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昭作相,以潛為揚州道行台左丞。 先是,梁將王琳擁其主蕭莊歸壽陽,朝廷以琳為揚州刺史,敕潛與琳為南討經略。 後除行台尚書、儀同三司。 王琳鋭意圖南,潛以為時事未可,由是與琳有隙,更相表列。 武成追琳入鄴,除潛揚州刺史,領行台尚書。 潛在淮南十三年,大樹風績,為陳人所憚。 陳主與其邊將書云:「盧潛猶在,卿宜深備之。 」文宣初平淮南,給復十年,年滿後,逮天統、武平中,征稅頗雜。 又高元海執政,斷漁獵,人家無以自資。 諸商胡負官責息者,宦者陳德信縱其妄注淮南富家,令州縣征責。 又敕送突厥馬數千匹于揚州管內,令土豪貴買之,錢直始入。 便出敕括江、淮間馬並送官廄。 由是百姓騷擾,切齒嗟怨。 潛隨事撫慰,兼行權略,故得寧靖。 武平三年,征為五兵尚書。 揚州吏人以潛斷酒肉,篤信釋氏,大設僧會,以香花緣道流涕送之。 潛嘆曰:「正恐不久復來耳!」至鄴未幾,復為揚州道行台尚書。 四年,陳將吳明徹來寇,領軍封輔相赴援。 陳兵及峴,輔相不從,潛固爭不得,憂憤發病,臥幕下,果敗。 陳人遂圍壽陽,壅芍陂,以水灌之。 詔王長春為南討都督。 長春軍次河南,多給兵士糧,便鳴角欲引,而賤糴其米;及頓兵,更貴糶其米。 乃與皮景和擁眾十萬于淮北,不進。 壽陽城中青黑龍升天,城尋陷。 潛及行台仆射王貴顯、特進巴陵王王琳、扶風王可硃渾孝裕、武衛將軍奚永樂、儀同索景和、仁州刺史酈伯偉、霍州刺史封子綉、泰州刺史高子植、行台左丞李騊駼等督將五十八,軍士一萬,皆沒焉。 陳人殺王琳,余皆囚于東冶。 陳主欲知齊之虛實,乃出潛,曰:「囚本屬幽州,于河北最小,口有五十萬,落陳者,唯與酈伯偉二人耳。 」 時李騊駼將逃歸,並要潛。 潛曰:「我此頭面,何可誑人?吾少時,相者云:沒在吳越地。 死生已定,弟其行也。 」因寄書與弟士邃曰:「吾夢汝以某月某日得患,某月某日漸損。 」皆如其言。 既而嘆曰:「壽陽陷,吾以頸血濺城而死,佛教不聽自殺,故荏苒偷生,今可死矣!」於是閉氣而絶。 其家購屍歸葬,贈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仆射、兗州刺史。 無子,以弟士邃子元孝嗣。 潛雅性貞固。 祖珽常要潛陷仁州刺史劉逖,許以高位。 潛曰:「如此事,吾不為也。 」行台慕容恃德常所推重,有疾,謂其子曰:「盧尚書教我為人,有如昆弟。 我死,持上騂馬與之。 」其子以他馬往。 恃德柩出門自停,不可動,巫祝以為恃德聲怒曰:「何不與盧尚書我所騎騂馬?」其子遽奉命,柩乃行。 潛以馬價為營福事。 其為時重如此。 士邃字子淹,少為崔昂所知。 昂云:「此昆季足為後生之俊,但恨其俱不讀書耳。 」位尚書左右丞、吏部郎中、中山太守帶定州長史。 齊亡後,卒。 度世之為濟州也,魏初平升城。 無鹽房崇吉母傅,度世繼外祖母兄之子婦也,兗州刺史申纂妻賈氏,崇吉之姑女也,皆亡破,老病憔悴。 而度世推計中表,致其供恤。 每覲見傅氏,跪問起居,隨時奉送衣被食物;亦存賑賈氏,供其服膳。 青州既陷,諸崔墜落,多所收贖。 及伯源、昶等,並循父風。 遠親疏屬,敘為尊行長者,莫不畢拜致敬。 閨門之禮,為世所推。 謙退簡約,不與世競。 父母亡後,同居共財,自祖至孫,家內百口。 在洛時,有饑年,無以自贍,然尊卑怡穆,豐儉同之。 親從昆季,常旦省諸父,出坐別室,暮乃入內。 朝府之外,不妄交遊。 其相勖以禮,如此。 又一門三主,當世以為榮。 伯源兄弟亡,及道將卒後,家風衰損。 子孫多有非法,幃薄混穢,為時所鄙。 度世從祖弟神寶,位中書博士。 孝文為弟高陽王雍納其女為妃。 初,玄從祖兄溥,慕容寶之末,統攝鄉部屯海濱,殺其鄉姻諸祖十餘人,稱征北大將軍、幽州刺史,攻掠郡縣。 天興中,討禽之。 溥玄孫洪,字曾孫。 太和中,位中書博士,樂陵、陽平二郡太守,幽州中正。 洪三子。 長子崇,少立美名,有識者許之以遠大,卒於驃騎府法曹參軍。 崇子柔。 柔字子剛。 少孤,為叔母所養,撫視甚于其子。 柔盡心溫清,亦同己親,親族嘆重之。 性聰敏好學,未冠解屬文。 但口吃,不能持論。 頗使酒誕節,為世所譏。 司徒、臨淮王彧見而器之,以女妻焉。 及魏孝武與齊神武有隙,詔賀拔勝出牧荊州。 柔謂因此可著功績,遂從勝之荊州。 以柔為大行台郎中,掌書記,軍之機務,柔多預之。 及勝為太保,以柔為掾。 孝武后召勝引兵赴洛,勝以問柔。 柔曰:「高歡托晉陽之甲,意實難知。 公宜席捲赴都,與決勝負,存沒以之,此忠之上策也。 若北阻魯陽,南並舊楚,東連兗、豫,西接關中,帶甲十萬,觀釁而動,亦中策也。 舉三荊之地,通款梁國,可以庇身,功名去矣,策之下者。 」勝輕柔年少,笑而不應。 及孝武西遷,東魏遣侯景襲穰。 勝敗,遂南奔梁,柔亦從之。 勝頻表梁武帝,求歸關中。 梁武帝覽表,嘉其辭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勞問,並遺縑錦。 後與勝俱還,行至襄陽。 齊神武懼勝西入,遣侯景以輕騎邀之。 勝及柔懼,乃棄船山行,贏糧冒險,經數百里。 時屬秋霖,徒侶凍餒者,太半至于死。 大統二年,至長安,封容城縣男。 周文帝引為行台郎中,除從事中郎。 與郎中蘇綽掌機密。 時沙苑之役,大軍屢捷,汝、潁之間,多舉義來附。 書翰往反,日百餘牒,柔隨機報答,皆合事宜。 進爵為子。 累遷中書侍郎,兼著作,撰直居注。 後為黃門侍郎,周文知其貧,解衣賜之。 後遷中書監。 周孝閔帝踐阼,拜小內史大夫,進位開府儀同三司,卒於位。 所作詩、頌、碑、銘、檄、表、啟行于世者數十篇。 子愷嗣。 愷字長仁。 性孝友,神情穎悟,涉獵經史,有當世干能,頗解屬文。 周齊王憲引為記室。 從憲伐齊,說齊柏社鎮下之。 遷小吏部大夫。 時染工王神歡者,以賂自進,塚宰宇文護擢為計部下大夫。 愷諫曰:「古者,登高能賦,可為大夫;求賢審官,理須詳慎。 今神歡出自染工,更無殊異,徒以家富自通,遂與晉紳並列,實恐鵜翼之刺,聞之外境。 」護竟寢其事。 轉內史下大夫。 武帝在雲陽宮,敕諸屯簡老牛,欲以享士。 愷諫曰:「昔田子方贖老馬,君子以為美談。 向奉明敕,欲以老牛享士,有虧仁政。 」帝美其言而止。 轉禮部大夫,為聘陳使副。 先是,行人多從其國禮,及愷為使,一依本朝,陳人莫能屈。 建德四年,李穆攻拔軹關、柏崖二鎮,命愷作露布。 帝讀大悅曰:「盧愷文章大進,荀景茜故是令君之子。 」大象元年,拜東都吏部大夫。 第16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1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