愔一門四世同居,家甚隆盛,昆季就學者三十餘人。 學庭前有柰樹,實落地,群兒咸爭之。 愔頽然獨坐。 其季父適入學館,見之,大用嗟異。 顧謂賓客曰:「此兒恬裕,有我家風。 」宅內有茂竹,遂為愔于林邊別葺一室,命獨處其中,常銅盤具盛饌以飯之。 因以督厲諸子曰:「汝輩但如遵彥謹慎,自得竹林別室、銅盤重肉之食。 」愔從父兄黃門侍郎昱特相器重,曾謂人曰:「此兒駒齒未落,已是我家龍文;更十歲後,當求之千里外。 」昱嘗與十餘人賦詩,愔一覽便誦,無所遺失。 及長,能清言,美音制,風神俊悟,容止可觀,人士見之,莫不敬異;有識者多以遠大許之。 正光中,隨父之并州。 性既恬默,又好山水,遂入晉陽西縣甕山讀書。 孝昌初,津為定州刺史,愔亦隨父之職。 以軍功除羽林監,賜爵魏昌男,不拜。 及中山為杜洛周陷,全家被囚縶。 未幾,洛周滅,又沒葛榮。 榮欲以女妻之,又逼以偽職。 愔乃託疾,密含牛血數合,于眾中吐之,仍陽喑不語。 榮以為信然,乃止。 永安初,還洛,拜通直散騎侍郎,年十八。 元顥入洛時,愔從父兄侃為北中郎將,鎮河梁。 愔適至侃處,便屬乘輿失守,夜至河。 侃雖奉迎車駕北度,而潛南奔。 愔固諫止之,遂相與扈從達建州。 除通直散騎常侍。 愔以世故未夷,志在潛退,乃謝病。 與友人中直侍郎河間邢邵隱于嵩山。 及莊帝誅爾硃榮,其從兄侃參贊帷幄。 朝廷以其父津為并州刺史、北道大行台,愔隨之任。 有邯鄲人楊寬者,求義從出籓,愔請津納之。 俄而孝莊幽崩,愔時適欲還都,行達邯鄲,過楊寬家,為寬所執。 至相州,見刺史劉誕,以愔名家盛德,甚相哀念,付長史慕容白澤禁止焉。 遣隊主鞏榮貴防禁送都,至安陽亭,愔謂榮貴曰:「仆百世忠臣,輸誠魏室,家亡國破,一至于此。 雖曰囚虜,復何面目見君父之讎!得自縊于一繩,傳首而去,君之惠也。 」榮貴深相矜感,遂與俱逃。 愔乃投高昂兄弟。 既潛竄累載,屬齊神武至信都,遂投刺轅門。 便蒙引見,讚揚興運,陳訴家禍,言辭哀壯,涕泗橫集。 神武為之改容,即署行台郎中。 南攻鄴,歷楊寬村,寬于馬前叩頭請罪。 愔謂曰:「人不識恩義,蓋亦常理。 我不恨卿,無假驚怖。 」時鄴未下,神武命愔作祭天文,燎畢而城陷。 由是轉大行台右丞。 于時霸圖草創,軍國務廣,文檄教令皆自愔及崔甗出。 遭罹家難,常以喪禮自居,所食唯鹽米而已,哀毀骨立。 神武愍之,常相開慰。 及韓陵之戰,愔每陣先登。 朋僚咸共怪嘆曰:「楊氏儒生,今遂為武士,仁者必勇,定非虛論。 」頃之,表請解職還葬,一門之內,贈太師、太傅、丞相、大將軍者二人;太尉、錄尚書及尚書令者三人;仆射、尚書者五人;刺史、太守者二十餘人。 追榮之盛,古今未之有也。 及喪柩進發,吉凶儀衛亙二十餘里,會葬者將萬人。 是日,隆冬盛寒,風雪嚴厚,愔跣步號哭,見者無不哀之。 尋征赴晉陽,仍居本職。 愔從兄幼卿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見誅。 愔聞之悲懼,因哀感發疾,後取急就雁門溫湯療疾。 郭季素害其能,因致書恐之曰:「高王欲送卿于帝所。 」仍勸其逃亡。 愔遂棄衣冠于水濱,若見沈者。 變易名姓,自稱劉士安。 入嵩山,與沙門曇謨征等屏居削跡。 又潛之光州,因東入田橫島,以講誦為業,海隅之士謂之劉先生。 太守王元景陰佑之。 神武知愔存,遣愔從兄寶猗賫書慰喻;仍遣光州刺史奚思業令搜訪,以禮發遣。 神武見之悅,除太原公開府司馬,轉長史,復授大行台右丞,封華陰縣侯,遷給事黃門侍郎,妻以庶女。 又兼散騎常侍,為聘梁使主。 至碻磝,州內有愔家舊佛寺。 精廬禮拜,見太傅容像,悲感慟哭,嘔血數升,遂發病不成行,輿疾還鄴。 久之,以本官兼尚書吏部郎中。 武定末,以望實之美,超拜吏部尚書,加侍中、衛將軍,侍學典選如故。 天保初,以本官領太子少傅,別封陽夏縣男。 又詔監太史,遷尚書右仆射。 尚太原長公主,即魏孝靜後也。 會有雉集其舍,又拜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仆射,改封華山郡公。 九年,徙尚書令,又拜特進、驃騎大將軍。 十年,封開封王。 文宣之崩,百寮莫有下淚,愔悲不自勝。 濟南嗣業,任遇益隆,朝章國命,一人而已。 推誠體道,時無異議。 乾明元年二月,為孝昭帝所誅,時年五十。 天統末,追贈司空公。 愔貴公子,早著聲譽,風表鑒裁,為朝野所稱。 家門遇禍,唯有二弟一妹及兄孫女數人。 撫養孤幼,慈旨溫顏,咸出仁厚。 重分義,輕貨財,前後賜與,多散之親族。 群從弟侄十數人,並待而舉火。 頻遭迍厄,冒履艱危,一飡之惠,酬答必重;性命之仇,舍而不問。 典選二十餘年,獎擢人倫,以為已任。 然取士多以言貌,時致謗言,以為愔之用人,似貧士市瓜,取其大者。 愔聞,不以為意。 其聰記強識,半面不忘。 每有所召,或單稱姓,或單稱名,無有誤者。 後有選人魯漫漢,自言猥賤,獨不見識。 愔曰:「卿前在元子思坊騎禿尾草驢,經見我不下,以方麹鄣面,我何不識卿?」漫漢驚服。 又調之曰:「名以定體,漫漢果自不虛。 」又令吏唱人名,誤以盧士深為士琛。 士深自言,愔曰:「盧郎潤朗,所以比玉。 」 自尚公主後,衣紫羅袍、金鏤大帶。 遇李庶,頗以為恥,謂曰:「我此衣服,都是內裁,既見子將,不能無愧。 」 及居端揆,經綜機衡,千端萬緒,神無滯用。 自天保五年已後,一人喪德,維持匡救,實有賴焉。 每天子臨軒,公卿拜授,施號發令,宣揚詔冊,愔辭氣溫辯,神儀秀髮,百寮觀聽,莫不悚動。 自居大位,門絶私交。 輕貨財,重仁義,前後賞賜,積累巨萬,散之九族;架篋之中,唯有書數千卷。 太保、平原王隆之與愔鄰宅,愔嘗見其門外有富胡數人,謂左右曰:「我門前幸無此物。 」性周密畏慎,恆若不足,每聞後命,愀然變色。 第23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2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