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初,封彭城王。 四年,徵為侍中,人吏送別悲號。 有老公數百人,相率具饌白浟曰:「自殿下至來五載,人不識吏,吏不欺人。 百姓有識已來,始逢今化。 殿下唯飲此鄉水,未食百姓食,聊獻疏薄。 」浟重其意,為食一口。 七年,轉司州牧,選從事皆取文才士明剖斷者,當時稱為美選。 州舊案五百餘,氵攸未期悉斷盡。 別駕羊脩等恐犯權戚,乃詣閣諮陳。 浟使告曰:「吾直道而行,何憚權戚?卿等當成人之美,反以權戚為言!」脩等慚悚而退。 後加特進,兼司空、太尉,州牧如故。 太妃薨,解任。 尋詔複本官。 俄拜司空,兼尚書令。 濟南嗣位,除開府儀同三司、尚書令,領大宗正卿。 皇建初,拜大司馬,兼尚書令,轉太保。 武成入承大業。 遷太師、錄尚書。 浟明練世務,果于斷決,事無大小,咸悉以情。 趙郡李公統預高歸彥之逆,其母崔氏,即御史中丞崔昂從父姊,兼右仆射魏收之內妹也。 依令,年出六十,例免入官。 崔增年陳訴,所司以昂、收故,崔遂獲免。 浟摘發其事,昂等以罪除名。 自後車駕巡幸,浟常留鄴。 河清三年三月,群盜白子禮等數十人,謀劫浟為主。 詐稱使者,徑向浟第。 至內室,稱敕呼浟,牽上馬,臨以白刃,欲引向南殿。 浟大呼不從,遂遇害,時年三十二。 朝野痛惜焉。 初浟未被劫前,其妃鄭氏夢人斬浟頭持去,惡之。 數日而浟見殺。 贈假黃鉞、太師、太尉、錄尚書事,給轀輬車。 子寶德嗣。 位開府,兼尚書左仆射。 上黨剛肅王渙,字敬壽,神武第七子也。 天姿雄傑,俶儻不群。 雖在童幼,恆以將略自許。 神武壯而愛之,曰:「此兒似我。 」及長,力能扛鼎,材武絶倫。 每謂左右曰:「人不可無學,但要不為博士耳。 」故讀書頗知梗概,而不甚耽習。 元象中,封平原郡公。 文襄之遇賊,渙年尚幼,在西學。 聞宮中訁雚,驚曰:「大兄必遭難矣!」彎弓而出。 武定末,除冀州刺史,在州有美政。 天保初,封上黨王,歷中書令、尚書左仆射。 與常山王演等築伐惡諸城。 遂聚鄴下輕薄,陵犯郡縣,為法司所糾。 文宣戮其左右數人,渙亦被譴。 六年,率眾送梁王蕭明還江南,仍破東關,斬梁特進裴之橫等,威名甚盛。 八年,錄尚書事。 初,術士言亡高者黑衣,由是自神武后每出行不欲見桑門,為黑衣故也。 是時文宣幸晉陽,以所忌問左右曰:「何物最黑?」對曰:「莫過漆。 」帝以渙第七,為當之,乃使庫真都督破六韓伯升之鄴徵渙。 渙至紫陌橋,殺伯升以逃,憑河而度,土人執以送帝。 鐵籠盛之,與永安王浚同置地牢下。 歲余,與浚同見殺,時年二十六。 以其妃李氏配馮文洛,是帝家舊奴,積勞位至刺史。 帝令文洛等殺渙,故以其妻妻焉。 至乾明元年,收二王余骨葬之,贈司空,謚曰剛肅。 有敕李氏還第,而文洛尚以故意,修飾詣李。 李盛列左右,引文洛立於階下,數之曰「遭難流離,以至大辱,志操寡薄,不能自盡。 幸蒙恩詔,得反籓闈。 汝是誰家孰奴?猶欲見侮!」於是杖之一百,流血灑地。 渙無嫡子,庶長子寶嚴,以河清二年襲爵。 位終金紫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襄城景王淯,神武第八子也。 容貌甚美,弱年有器望。 元象中,封章武郡公。 天保初,封襄城郡王。 二年春,薨。 齊氏諸王選國臣府佐,多取富商群小,鷹犬少年。 唯襄城、廣寧、蘭陵王等,頗引文藝清識之士,當時以此稱之。 乾明元年二月,贈假黃鉞、太師、太尉、錄尚書事。 無子,詔以常山王演第二子亮嗣。 亮字彥道,性恭孝,美風儀,好文學。 為徐州刺史,坐奪商人財物,免官。 後主敗,奔鄴,亮從焉。 遷兼太尉、太傅。 周師入鄴,亮于啟夏門拒守,諸軍皆不戰而敗,周軍于諸城門皆入,亮軍方退走。 亮入太廟行馬內,慟哭拜辭,然後為周軍所執。 入關,依例授儀同,分配遠邊,卒於龍州。 任城王湝,神武第十子也。 少明慧,天保初封。 自孝昭、武成時,車駕還鄴,嘗令湝鎮晉陽,總並省事。 歷司徒、太尉、並省錄尚書。 天統三年,拜太保,并州刺史,別封正平郡公。 時有婦人臨汾水浣衣,有乘馬人換其新靴馳而去者。 婦人持故靴詣州言之。 湝召居城諸嫗,以靴示之,紿曰:「有乘馬人于路被賊劫害,遺此靴,焉得無親屬乎?」一嫗撫膺哭曰:「兒昨着此靴向妻家。 」如其語,捕獲之,時稱明察。 武平初,遷太師、司州牧。 出為冀州刺史,加太宰,遷右丞相、都督、青州刺史。 湝頻牧大蕃,雖不潔己,然寬恕,為吏人所懷。 五年,青州人崔蔚波等夜襲州城。 湝部分倉卒之際,鹹得齊整,擊賊大破之。 拜左丞相,轉瀛州刺史。 及後主奔鄴,加湝大丞相。 及安德王稱尊號于晉陽,使劉子昂修啟于湝:「至尊出奔,宗廟既重,群公勸迫,權主號令。 事寧終歸叔父。 」湝曰:「我人臣,何容受此啟。 」執子昂送鄴。 帝至濟州,禪位於湝,竟不達。 湝與廣寧王孝珩于冀州召募,得四萬餘人,拒周軍。 周齊王憲來伐,先遣送書,並赦詔。 湝並沉諸井。 戰敗,湝、孝珩俱被禽。 憲曰:「任城王,何苦至此!」湝曰:「下官神武帝子,兄弟十五人,幸而獨存。 逢宗社顛覆,今日得死,無愧墳陵。 」憲壯之,歸其妻子。 將至鄴城,湝馬上大哭。 自投于地,流血滿面。 至長安,尋與後主同死。 妃盧氏,賜斛斯徵。 盧蓬首垢面,長齋不言笑,徵放之,乃為尼。 隋開皇三年,表請文帝,葬湝及五子于長安北原。 高陽康穆王湜,神武第十一子也。 天保元年封。 十年,稍遷尚書令。 以滑稽便辟,有寵于文宣。 在左右行杖,以撻諸王,太后深銜之。 其妃父護軍長史張晏之,嘗要道拜湜,湜不禮焉。 帝問其故,對曰:「無官職漢,何須禮!」帝於是擢拜晏之為徐州刺史。 文宣崩,湜兼司徒,導引梓官。 吹笛云:「至尊頗知臣不?」又擊胡鼓為樂。 太后杖湜百餘,未幾薨。 太后哭之哀,曰:「我恐其不成就,與杖,何期帶創死也!」乾明初,贈假黃鉞、太師、司徒、錄尚書事。 子士義襲爵。 博陵文簡王濟,神武第十二子也。 天保元年封。 濟嘗從文宣巡幸,在路忽憶太后,遂逃歸。 帝怒,臨以白刃,因此驚怳。 歷位太尉。 河清初,出為定州刺史。 天統五年,在州語人云:「計次第,亦應到我。 」後主聞之,陰使人殺之。 贈假黃鉞、太尉、錄尚書事。 子智襲爵。 華山王凝,神武第十三子也。 天保元年,封新平郡王。 九年,改封安定。 十五年,封華山。 歷位中書令、齊州刺史,就加太傅。 薨于州,贈左丞相、太師、錄尚書。 凝諸王中最為孱弱,妃王氏,太子洗馬王洽女也,與蒼頭奸,凝知而不能限禁。 後事發,王氏賜死,詔杖凝一百,其愚如此。 第29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2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