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居家嚴肅,見子弟若君臣。 雖極貴盛,性節儉,簡聲色,不營財利,杜絶饋餉。 門無賓客,罕與朝士交言,不肯預政事。 每會議,常獨後言,言輒合理。 將有表疏,令人執筆,口占之,務從省實。 行兵用匈奴卜法,吉凶無不中。 軍營未定,終不入幕,或竟日不坐。 身不脫介冑,常為士卒先。 有罪者,唯大杖撾背,未嘗妄殺。 眾皆爭為之死。 宜陽之役,謂周人曰:「歸我七年人,不然取爾十倍。 」周人即歸之。 在西境築定誇諸城,馬上以鞭指畫,所取地皆如其言,拓地五百里而未嘗伐功。 板築之役,鞭撻人士,頗稱其嚴。 自結髮從戎,未嘗失律,深為鄰敵懾憚。 罪既不彰,一旦屠滅,朝野惜之。 周武帝聞光死,赦其境內。 後入鄴,追贈上柱國、崇國公。 指詔書曰:「此人若在,朕豈得至鄴?」 長子武都,位特進、開府儀同三司、梁、袞二州刺史,所在唯事聚斂。 光死,遣使于州斬之。 小子鐘,年甫數歲,獲免。 周朝襲封崇國公。 隋開皇中,卒於車騎將軍。 羡字豐樂,少機警,善騎射。 河清三年,為都督、幽州刺史。 其年,突厥十餘萬寇州境,羡總諸將禦之。 突厥望見軍容齊整,遂不敢戰,遣使求款附。 天統元年五月,突厥可汗遣使請朝貢,自是歲時不絶,羡有力焉。 詔加行台仆射。 羡以虜屢犯邊塞,自庫推戍東拒于海。 二千餘里,其間凡有險要,或斬山築城,斷谷起障,並置立戍邏五十餘所。 又導高梁水,北合易京,東會于潞,因以灌田,公私獲利。 在州養馬二千匹,部曲三千,以備邊,突厥謂之南面可汗。 四年,遣行台尚書令,別封高城縣侯。 羡歷事數帝,以謹直稱,雖極榮寵,不自矜尚。 以合門貴盛,深以為憂。 武平元年,乃上書推讓,乞解所職。 詔不許。 其年秋,進爵荊山郡王。 羡慮禍,使人騎快騾迎至鄴,無日不得音問。 後二日鄴使不至,家人乞養憂之。 又夢著枷鎖,勸豐樂速奔突厥,羡不從。 占其夢曰:「枷者加官,鎖者鎖鎖吉利。 」及光誅,敕中領軍賀拔伏恩等十餘人馳驛捕之,遣領軍大將軍鮮于桃枝、洛州行台仆射獨孤永業便發定州騎卒續進。 伏恩等既至,門者白羡曰:「使人衷甲馬汗,宜閉城門。 」羡曰:「敕使豈可疑拒!」出迎之,遂見執,死於長史事。 謂其妻曰:「啟太后,臣兄弟死自當知。 」臨刑嘆曰:「富貴如此,女為皇后,公主滿家,常使三百兵,何得不敗?」並害五子,年十五已下者宥之。 羡未誅前,忽令其在州諸子五六人,鎖頸乘驢出城,合家泣送之至閣,日晚而歸。 吏人莫不驚異。 行燕郡守馬嗣明,道術之士也,為羡所欽,竊問之,答云:「須有衤襄厭。 」數日而有此變。 羡及光並工騎射。 少時獵,父金命子孫會射而觀之,泣曰:「明月、豐樂用弓不及我,諸孫又不及明月、豐樂,世衰矣。 」每日令出田,還即效所獲。 光獲少,必麗龜達腋;羡獲雖多,非要害之所。 光恆蒙賞,羡或被捶。 人問其故,云:「明月必背上著箭,豐樂隨處即下手,數雖多,去兄遠矣。 」聞者服其言。 金兄平,少便弓馬。 神武起,以都督從。 皇建初,封定陽郡公。 後為青州刺史。 卒,贈太尉。 論曰:齊神武以晉陽戎馬之地,霸圖攸屬,練兵訓旅,遙制朝權,鄴都機務,情寄深遠。 孫騰、高隆之、司馬子如等俱不能清貞守道,以康亂為懷,而厚斂貨財,填彼谿壑。 昔蕭何之鎮關中,荀彧之居許下,不亦異於是乎!賴文襄入輔,責以驕縱,厚遇崔暹,奮其霜簡;不然則君子屬厭,豈易聞焉。 子如徒以少相親重,情深昵狎,義非草昧,恩結寵私,勛德莫聞,坐致台輔。 消難去齊歸周,義非殉國,向背不已;晚又奔陳,一之謂甚,胡可而再。 膺之風素可重,幼之清簡自立,有足稱者。 竇泰、尉景、婁昭、厙狄干、韓軌等,並以外戚近親,屬雲雷之舉,位非寵進,功籍勢成,附翼攀鱗,鬱為佐命之首;定遠以常人之才,而因趙郡忠正,將以志除朝蠹,謀逐佞臣,而信納姦凶,反受其亂。 遂使庸豎肆毒,賢戚見誅,敗政害時,莫大於此。 鄙語曰:「利以昏智」,況定遠非智者乎。 段榮以姻戚之重,遇時來之會,功伐之地,亦足稱焉。 韶光輔七君,克隆門業,每出當閫外,或任處留台。 以猜忌之朝,終其眉壽;屬亭候多警,為有齊上將,豈其然乎!當以志謝矜功,名不渝實,不以威權禦物,不以智數要時,欲求覆餗,其可得也。 《禮》雲「率性之謂道」,此其效歟!斛律金以神武撥亂之始,翼成王業,忠款之至,成此大功,故能終享遐年,位高百闢。 視其盈滿之戒,動之微也,才及後嗣,遂至誅夷。 既處威權之重,蓋符道家所忌。 光以上將之子,有沈毅姿,戰將兵權,暗同韜略,臨敵制勝,變化無方。 自關、河分隔,年將四紀,以高氏霸王之期,屬宇文草創之日,出軍薄伐,屢挫兵威。 而大寧已還,東鄰浸弱,關西前收巴蜀,又殄江陵,葉建瓴而用武,成併吞之壯志。 光每臨戎誓眾,式遏邊鄙,戰則前無完陣,攻則罕有全城;齊氏必致拘原之師,秦人無復啟關之策。 而世亂讒勝,詐以震主之威;主暗時艱,自毀籓籬之固。 昔李牧之為趙將也,北翦胡冠,西卻秦軍,郭開譖之,牧死趙滅。 其議誅光者,豈秦之反間歟?何同術而同亡也!內令諸將解體,外為強鄰滅仇。 嗚呼!後之君子,可為深戒者歟! ************ 列傳第四十三 孫搴 陳元康 杜弼子台卿 房謨子恭懿 張纂 張亮趙起 徐遠張曜 王峻 王紘 敬顯俊 平鑒 唐邕 白建 元文遙 趙彥深 赫連子悅馮子琮子慈明 郎基子茂 孫搴,字彥舉,樂安人。 世寒賤,少勵志勤學。 自檢校御史再遷國子助教。 太保崔光引修國史。 歷行台郎。 後預崔祖螭反,逃于王元景家,遇赦乃出。 孫騰以宗情,薦之齊神武,未被知也。 會神武西征,登風陵,命中外府司馬李義深、相府城局李士略共作檄文,皆辭,請以搴代。 神武乃引搴入帳,自為吹火,催促之。 搴神色安然,援筆立就,其文甚美。 神武大悅,即署相府主簿,專典文筆。 又能通鮮卑語,兼宣傳號令,當煩劇之任,大見賞重。 賜妻韋氏,既士人子女,又兼色貌,時人榮之。 文襄初欲之鄴總知朝政,神武以其年少,未許。 搴為致言,乃果行。 恃此,自乞特進,文襄但加散騎常侍。 時大括人為軍士,逃隱者,身及主人、三長、守、令罪以大闢,沒其家。 於是所獲甚眾,搴之計也。 搴學淺行薄,邢邵嘗謂曰:「須更讀書。 」搴曰:「我精騎三千,足敵君嬴座數萬。 」搴少時與溫子升齊名,嘗謂子升:「卿文何如我?」子升謙曰:「不如卿。 」搴要其為誓。 子升笑曰:「但知劣於卿便是,何勞旦旦?」搴悵然曰:「卿不為誓,事可知矣!」搴常服棘刺丸,李諧調之曰:「卿應自足,何假外求?」坐者皆笑。 司馬子如與高季式召搴飲酒,醉甚而卒。 神武親臨之曰:「折我右臂。 」贈吏部尚書、青州刺史。 第31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3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