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及齊王憲之在襁褓,不利居宮中,周文令于賢家處之,六載乃還宮。 因賜賢妻吳姓宇文氏,養為侄女,賜與甚厚。 及武帝西巡原州,幸賢第,詔曰:「朕昔沖幼,爰寓此州。 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瓜州諸軍事、瓜州刺史賢,斯土良家,勛德兼著,受委居朕,輔導積年。 念其規弼,功勞甚茂。 今巡撫屆此,不殊代邑,舉目依然,益增舊想。 賢雖無屬籍,朕處之若親,凡厥昆季,乃至子侄等,可並預宴賜。 」於是令中侍上士尉遲愷往瓜州,降璽書勞賢。 賜衣一襲及被縟,並禦所服十三環金帶一腰、中廄馬一疋、金裝鞍勒、雜彩五百段、銀錢一萬。 賜賢弟申國公穆亦如之。 子侄男女中外諸孫三十四人各賜衣一襲。 拜賢甥庫狄樂為儀同。 賢門生昔經侍奉者,二人授大都督,四人授帥都督,六人別將。 奴已免賤者五人,授軍主;未免賤者十二人,酬替放之。 四年,王師東討,西道空虛,慮羌、渾侵擾,乃授賢河州總管。 河州舊非總管,至是創置。 賢乃大營屯田,以省運漕,多設斥候,以備寇戎,於是羌、渾斂跡。 五年,宕昌寇邊,乃于洮州置總管府以鎮遏之。 遂廢河州總管,改授賢洮州總管。 屬羌寇侵擾,賢頻破之,虜遂震懾,不敢犯塞。 俄廢洮州總管,還於河州置總管府,復以賢為之。 武帝思賢舊恩,征拜大將軍。 于京師薨,帝親入,哀動左右。 贈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十州諸軍事、原州刺史,謚曰桓。 子端嗣。 端位開府儀同三司,從平齊,戰沒,贈上大將軍,追封襄陽公,謚曰果。 端弟吉,儀同三司。 吉弟孝軌,開府儀同大將軍、陞遷縣伯,後封奇章公。 孝軌弟詢。 詢,字孝詢,深沉有大略,頗涉書記。 仕周,累遷司衛上士。 武帝幸雲陽宮,委以留府事。 衛王直作亂,焚肅章門,詢于內益火,故賊不得入。 武帝善之。 累遷英果中大夫,屢以軍功,加位大將軍,賜爵平高郡公。 隋文帝為丞相,尉遲迥作亂,遣韋孝寬擊之,以詢為元帥長史,委以心膂。 軍至永橋,諸將不一。 詢密啟請重臣監護。 文帝令高熲監軍。 與熲同心,唯詢而已。 及迥平,進位上柱國,改封隴西郡公。 開皇初,歷位隰州總管,以疾征還京師。 卒,帝悼惜者久之,謚曰襄。 子元方嗣。 詢弟崇,字永隆,英果有籌算,膽力過人。 周元年,以父勛,封回樂縣侯。 時年尚小,拜爵日,親族相賀,宗獨泣下。 賢問之,對曰:「無勛于國,幼少封侯,當報主恩,不得終於孝養,是以悲耳。 」賢由此大奇之。 起家州主簿,非其好也,辭不就職,求為將兵都督。 隨宇文護伐齊,以功最,授儀同三司。 歷位少侍伯大夫、少承禦大夫,攝太子宮正。 周武平齊,引參謀議,以勛加授開府,封襄陽縣公,尋改封廣宗縣公。 隋文帝為丞相,加授上開府儀同大將軍、懷州刺史,進爵郡公。 尉遲迥反,遣使招之。 崇初欲相應,後知叔父穆以并州附文帝,慨然太息曰:「合家富貴數十人,遇國有難,竟不能扶傾繼絶,何面目處天地間乎!」韋孝寬亦疑之,與俱臥起。 其兄詢時為元帥長史,每諷諭之。 崇由是亦歸心焉。 及迥平,授徐州總管,進位上柱國。 開皇三年,除幽州總管。 突厥犯塞,崇輒破之。 奚、霄、契丹等讋嚇其威略,爭來內附。 後突厥大為侵掠,崇率步騎三千拒之。 轉戰十餘日,師人多死,遂保于沙城。 突厥圍之,死亡略盡。 突厥欲降之,謂曰:「降者封為特勤。 」崇知不免,令其士卒曰:「吾喪師徒,罪當萬死,今效命以謝國家。 看吾死,且可降賊,方便散走。 還見至尊,道此意也。 」乃挺刃突賊,復殺二人,沒于陣。 主州諸軍事、豫州刺史,謚曰壯。 子敏嗣。 敏字樹生,文帝以其父死王事,養于宮中。 及長,襲爵廣宗公,起家左千牛。 美姿容,善騎射,工歌舞絃管。 開皇初,周宣帝后樂平公主有女娥英,妙擇婚對,敕貴公子弟集弘聖宮者,日以百數。 公主選取敏,禮儀如尚帝女。 後將侍宴,公主謂敏曰:「我以天下與至尊,唯一女夫,當為汝求柱國。 若授余官,慎無謝。 」及進見上,上親禦琵琶,遣敏歌舞,大悅,謂公主曰:「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謂敏曰:「今授儀同。 」敏不答。 上曰:「不滿爾意耶?今授開府。 」又不謝。 上曰:「公主有大功於我,我何得向其女婿惜官,今授卿柱國。 」敏乃拜而蹈舞。 遂於坐發詔授柱國,以本官宿衛。 後避煬帝諱,改封經城縣公。 歷豳、金、華、岐數州刺史,多不蒞職,常留京師。 往來宮內,侍從游宴,賞賜超於功臣。 大業初,轉衛尉卿。 樂平公主將薨,遺言于煬帝「妾唯一女,不自憂死,深憐之。 湯沐乞回與敏。 」帝從之,竟食五千戶。 攝屯衛將軍。 楊玄感反後,城闕大興,敏之策也。 將作監。 從征高麗,領新城道軍,加光祿大夫。 十年,帝復征遼東,遣敏黎陽督運。 時或言敏一名洪兒,帝疑「洪」字當讖,嘗面告之,冀其引決。 敏由是大懼,數與金才、善衡等屏人私語。 宇文述知而奏之,竟與渾同誅。 其妻宇文氏尋亦賜鴆而終。 賢弟遠。 遠字萬歲,幼有器局,嘗與群兒為戰鬥戲,指麾便有軍陣之法。 郡守見而異之,召使更戲。 群兒散走,遠持杖叱之,復為向陣,意氣雄壯,殆甚于前。 郡守曰:「此小兒必為將帥,非常人也。 」 及長,涉獵書傳。 魏正光末,天下鼎沸,敕勒賊胡琮侵逼原州。 遠昆季率勵鄉人,欲圖拒守,而眾情頗有異同。 遠乃按劍喻以節義,因曰:「有異議者,請斬之。 」眾懼,乃聽命,相與盟歃,深壁自守。 無援,城隱,其徒多被害,唯遠兄弟併為人所匿,得免。 遠乃使賢晦跡和光,潛身間行,入朝求援。 魏朝嘉之,授武騎常侍,俄轉別將。 及爾硃天光西伐,配遠精兵為鄉導。 天光欽遠才望,除為長城郡守。 後以應侯莫陳崇功。 遷高平郡守。 周文見面悅之,令居麾下。 及魏孝武西遷,封安定縣伯。 魏文帝嗣位之始,思享遐年,以遠字可嘉,令扶帝升殿。 進爵為公,仍領左右。 從征竇泰,復弘農,並有殊勛。 授都督、原州刺史。 周文謂遠曰:「孤有卿,若身之有臂。 本州之榮,乃私事爾。 」遂令遠兄賢代行州事。 沙苑之役,遠功居最,進爵陽平郡公。 尋除大丞相府司馬,參軍國機務。 時河東初復,人情未安。 周文以河東為國之要領,乃授河東郡守。 遠敦獎風俗,勸課農桑,肅遏奸非,兼修守之備。 曾未期月,百姓懷之。 周文降書勞問。 征為侍中,遷太子少師。 東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請舉州來附,周文以仲密所據遼遠,難為應接。 諸將皆憚此行。 遠曰:「北豫遠在賊境,高歡又屯兵河陽,常理而論,實難救援。 但不入獸穴,不得獸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濟。 脫有利鈍,故是兵家之常。 如其顧望不行,便無克定之日。 」周文喜曰:「李萬歲所言,差強人意。 」乃授行台尚書,前驅東出。 周文率大軍繼進。 遠乃潛師而往,拔仲密以歸。 仍從周文戰于芒山,時大軍不利,遠獨整所部為殿。 第3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3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