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初,以軍功,除開府儀同三司。 六年,梁司徒陸法和、儀同宋茝等以郢州城內附。 時清河王岳帥師江上,議以城在江外,求忠勇過人者守之。 眾推儼,遂遣鎮郢城。 始入而梁大都督侯瑱、任約率水陸軍奄至城下,于上流鸚鵡洲造荻葓,竟數里,以塞船路。 眾懼,儼悅以安之。 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神,儼於是順士卒心祈請,須臾,衝風驚波,漂斷荻葓。 約復以鐵鎖連緝,防禦彌切。 儼還,共祈請,風浪夜驚,葓復斷絶。 如此再三,城人大喜,以為神助。 儼出城奮擊,大破之。 瑱、約又併力圍城。 唯煮槐楮葉並糹寧根、水葒、葛、艾等及靴、皮帶、筋角等食之。 人死,即火別分食,唯留骸骨。 儼猶信賞必罰,分甘同苦。 自正月至六月,人無異志。 後蕭方智立,請和。 文宣以城在江表,有詔還之。 及至,望帝悲不自勝。 帝親執其手,捋儼須,脫帽看發,嘆自久之。 曰:「自古忠烈,豈過此也!」除趙州刺史。 天統四年,別封寄氏縣公,並賜金銀酒鐘各一枚、胡馬一疋。 五年,進爵為義安王。 武平元年,為光州刺史。 儼少從征討,經略雖非所長,而有將帥之節。 所歷諸州,雖不能清白守道,亦不貪殘害物。 卒,贈司徒。 子子會,位郢州刺史。 周武帝平鄴,使其子送敕喻之,子會枷其子,付獄。 尋赦書至,雲行台武王已降,子會乃與僚屬北面慟哭,然後奏命。 爾硃氏將帥歸神武者,又有代人厙狄伏連,字仲山,本名伏憐,語音連。 事爾硃榮至直閣將軍。 後從神武,賜爵蛇丘男。 天保初,儀同三司,尋加開府。 性質樸,勤公事,直衛官闕,曉夕不離帝所,頗以此見知。 然鄙吝愚狠。 為鄭州刺史。 好聚斂,又嚴酷,居室患蠅,杖門者曰:「何故聽入!」其妻病,以百錢買藥,每日恨之。 不識士流。 開府參軍,多是衣冠士族,皆加捶撻,逼遣築牆。 武平中,封宜都郡王,除領軍大將軍。 尋與琅邪王矯殺和士開,伏誅,被支解。 伏連家口百餘,盛夏,人料倉米二升,不給鹽菜,常有饑色。 冬至日,親表稱賀,其妻為設豆餅。 問豆餅得處,雲于馬豆中分減。 伏連大怒,典馬、掌食人並加杖罰。 積年賜物,藏在別庫,遣一婢專掌管龠。 每入庫檢閲,必語妻子;此官物,不得輒用。 至死時,唯着敝衤3〗軍;而積絹至二萬疋,簿錄並歸天府。 潘樂,字相貴,廣寧石門人也。 本廣宗大族,魏世分鎮北邊,因家焉。 父永,有技藝,襲爵廣宗男。 樂初生,有一雀止其母左肩,占者咸言富貴之征,因名相貴,後始為字。 及長,寬厚有膽略。 初歸葛榮,榮授京兆王,時年十九。 榮敗,隨爾硃榮,為別將討元顥,以功封敷城縣男。 齊神武出牧晉州,引樂為鎮城都將。 後從破爾硃兆于廣阿,進爵廣宗縣伯。 累以軍功,拜東雍州刺史。 神武嘗議欲廢州,樂以東雍地帶山河,境連胡、蜀,形勝之會,不可棄也,遂如故。 後從破周師于河陰,議欲追之,令追者在西,不願者東,唯樂與劉豐居西。 神武善之,以眾之不同而止。 改封金門郡公。 文宣嗣事,鎮河陽,破西將楊等。 時帝以懷州刺史平鑒等所築城深入敵境,欲棄之。 樂以軹關要害,必須防固,乃更修理,增置兵將而還。 還鎮河陽,拜司空。 齊受禪,樂進璽綬,進封河東郡王,遷司徒。 周文東至崤、陝,遣其行台侯莫陳崇齊子嶺趣軹關;儀同楊從鼓鐘道出建州,陷孤公戍。 詔樂總大眾禦之。 樂晝夜兼行,至長子,遣儀同韓永興從建州西趣崇,崇遂遁。 又為南道大都督討侯景。 樂發石鱉,南度百餘里,至梁涇州。 涇州舊在石樑,侯景改為淮州。 樂獲其地,仍立涇州。 又克安州之地。 除瀛州刺史,仍略淮、漢。 天保六年,薨于懸瓠。 贈假黃鉞、太師、大司馬、尚書令。 子子晃嗣。 諸將子弟,率多驕縱,子晃沈密謹慤,以清靖自居。 尚公主,拜駙馬都尉。 武平末,為幽州道行台右仆射、幽州刺史。 周師將入鄴,子晃率突騎數萬赴援。 至博陵,知鄴城不守,詣冀州降周齊王軍。 授上開府,隋大業初卒。 彭樂,字興,安定人也。 驍勇善騎射。 初隨杜洛周賊,知其不立,降爾硃榮。 從破葛榮于滏口。 又為都督,從神武與行台仆射于暉討破羊侃于瑕丘。 後叛投逆賊韓樓,封北平王。 及爾硃榮遣大都督侯深擊樓,樂又叛樓降深。 神武出山東,樂又隨從。 韓陵之役,樂先登陷陣,賊眾大崩,封樂城縣公。 後以軍功,進爵汨陽郡公,除肆州刺史。 天平四年,從神武西討,與周文相拒。 神武欲緩持之,樂氣奮請決戰,曰:「我眾賊少,百人取一,差不可失也。 」神武從之。 樂因醉入深,被刺腸出,內之不盡,截去復戰,身被數創,軍勢遂挫,不利而還。 神武每追諭以戒之。 高仲密之叛也,周文援之,神武迎擊于芒山。 候騎言賊去洛州四十里,蓐食乾飯,神武曰:「自應渴死,保待我殺!」乃勒陣以待之。 西軍至皆喉參。 樂以數千精騎為右甄,沖西軍北垂,所向奔退,遂馳入周文營。 人告樂叛,神武曰:「樂棄韓樓事爾硃榮,背爾硃歸我,又叛入西。 事成敗豈在一樂?但念小人反覆爾。 」俄而西北塵起,樂使告捷,虜西魏臨洮王東、蜀郡王榮宗、江夏王升、鉅鹿王闡、譙郡王亮、詹事趙善,督將僚佐四十八人,皆繫頸反接手,臨以刃,歷兩陣而唱名焉。 諸將乘勝,斬首三萬餘。 西軍退,神武使樂追之。 周文大窘而走,曰:「痴男子!今日無我,明日豈有汝邪?何不急還前營收金寶?」樂從其言,獲周文金帶一束以歸,言周文漏刃破膽矣。 神武詰之,樂以周文言對。 且曰:「不為此語放之。 」神武雖喜其勝,且怒,令伏諸地,親稱其頭,連頓之,並數沙苑之失,舉刀將下者三,噤齘良久,乃止。 更請五千騎取周文。 神武曰:「爾何放而復言捉邪?」取絹三千疋壓樂,因賜之。 累遷司徒。 天保初,封陳留王,遷太尉。 二年,謀反,為前行襄州事劉章等告,伏誅。 暴顯,字思祖,魏郡斥丘人也。 祖喟,仕魏,為朔州刺史,因家焉。 父誕,恆州刺史、樂安公。 顯幼時,見一沙門指之曰:「此郎子好相表,大必為良將,貴極人臣。 」語終失之。 顯善騎射,曾從魏孝莊獵,一日中,手獲禽獸七十三。 後從齊神武起義信都,累遷北徐州刺史,封屯留公。 天保中,以臓貨解州,大理禁止。 處判未訖,為合肥被圍,遣顯與步大汗薩等攻梁北徐州,禽其刺史王強。 天統中,累遷,位特進,封定陽王,卒。 皮景和,琅邪下邳人也。 父慶賓,魏淮南王開府中兵參軍。 正光中,因使遇亂,遂家廣寧之石門縣。 景和少通敏,善騎射。 初以親信事神武。 後征步落稽,疑賊有伏,令景和將五六騎深入一谷。 遇賊百餘人,便戰。 景和射數十人,莫不應弦而倒。 神武嘗令景和射一野豕,一箭獲之,深見賞異。 除庫直正都督。 天保初,授通州刺史,封永寧縣子。 景和趫捷,有武用,從襲庫莫奚,度黃龍,征契丹,定稽胡,討蠕蠕,每有戰功。 累遷殿中尚書、侍中。 景和于武職中兼長吏事,又懷識平均,故頻有美授。 周通好後,冠蓋往來,常令景和對接。 每與同射,百發百中,甚見推重。 第30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3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