厙狄干,善無人也。 曾祖越豆眷,魏道武時,以功割善無之西臘汗山地方百里以處之。 後率部落北遷,因家朔方。 干鯁直少言,有武藝。 魏正光初,除掃逆黨,授將軍,宿衛于內。 以家在寒鄉,不宜毒暑,冬得入京師,夏歸鄉裡。 孝昌元年,北邊擾亂,奔雲中,為刺史費穆送於爾硃榮。 以軍主隨榮入洛。 後從神武起兵,破四胡于韓陵,封廣平縣公,尋進郡公。 河陰之役,諸將大捷,唯干兵退。 神武以其舊功,竟不責黜。 尋轉太保、太傅。 及高仲密以武牢叛,神武討之,以干為大都督,前驅。 幹上道不過家,見侯景,不遑食,景使騎追饋之。 時周文自將兵至洛陽,軍容甚盛。 諸將未欲南度,干決計濟河,神武大兵繼至,遂大破之。 還為定州刺史。 不閒吏事,事多煩擾,然清約自居,不為吏人所患。 遷太師。 天平初,以干元勛佐命,封章武郡王,轉太宰。 干尚神武妹樂陵長公主,以親地見待。 自預勤王,常總大眾,威望之重,為諸將所伏。 而最為嚴猛。 曾詣京師,魏譙王元孝友于公門言戲過常,無能面折者,干正色責之,孝友大慚,時人稱善。 薨,贈假黃鉞、太宰,給轀輬車,謚曰景烈。 幹不知書,署名為干字,逆上畫之,時人謂之穿錘。 又有武將王周者,署名先為吉,而後成其外。 二人至孫,始並知書。 干,皇建初配享神武廟庭。 子伏敬,位儀同三司卒,子士文嗣。 士文性孤直,雖鄰里至親,莫與通狎。 在齊,襲封章武郡王,位領軍將軍。 周武帝平齊,山東衣冠多來迎,唯士文閉門自守。 帝奇之,授開府儀同三司、隨州刺史。 隋文受禪,加上開府,封湖陂縣子,尋拜貝州刺史。 性清苦,不受公料,家無餘財。 其子嘗啖官廚餅,士文枷之於獄累日,杖之二百,步送還京。 僮隷無敢出門。 所買鹽菜,必于外境。 凡有出入,皆封署其門,親故絶跡,慶弔不通。 法令嚴肅,吏人股戰,道不拾遺。 有細過,必深文陷害。 嘗入朝,遇上賜公卿入左藏,任取多少。 人皆極重,士文獨口銜絹一匹,兩手各持一匹。 上問其故,士文曰:「臣口手俱足,余無所須。 」上異之,別賞遺之。 士文至州,發摘奸諂,長吏尺布斗粟之臓,無所寬貸。 得千人,奏之,悉配防嶺南。 親戚相送,哭聲遍于州境。 至嶺南遇瘴厲,死者十八九。 於是父母妻子,唯哭士文。 士文聞之,令人捕搦,捶楚盈前而哭孝彌甚。 司馬京兆韋焜、清河令河東趙達,二人並苛刻,唯長史有惠政。 時人語曰:「刺史羅殺政,司馬蝮蛇瞋,長史含笑判,清河生吃人。 」上聞,嘆曰:「士文暴過毒獸!」竟坐免。 未幾,為雍州長史。 謂人曰:「我向法深,不能窺候貴要,無乃必死此官!」及下車,執法嚴正,不避貴戚,賓客莫敢至門,人多怨望。 士文從妹為齊氏嬪,有色,齊滅後,賜薛公長孫覽。 覽妻鄭氏妒,譖之文獻後,令覽離絶。 士文恥之,不與相見。 後應州刺史唐君明居母憂,娉以為妻。 由是君明、士文併為御史劾。 士文性剛,在獄數日,憤恚而死。 家無餘財,有三子,朝夕不繼,親賓無贍之者。 韓軌,字伯年,太安狄那人也。 少有志操,深沈,喜怒不形于色。 神武鎮晉州,引為鎮城都督。 及起兵于信都,軌贊成大策。 從破爾硃兆于廣阿,又從韓陵陣,封平昌縣侯。 仍督中軍,從破爾硃兆于赤谼嶺。 再遷秦州刺史,甚得邊和。 神武巡秦州,欲以軌還,仍賜城人戶別絹布兩疋,州人田昭等七千戶皆辭不受,唯乞留軌。 神武嘉嘆,乃留焉。 頻以軍功,進封安德郡公,遷瀛州刺史。 在州聚斂,為御史糾劾,削除官爵。 未幾,復其安德郡公。 歷位中書令、司徒。 齊受禪,封安德郡王。 軌妹為神武所納,生上黨王渙,復以勛庸,歷登台鉉,常以謙恭自處,不以富貴驕人。 後拜大司馬,從文宣征蠕蠕,在軍暴疾,薨。 贈假黃鉞、太宰、太師,謚曰肅武。 皇建初,配享文襄廟庭。 子晉明嗣。 天統中,改封東萊王。 晉明有俠氣,諸勛貴子孫中,最留心學問。 好酒誕縱。 招引賓客,一席之費,動至萬錢,猶恨儉率。 朝廷欲處之貴要地,必以疾辭,告人云:「廢人飲美酒,對名勝。 安能作刀筆吏,披反故紙乎?」武平末,除尚書左仆射,百餘日,便謝病解官。 段榮,字子茂,姑臧武威人也。 祖信,仕沮渠氏。 後入魏,以豪族徙北邊,仍家于五原郡。 父連,安北府司馬。 榮少好歷術,專意星象。 正光中,謂人曰:「吾今觀玄象,察人事,不及十年,當有亂矣。 亂起此地,天下因此橫流,無可避也。 」未幾如言。 榮初之杜洛周,因奔爾硃榮。 及神武起兵,榮贊成之。 神武南討鄴,留榮鎮信都,仍授定州刺史。 時攻鄴未克,榮轉輸無闕。 神武入洛,論功封姑臧縣侯,轉授瀛州刺史。 榮妻,武明皇后長姊也,榮恐神武招私親之議,固推諸將,竟不之州。 尋歷相、濟、秦三州,所在百姓愛之。 神武將圖關右,榮稱未可,及渭曲敗,神武曰:「不用段榮言,以至于此。 」尋除山東大行台,領本州流人大都督,甚得物情。 卒,贈太尉,謚曰昭景。 皇建初,配享神武廟庭。 二年,重贈大司馬、尚書令、武威王。 長子韶嗣。 韶字孝先,少工騎射,有將領才略。 以武明皇后甥,神武益器愛之,常置左右,以為心腹,領親信都督。 神武拒爾硃兆于廣阿,憚兆兵眾。 韶曰:「所謂眾者,得眾人之死;所謂強者,得天下之心。 爾硃裂冠毀冕,拔本塞原。 芒山之會,搢紳何罪?殺主立君,不脫旬朔。 天下從亂,士室而九。 王躬昭德義,誅君側之惡,何往而不克哉!」神武曰:「吾雖以順討逆,恐無天命。 」韶曰:「聞小能敵大,小道大淫,皇天無親,唯德是輔。 今爾硃外賊天下,內失善人,智者不為謀,勇者不為鬥。 不肖失職,賢者取之,復何疑也!」遂與挑戰,敗之。 頻以軍功,封下洛縣男,後回賜父爵姑臧縣侯。 芒山之役,為賀拔勝所窘,韶從傍馳馬反射,斃其馬,追騎不敢進,遂免。 賜鞍下馬並金,進爵為公。 及征玉壁,攻城未下,神武不豫。 謂大司馬斛律金、司徒韓軌、左衛將軍劉豐等曰:「吾每謂孝先論兵,殊有英略,若比來用其謀,可無今日之勞矣。 吾患危篤,欲委孝先以鄴下事,若何?」金等咸曰:「知臣莫若君,實無出孝先者。 」仍令韶從文宣鎮鄴,召文襄赴軍顧命。 文襄以孝先為托,令軍旅大事,並與籌之。 及神武崩,侯景反,文襄還鄴,留韶守晉陽,委以軍事。 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文宣受禪,除尚書右仆射,遷冀州刺史。 第30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3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