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多婁貸文,太安狄那人也。 驍果有膽氣。 從神武起兵,破爾硃兆于廣阿,封石城縣子。 從破四胡于韓陵,進爵為侯。 從平爾硃兆于赤谼嶺,兆自縊,貸文獲其屍。 天平中,進爵為公,晉州刺史。 元象初,除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南道大都督,與行台侯景攻獨孤信于金墉城。 周文帝出函谷,景與高昂議待其至。 貸文請率所部擊其前鋒,景等固不許。 貸文性勇而專,不受命,以輕騎一千,軍前斥堠,死於周軍。 贈尚書左仆射、司徒公。 子敬顯嗣,強直勤干,少以武力見知。 恆從斛律光征討,數有戰功。 光每令敬顯前驅置營,中夜巡察,或達旦不眠。 臨敵置陣,亦命部分將士,深見重。 位至開府儀同三司。 武平七年,從後主平陽敗歸,在并州與唐邕等推立安德王稱尊號。 安德敗,武將皆投周軍,唯敬顯走還鄴,授司徒。 周武帝平鄴,執之,斬于閶闔門外,責其不留晉陽也。 厙狄回洛,代人也。 少有武力,儀貌魁偉。 初事爾硃榮。 榮死,隷爾硃兆。 神武舉兵于信都,回洛擁眾來歸。 從破四胡于韓陵,以軍功封順陽縣子,累遷夏州刺史。 昭帝即位,封順陽郡王。 大寧初,為朔州刺史,轉太子太師。 卒,贈太尉、定州刺史。 厙狄盛,字安盛,懷朔人也。 性和柔,少有武用。 初為神武親信都督,從征伐。 累遷幽州刺史,封長廣縣公。 齊受禪,改封華陽縣公,後拜特進。 卒,贈太尉公。 張保洛,自雲本出南陽西鄂,家世好賓客,尚氣俠,頗為北土所知。 保洛少便弓馬。 初從葛榮。 榮敗,仍為爾硃榮統軍。 後隷齊神武。 神武起兵,保洛為帳內,從破爾硃兆于廣阿及韓陵戰。 元象初,為西夏州刺史,以前後功,封安武縣伯。 又從戰芒山,進爵為侯。 文襄嗣事,歷梁州刺史,進爵為公。 齊受禪,加開府,仍為刺史。 聚斂,為百姓所患。 濟南初,兼侍中,尋出為滄州刺史,封敷城郡王。 以聚斂免官,奪王爵。 卒,贈前官,追複本封。 從神武出山東,又有賀拔仁、曲珍、段琛、尉摽、子相貴、康德、韓建業、封輔相、范舍樂、牒舍樂,並以軍功至大官,史失其事。 仁字天惠,無善人。 以帳內都督從神武破爾硃氏于韓陵,力戰有功。 天保初,封安定郡王,曆數州刺史、太保、太師、右丞相、錄尚書事。 武平元年薨,贈假黃鉞、相國、太尉、錄尚書、十二州諸軍事、朔州刺史,謚曰武。 珍字舍洛,西平酒泉人。 壯勇騎射,以帳內從神武。 天統中,封安康郡王。 武平初,為豫州道行台尚書令、豫州刺史。 卒,贈太尉。 琛字懷寶,代人。 少有武用,從起兵。 天保中,開府儀同三司、兗州刺史。 摽,代人,大寧初,位司徒,封海昌王。 卒,子相貴嗣。 相貴,武平末,開府儀同三司、晉州道行台尚書仆射、晉州刺史。 及行台左丞侯子欽等密啟周武帝請師,求為內應。 周武自率眾至城下。 子欽等夜開城門,引軍入,鎖相貴送長安,卒。 弟相願,強干有膽略,武平末,開府儀同三司、領軍大將軍。 自平陽至并州及到鄴,每立計將殺高阿那肱,廢后主立廣寧王。 事竟不果。 及廣寧被出,相願拔佩刀斫柱而嘆曰:「大事去矣,知復何言!」 德,代人。 曆數州刺史、並省尚書左仆射、開府儀同三司,封新蔡王。 建業、輔相,俱不知所從來。 建業位領軍大將軍、并州刺史。 以輔相為朔州總管。 范舍樂,代人。 有武藝,筋力絶人。 位東雍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封平舒侯。 牒舍樂,武威人。 開府儀同三司、營州刺史,封漢中郡公,戰歿關中。 侯莫陳相,代人也。 祖社伏頽,魏第一領人酋長。 父斛古提,朔州刺史,白水公。 相七歲喪父,號慕過人。 及長,性雄傑。 後從神武起兵,破四胡于韓陵,力戰有功,封陽平縣伯,後改封白水郡公。 天保初,累遷司空公,進爵白水王,又遷大將軍,拜太尉公,兼瀛州刺史。 歷太保、朔州刺史,又授太傳,別封義寧郡公。 薨于州,贈假黃鉞、右丞相、太宰、太尉、都督、朔州刺史。 次子晉貴,嚴重有文武幹略,襲爵白水王,武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梁州刺史。 歸周,授上大將軍,封信安縣公。 子仲宣,太常丞。 子弘穎、弘信,雍州司士參軍。 子行方、行儉、行恭。 薛孤延,代人也。 少驍果,從神武起兵,以功累加儀同三司。 從西征,至蒲津。 及竇泰失利,神武班師,延後殿,且戰且行,一日斫折十五刀。 神武嘗閲馬于北牧,道逢暴雨,大雷震地,火燒浮圖。 神武令延視之。 延案槊直前,大呼繞浮圖走,火遂滅。 延還,須及馬鬃尾皆焦。 神武嘆其勇決,曰:「延乃能與霹靂鬥!」後封平秦公,與諸將討潁川。 延專監造土山,以酒醉,為敵所襲據。 潁川平,諸將還京師,宴華林園。 文襄啟魏帝,坐延階下以辱之。 齊受禪,別賜爵都昌縣公。 延性好酒,率多昏醉。 以善戰,每大軍征討,常為前鋒。 位太子太保、太傅。 斛律羌舉,太安人也。 世為部落酋長。 羌舉少驍果,從爾硃兆。 兆破,乃歸誠神武。 神武以其忠於所事,亦加嗟賞。 天平中,除大都督。 後從神武戰于沙苑,時議進趣計,羌舉曰:「黑獺若欲固守,無糧援可恃。 今揣其情,欲一死決,有同狾犬,或能噬人。 且渭曲土濘,無所用力。 若不與戰,徑趣咸陽,咸陽空虛,可不戰而克。 拔其根本,則黑獺之首,可懸軍門。 」神武欲縱火焚之,侯景曰:「當禽以示百姓,燒殺誰覆信之?」諸將議既有異同,遂戰于渭曲,大軍敗績。 後封密縣侯,為東夏州刺史。 有疫疾,刺胸,竹筒吮之,垂愈。 因怒,創裂而卒。 贈儀同三司。 子孝卿嗣。 孝卿少聰敏,機悟有風檢。 武平末,位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封義寧王,知內省事,典外兵、騎兵機密。 時政由群豎,自趙彥深死後,朝貴典機密者,唯孝卿一人差居雅道,不至貪穢。 後主至齊州,以孝卿為尚書令,又以中書侍郎薛道衡為侍中,封北海王。 二人勸後主作承光詔,禪位任城王。 令孝卿賫詔策及傳國璽往瀛州,孝卿便詣鄴。 仍從周武帝入關,授儀同大將軍、宣納上士。 隋開皇中,位太府卿、戶部尚書。 張瓊,字連德,代人也。 少壯健,有武用,初隨葛榮為亂。 榮敗,爾硃榮以為都督。 後歷位濟州刺史。 及爾硃氏敗,歸神武,拜滄州刺史,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天平中,神武襲克夏州,以瓊為慰勞大使,留鎮之。 尋為周文帝所陷,卒。 贈司徒、都督、恆州刺史。 瓊子欣,尚魏平陽公主,除駙馬都尉、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建州刺史,南鄭伯。 瓊常憂其太盛,每謂親識曰:「凡人官爵,莫若處中。 欣位秩太高,深為憂慮。 」而欣豪險,遂與公主情好不篤。 尋為孝武所害。 時人稱瓊先見。 宋顯,字仲華,敦煌效谷人也。 性果毅,有干用。 初事爾硃榮,稍遷為記室參軍。 榮死,世隆等以為晉州刺史。 後歸神武為行台左丞,拜西袞州刺史。 在州多所受納,然勇決有氣干,檢禦左右,鹹得其心力。 及河陰之戰,深入,沒於行陣。 贈司徒公。 第30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3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