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聰慧夙成,寬厚仁智,天保間,雅有令名。 及承大位,楊愔、燕子獻、宋欽道等同輔。 以常山王地親望重,內外畏服。 加以文宣初崩之日,太后本欲立之,故愔等並懷猜忌。 常山王憂悵,乃白太后,誅其黨。 時平秦王歸彥亦預謀焉。 皇建二年秋,天文告變,歸彥慮有後害,仍白孝昭,以王當咎,乃遣歸彥馳駟至晉陽害之。 王薨後,孝昭不豫,見文宣為祟。 孝昭深惡之,厭勝術備設而無益也。 薨三旬而孝昭崩。 大寧二年,葬于武寧之西北,謚閔悼王。 初,文宣命邢邵制帝名殷字正道,從而尤之,「殷家弟及,『正』字一止,吾身後兒不得也。 」邵懼,請改焉。 文宣不許,曰:「天也。 」因謂昭帝曰:「奪時但奪,慎勿殺也。 」 孝昭皇帝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第六子,文宣皇帝之母弟也。 幼而英峙,早有大成之量,武明皇太后早所愛重。 魏元象元年,封常山郡公。 及文襄執政,遣中書侍郎李同軌就霸府為諸弟師。 帝所覽文籍,源其指歸,而不好辭彩。 每嘆云:「雖盟津之師左驂震而不衄」,以為能。 遂篤志讀《漢書》,至《李陵傳》,恆壯其所為焉。 聰敏過人。 所與游處,一知其家諱,終身未嘗誤犯。 同軌病卒,又命開府長流參軍刁柔代之,性嚴褊,不適誘訓之宜,中被遣出。 帝送出閣,慘然斂容,淚數行下,左右莫不歔欷。 其敬業重舊如此。 天保初,進爵為王。 五年,除並省尚書令。 帝善斷割,長思理,省內畏服。 七年,從文宣還鄴。 文宣以尚書奏事,多有異同,令帝與朝臣先論定得失,然後敷奏。 帝長於政術,割斷咸盡其理,文宣嘆重之。 八年,轉司空、錄尚書事。 九年,除大司馬,仍錄尚書事。 時文宣溺于游宴,帝憂憤,表於神色。 文宣覺之,謂帝曰:「但令汝在,我何為不縱樂?」帝唯啼泣拜伏,竟無所言。 文宣亦大悲,抵杯于地曰:「汝似嫌我,自今敢進酒者斬之!」因取所禦杯,盡皆壞棄。 後益沈湎,或入諸貴戚家,角力批拉,不限貴賤。 唯常山王至,內外肅然。 帝又密撰事條,將諫。 其友王晞以為不可。 帝不從,因間極言,遂逢大怒。 順成後本魏朝宗室,文宣欲帝離之。 陰為帝廣求淑媛,望移其寵。 帝雖承旨有納,而情義彌重。 帝性頗嚴,尚書郎中剖斷有失,輒加捶楚,令史奸慝,便即考竟。 文宣乃立帝于前,以刀環擬脅。 召被立罰者,臨以白刃,求帝之短,咸無所陳,方見解釋。 自是不許笞箠郎中。 後賜帝魏時宮人,醒而忘之。 謂帝擅取,遂令刀環亂築,因此致困。 皇太后日夜啼泣,文宣不知所為。 先是禁友王晞,乃舍之,令侍帝。 帝月餘漸瘳,不敢復諫。 及文宣崩,帝居禁中護喪事。 幼主即位,乃即朝班。 除太傅、錄尚書事,朝政皆決於帝。 月餘,乃居籓邸。 自是,詔敕多不關帝。 客或言于帝曰:「鷙鳥舍巢,必有探卵之患,今日之地,何宜屢出。 」 乾明元年,從廢帝赴鄴,居于領軍府。 時楊愔、燕子獻、可硃渾天和、宋欽道、鄭子默等以帝威望既重,內懼權逼,請以帝為太師、司州牧、錄尚書事;長廣王湛為大司馬、錄並省尚書事,解京畿大都督。 帝既以尊親而見猜斥,乃與長廣王期獵,謀之於野。 三月甲戌,帝初上省。 旦,發領軍府,大風暴起,壞所禦車幔。 帝甚惡之。 及至省,朝士咸集。 坐定,酒數行,于坐執尚書令楊愔、右仆射燕子獻、領軍可硃渾天和、侍中宋欽道等於坐。 帝戎服與平原王段韶、平秦王高歸彥、領軍劉洪徽入自雲龍門,于中書省前遇散騎常侍鄭子默,又執之,同斬于禦府之內。 帝至東閣門,都督成休寧抽刃呵帝。 帝令高歸彥喻之,休寧厲聲大呼不從。 歸彥既為領軍,素為兵士所服,悉皆弛杖。 休寧方嘆息而罷。 帝入至昭陽殿,幼主、太皇太后、皇太后並出臨禦坐。 帝奏愔等罪,求伏專擅之辜。 時庭中及兩廊下衛士二千餘人,皆被甲待詔。 武衛娥永樂武力絶倫,又被文宣重遇,撫刃思效。 廢帝吃訥,兼倉卒,不知所言。 太皇太后又為皇太后誓,言帝無異志,唯雲逼而已。 高歸彥敕勞衛士戒嚴,永樂乃內刀而泣。 帝乃令歸彥引侍衛之士向華林園,以京畿軍入守門閣,斬娥永樂於園。 詔以帝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相府佐史進位一等。 帝尋如晉陽。 有詔,軍國大政,咸諮決焉。 帝既當大位,知無不為,擇其令典,考綜名實。 廢帝恭己以聽政。 太皇太后尋下令廢少主,命帝統大業。 皇建元年八月壬午,皇帝即位於晉陽宣德殿。 大赦,改乾明元年為皇建。 詔奉太皇太后還稱皇太后,皇太后稱文宣皇后,宮曰昭信。 乙酉,詔自太祖創業已來,諸有佐命功臣,子孫絶滅,國統不傳者,有司搜訪近親,以名聞,當量為立後。 諸郡國老人,各授板職,賜黃帽鳩杖。 又詔謇正之士,並聽進見陳事;軍人戰亡死王事者,以時申聞,當加榮贈。 督將朝士名望素高,位歷通顯,天保以來未蒙追贈者。 亦皆錄奏。 又以延尉、中丞,執法所在,繩違案罪,不得舞文弄法。 其官奴婢年六十已上,免為庶人。 戊子,以太傅、長廣王湛為右丞相。 以太尉、平陽王淹為太傅。 以尚書令、彭城王浟為大司馬。 壬辰,詔分遣大使,巡省四方。 觀察風俗,問人疾苦,考求得失,搜訪賢良。 甲午,詔曰:「昔武王克殷,先封往代。 兩漢魏晉,無廢茲典。 及元氏統歷,不率舊章。 朕纂承大業,思弘古典。 但二王三恪,舊說不同,可議定是非,列名條奏。 其禮儀體式,亦仰議之。 」又詔國子寺可備立官屬,依舊置生,講習經典,歲時考試。 其文襄帝所運石經,宜即施列于學館。 外州大學,亦仰典司,勤加督課。 丙申,詔九州勛人有重封者,聽分授子弟,以廣骨肉之恩。 九月壬申,詔議定三祖樂。 冬十一月辛亥,立妃元氏為皇后,世子百年為皇太子。 賜天下為父後者,爵一級。 癸丑,有司奏太祖獻武皇帝廟宜奏《武德之樂》,舞《昭烈之舞》;太宗文襄皇帝廟宜奏《文德之樂》,舞《宣政之舞》;高祖文宣皇帝廟宜奏《文正之樂》,舞《光大之舞》。 詔曰:「可。 」庚申,詔以故太師尉景、故太師竇泰、故太師太原王婁昭、故太宰章武王庫狄干、故太尉段榮、故太師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師高乾、故司徒莫多婁貸文、故太保劉貴、故太保封祖裔、故廣州刺史王懷十二人配饗太祖廟庭;故太師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韓軌、故太宰扶風王可硃渾道元、故太師高昂、故大司馬劉豐、故太師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紹宗十一人配饗世宗廟庭;故太尉河東王潘相樂、故司空薛修義、故太傅破六韓常三人配饗高祖廟庭。 是月,帝親戎北討庫莫奚,出長城。 虜奔遁,分兵致討,大獲牛馬,括總入晉陽宮。 十二月丙午,車駕至晉陽。 第4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