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弟均,字天德,少善射,有將略。 初為中散,賜爵范陽子,遷金部尚書,加散騎常侍。 兄備卒,無子,均襲爵安定公、征南大將軍。 歷定、青、冀三州刺史,甚有譽。 廣阿澤在定、冀、相三州界,土曠人稀,多有寇盜,乃置鎮以靜之。 以均在冀州,劫盜止息,除大將軍、廣阿鎮大將,加都督三州諸軍事。 均清身率下,禁斷奸邪,於是趙郡屠各、西山丁零聚黨山澤以劫害為業者,均皆誘慰追捕,遠近震跼。 先是,河外未賓,人多去就,故權立東青州,為招懷之本。 新附人咸受優復,然舊人奸逃者,多往投焉。 均表陳非便,朝議罷之。 後均所統,劫盜頗起,獻文詔書讓之。 又以五州人戶殷多,編籍不實,詔均檢括,出十餘萬戶。 復授定州刺史,百姓安之。 卒。 謚康公。 皮豹子,漁陽人也。 少有武略。 泰常中,為中散。 太武時,為散騎常侍,賜爵新安侯,又拜選部尚書。 後除開府儀同三司,進爵淮陽公,鎮長安,坐盜官財,徙于統萬。 真君三年,宋將裴方明等侵南秦王楊難當,遂陷仇池。 太武征豹子,復其爵位,尋拜使持節、仇池鎮將,督並中諸軍與建興公古弼等分命諸將,十道併進。 四年正月,豹子進擊樂鄉,大破之。 宋使其秦州刺史胡崇之鎮仇池,至漢中,聞官軍已西,懼不敢進。 豹子與司馬楚之至濁水,擊禽崇之,盡虜其眾。 仇池平。 未幾,諸氐復推楊文德為主以圍仇池,古弼討平之。 時豹子次下辨,聞圍解,欲還。 弼使謂豹子曰:「賊恥其負敗,必求報復,不如陳兵以待之。 」豹子以為然。 尋除都督秦、雍、荊、梁、益五州諸軍事,進號征西大將軍、開府,仇池鎮將、持節、公如故。 宋復遣楊文德、姜道盛寇濁水,別遣將青陽顯伯守斧山,以拒豹子。 濁水城兵射殺道盛。 豹子至斧山,斬顯伯,悉俘其眾。 初,南秦王楊難當歸命,詔送楊氏子弟詣京師。 文德以行賂得留,出奔漢中。 宋以文德為武都王,守葭蘆城,招誘氐羌。 於是武都陰平五部氐人叛應文德,詔豹子討之。 文德阻兵固險,以拒豹子。 文德將楊高來降,文德棄城南走,收其妻子寮屬及故武都王保宗妻公主送京師。 宋白水太守郭啟玄率眾救文德,豹子大破之。 啟玄、文德走還漢中。 興安二年,宋遣蕭道成等入漢中,別令楊文德、楊頭等率氐、羌圍武都。 豹子分兵將救之,聞宋人增兵益將,表狀求助。 詔高平鎮將苟莫干率突騎二千以赴之,道成等乃退。 征豹子為尚書,出為內都大官。 宋遣其將殷孝祖修兩當城于清東,以逼南境。 天水公封敕文擊之,不克。 詔豹子與給事中周丘等助擊之。 宋瑕丘鎮遣步卒五千助戍兩當,豹子大破之。 追至城下,其免者千餘人而已。 既而班師。 先是,河西諸胡亡匿避命,豹子討之;不捷而還,又坐免官。 尋以前後戰功復擢為內都大官。 卒,文成追惜之,贈淮陽王,謚曰襄。 子道明襲。 道明第八弟懷喜,文成以其名臣子,擢為侍禦中散,遷侍禦長。 孝文初,吐谷渾拾夤部落饑窘,侵掠澆河。 詔假平西將軍、廣川公,與上黨王長孫觀討拾夤。 又以其父豹子昔鎮仇池,有威信,拜使持節、侍中、都督秦、雍、荊、梁、益五州諸軍事、本將軍、開府、仇池鎮將,假公如故。 懷喜至,申布恩惠。 夷人大悅,酋帥率戶歸附。 置廣業、固道二郡以居之。 征為南部尚書,賜爵南康侯。 太和元年,宋葭蘆戍主楊文度遣弟鼠據仇池,詔懷喜討鼠。 鼠棄城南走。 進次濁水,遂軍于覆津。 文度將強大黑固守津道,懷喜部分將士,擊大黑走之。 追奔,攻拔葭蘆城,斬文度,傳首京師。 詔慰勉之。 又詔于駱谷築城,懷喜表求待來年築城。 詔責之曰:「若不時築,築而不成,成而不固,以軍法繩之。 」南天水人柳旃據險不順,懷喜討滅之。 後為豫州刺史,詔讓其在州寬怠,以飲酒廢事,威不禁下,遣使就州,決以杖罰。 卒,謚曰恭公。 子承宗襲。 封敕文,代人也,本姓是賁。 祖豆,位開府、冀青二州刺史、關內侯。 父灊,侍禦長,贈定州刺史、章武侯,謚曰隱。 敕文始光初為中散,稍遷西部尚書,出為使持節、開府、領護西夷校尉、秦益二州刺史,賜爵天水公,鎮上邽。 詔敕文征吐谷渾慕利延兄子拾歸於枹罕。 眾少不制,詔廣川公乙烏頭等二軍與敕文會隴右。 軍次武始,拾歸夜遁,敕文引軍入枹罕,虜拾歸妻子及其人戶,分徙千家于上邽,留烏頭守桴罕。 金城邊冏,天水梁會謀反,據上邽東城南城,攻逼西城。 敕文先已設備,賊乃退。 冏、會復攻城,氐、羌一萬屯南嶺,休官、屠各及雜戶二萬餘人屯北嶺,為冏等形援。 敕文設奇兵大破之,斬冏。 眾復推梁會為主。 安豐公閭根率軍助敕文,敕文又表求助,未及報。 梁會欲謀逃遁。 先是敕文掘重塹于東城之外,幾斷賊走路。 夜半,會乃飛梯騰塹而走。 敕文先嚴兵于塹外,拒鬥,從夜至旦。 敕文謀于眾曰:「困獸猶鬥,而況於人。 」乃以白武幡宣告賊眾,若能歸降,原其生命,應時降者六百餘人。 會知人心沮壞,於是分遁。 敕文縱騎騰躡,死者太半。 略陽王元達因梁會之亂,聚黨攻城,招引休官、屠各之眾,推天水休官王官興為秦地王。 敕文與臨淮公莫真討破之。 天安元年卒,長子萬護讓爵于弟翰。 于時讓者唯萬護及元氏侯趙闢惡子元伯讓其弟次興,朝廷義而許之。 呂羅漢,本東平壽張人也,其先石勒時徙居幽州。 祖顯,字子明。 少好學,性廉直,鄉人有忿爭者皆就質焉。 慕容垂以為河間太守。 皇始初,以郡降,道武賜爵魏昌男。 拜鉅鹿太守。 清身奉公,妻子不免饑寒,百姓頌之曰:「時惟府君,克清克明,緝我荒土,人胥樂生,願壽無疆,以享長齡。 」卒官。 父溫,字晞陽。 善書,好施,有文武才略。 位上黨太守,有能名。 卒,贈豫州刺史、野王侯,謚曰敬。 羅漢仁厚篤慎,弱冠以武干知名。 父溫之為秦州司馬,羅漢隨侍。 隴右氐楊難當寇上邽,鎮將元意頭知羅漢善射,共登西城樓令射。 難當隊將及兵二十三人應弦而殪。 賊眾轉盛,羅漢曰:「今不出戰,示敵以弱。 」意頭善之,即簡千餘人,令羅漢出戰,眾皆披靡。 難當大驚,會太武賜難當璽書,責其跋扈,難當還仇池。 意頭具以狀聞,征為羽林郎。 上邽休官呂豐、屠各、王飛鹿等據險為逆,詔羅漢討禽之。 後從征懸瓠,以功遷羽林中郎、幢將,賜爵烏程子。 及南安王余立,羅漢猶典宿衛,文成之立,羅漢有力焉。 加龍驤將軍,仍幢將,進爵野王侯,拜司衛監。 遷散騎常侍、殿中尚書,進爵山陽公。 後為鎮西將軍、秦、益二州刺史。 時仇池氐、羌反,逼駱谷,鎮將吳保元走登百頃,請援于羅漢族。 羅漢帥步騎隨長孫觀,掩擊氐、羌大破之,賊眾退散。 詔書慰勉之。 涇州人張羌郎聚眾千人,州軍討之。 不能制,羅漢擊禽之。 仇池氐、羌叛逆。 其賊帥蛩廉、苻忻等皆受宋官爵鐵券。 略陽公伏阿奴為都將,與羅漢赴討,所在破之,禽廉、忻等。 秦、益阻遠,南連仇池,西接赤水,諸羌恃險,數為叛逆,自羅漢蒞州,撫以威惠,西戎懷德,土境怗然。 孝文下詔褒美之。 征拜內都大官,聽察多得其情。 卒官,謚莊公。 長子興祖襲爵山陽公,後例降為侯。 第21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2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