王氏,黜世子崇,令鎮肥如,以後妻慕容氏子曰王仁為世子。 崇母弟廣平公朗、樂陵公邈相謂曰:「禍將至矣!」於是遂出奔遼西,勸崇來降,崇納之。 會太武使給事中王德陳示成敗,崇遣邈入朝。 太武封崇遼西王,錄其國尚書事,遼西十郡,承製假授文官尚書、刺史,武官征虜已下。 弘遣其將封羽率眾圍崇,太武詔永昌王健督諸軍救之。 封羽又以凡城降,徙其人三千餘家而還。 弘遣其尚書高顒請罪,乞以季女充掖庭。 帝許之,徵其子王仁入朝,弘不遣。 其散騎常侍劉訓諫,弘大怒,殺之。 太武又詔樂平王丕等計之。 日就蹙削,上下危懼。 弘太常陽昬復勸弘請罪乞降,令王仁入侍。 弘不聽,乃密求迎于高麗。 太延二年,高麗遣將葛居盧等率眾迎之,弘乃擁其城內士女入于高麗。 先是,其國有狼夜繞城群嗥。 如是終歲。 又有鼠集於城西,闐滿數里,西行,至水則在前者銜馬矢,迭相嚙尾而度。 宿軍地燃,一旬而滅,觸地生蛆,月餘乃止。 和龍城生白毛,一尺二寸。 弘至遼東,高麗遣使勞之曰:「龍城王馮君,爰適野次,士馬勞乎?」弘慚怒,稱制答讓之。 高麗乃處之於平郭,尋徙北豐。 弘素侮高麗,政刑賞罰,猶如其國。 高麗乃奪其侍人,質任王仁。 弘忿怨之,謀將用奔。 太武又徵弘于高麗。 乃殺之於北豐,子孫同時死者十餘人。 弘子朗、邈。 朗子熙,在《外戚傳》。 乞伏國仁,隴西人也。 其先如弗,自漠北南出。 五世祖佑鄰,併兼諸部,眾漸盛。 父司繁,擁部落降苻堅,堅以為南單于,又拜鎮西將軍,鎮勇士川。 司繁死,國仁為將軍。 及堅敗,國仁叔步頽叛于隴石。 堅令國仁討之,步頽大悅,迎而推之,部眾十餘萬。 道武時,私署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秦河二州牧,號年建義,署置官屬。 分部內為十一郡,築勇士城以都之。 國仁死,弟乾歸統事,自署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河南王,改年為太初,置百官。 登國中,遷于金城。 城門自壞,乾歸惡之,遷于苑川。 尋為姚興所破,又奔枹罕,遂降姚興。 拜為河州刺史,封歸義侯。 尋遣還苑川。 乾歸乃背姚興,私稱秦王,置百官,號年更始。 遣使請援,明元許之。 田于五溪,有梟集其手,尋為其兄子公府所殺。 子熾盤殺公府,代統任。 熾盤自稱大將軍、河南王,改年為永康。 後襲禿髮傉檀于樂都,滅之,乃私署秦王,置百官,改年為建弘。 後遣其尚書郎莫者胡、積射將軍乞伏又寅貢金二百斤,請伐赫連昌,太武許之。 及統萬事平,熾盤乃遣其叔平遠將軍泥頭、弟安遠將軍安度質于京師。 又使其中書侍郎王愷、丞相從事中郎烏訥闐奉表貢其方物。 熾盤死,子慕末統任。 慕末字安石跋。 既立,改年為永弘。 其尚書隴西辛進嘗隨熾盤遊後園,進彈鳥,丸誤傷慕末母面。 至是,誅進五族二十七人。 慕末弟殊羅蒸熾盤左夫人禿髮氏,慕末知而禁之,殊羅與叔父什夤謀殺慕末,使禿髮氏盜門鑰。 鑰誤,門不開。 門者以告,慕末收其黨,盡殺之。 欲鞭什夤,什夤曰:「我負汝死,不負汝鞭。 」慕末怒,刳其腹,投屍于河。 什夤母弟白養及去列,頗有怒言,又殺之。 政刑酷濫,內外崩離,部人多叛。 後為赫連定所逼,遣王愷、烏訥闐請迎于太武。 太武許以安定以西,平涼以東封之。 慕末乃焚城邑,毀寶器,率戶萬五千至高田谷。 為赫連定所拒,遂保南安。 太武遣師迎之,慕末衛將軍吉毗固諫,以為不宜內徙,慕末從之。 赫連定遣其北平公韋代率眾萬人攻南安。 城內大饑,人相食。 神蒨四年,慕末及宗族五百餘人出降,送於上邽,遂為定滅。 大沮渠蒙遜,本張掖臨松盧水人也,匈奴有左沮渠官,蒙遜之先為此職,羌之酋豪曰大,故以官為氏,以大冠之。 世居盧水為酋豪。 遜高祖暉仲歸、曾祖遮,皆雄健有勇名。 祖祁復延,封伏地王。 父法弘,襲爵。 苻氏以為中田護軍。 蒙遜代父領部曲,有勇略,多計數,頗曉天文,為諸胡所推服,呂光自王于涼土,使蒙遜自領營人,配箱直。 又以蒙遜叔父羅仇為西平太守。 後遣其子慕率羅仇伐乞伏乾歸於枹罕,為乾歸所敗,殺之。 蒙遜求還葬羅仇,因聚眾屯金山,與從兄晉昌太守男成共推建康太守段業為使持節、大都督、龍驤大將軍、涼州牧、建康公,稱神璽元年。 業以蒙遜為張掖太守,封臨池侯,男成為輔國將軍,委以軍國之任。 業又自稱涼王,以蒙遜為尚書左丞。 忌蒙遜威名,微疏遠之。 天興四年,蒙遜內不自安,請為西安太守。 蒙遜欲激怒其眾,乃密誣告男成叛逆,業殺之。 蒙遜泣而告眾,陳欲復讎之意。 男成素有恩信,眾情怨憤,泣而從之。 蒙遜因舉兵攻殺業,私署使持節、大都督、大將軍、涼州牧、張掖公,年號永安。 居張掖。 是月,涼武昭王亦起兵,年號庚子。 永興中,蒙遜克姑臧,遷居之。 改號玄始元年,自稱河西王,置百官。 頻遣使朝貢。 蒙遜寢于新台,閹人王懷祖斫蒙遜,傷足,蒙遜妻孟氏禽懷祖斬之。 及聞晉滅姚泓,怒甚。 有校郎言事于蒙遜,蒙遜曰:「汝聞劉裕入關,敢研研然也!」遂殺之。 尋稱籓于晉。 泰常中,蒙遜克敦煌,改年承玄。 後又稱蕃于宋,並求書。 宋文帝並給之。 蒙遜又就宋司徒王弘求《搜神記》,弘與之。 神蒨中,遣尚書郎宗舒、左常侍高猛朝貢,上表稱臣。 前後貢使相望。 後遣子安周內侍。 太武遣兼太常李順持節拜蒙遜為假節,加侍中、都督涼州西域羌戎諸軍事、太傅、行征西大將軍、涼州牧、涼王。 使崔浩為冊書以褒賞之。 蒙遜又改義和元年。 延和二年四月,蒙遜死,詔遣使監護喪事,私謚武宣王。 蒙遜性淫忌,忍于刑戮,閨庭之中,略無風禮。 第4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4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