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加洛林王朝:法蘭克第二個王朝,始自公元七五一年,在德意志終結于公元九一一年,在法國終結于公元九八七年。 ④殘老軍人院是路易十四為了收容服役的殘老軍人于一六七○年提出建造的,一六七六年建成。 後來範圍逐漸擴大,一直延至塞納河畔。 如果我們往主教堂上面去,不停下來觀看那成千上萬、各種各樣的野蠻玩藝兒,那座屹立在交叉甬道交叉點上的迷人的小鐘樓,輕盈而又奔放,絶不亞於鄰近聖小教堂的尖塔(也已毀掉),比其他塔樓更刺向天空,高聳,尖削,空靈,回聲洪亮,這座小鐘樓的命運又如何?一位頗為風雅的建築師在一七八七年把它截肢了,並且認為用一張像鍋蓋似的鋁製大膏藥往上一貼,就可以把傷疤遮掩住了。 中世紀奇妙藝術,几乎在任何國家,尤其在法國,其遭遇大抵如此。 從這種藝術的廢墟上,可以發現有三種因素不同程度地破壞了這種藝術:首先是光陰,歲月不知不覺地腐蝕着其外表,留下了疏疏落落的缺口和斑斑銹跡;其次是一連串政治宗教革命,就其本質來說,這些革命都是盲目的,狂暴的,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向中世紀藝術發起衝擊,撕去了其雕塑和鏤刻的華麗衣裳,拆毀了其花瓣格子窗戶,打碎了其蔓藤花紋項鏈和小人像項鏈,忽而由於看不慣教士帽,忽而因為不滿意王冠,就索性把塑像連根拔除;再次是時髦風尚,越來越怪誕,越來越醜陋,從文藝復興時期種種雜亂無章和富麗堂皇的偏向開始,層出不窮,必然導致建築藝術的衰落。 時髦風尚的破壞,比起革命尤甚。 那種種時興式樣,肆無忌憚地進行閹割,攻擊建築藝術的骨架,砍的砍,削的削,瓦解的瓦解,從形式到象徵,從邏輯直至美貌,活生生把整座建築物宰了。 再則,花樣翻新,經常一改再改,這至少是時間和革命所未曾有過的奢望。 時之所尚,甚至打着風雅情趣的旗號招搖過市,厚顏無恥地在峨特藝術的傷口上敷以時髦一時的庸俗不堪的各種玩藝兒,飾以大理石飾帶,金屬流蘇,形形色色的裝飾,卵形的,渦形的,螺旋形的,各種各樣的帷幔、花彩、流蘇、石刻火焰、銅製雲霞、胖乎乎的小愛神、圓滾滾的小天使,總之,真正的麻風病!它先是開始吞噬卡特琳·德·梅迪奇斯①小祈禱室的藝術容顏,兩百年後,繼而在杜巴里夫人②小客廳裡肆虐,使其建築藝術在經受折磨和痛苦之後,終於嚥氣了。 這樣,綜上所述,今日損壞着峨特建築藝術的有三種災禍。 浮表的皺紋和疣子,那是時間的業跡;萬般作踐、肆虐、挫傷、砸碎,那是從路德③直至米拉博④歷次革命的業跡;肢解、截肢、四肢脫臼、修復,那是維特呂維于斯⑤和維尼奧爾①的倡導者們所進行的希臘式、羅馬式或野蠻式的工作。 汪達爾人②所創造的這一輝煌藝術,學院派把它扼殺了。 數百年歲月和歷次革命風雲所造成的破壞,至少是沒有偏心的,正大磊落的,然而接踵而至的那多如牛毛的各種流派建築師,卻都是特許的,宣過誓的,許過願的,他們對低級趣味趨之若鶩,竭盡毀壞之能事,竟用路易十五時代菊苣紋飾去代替巴特農神廟③裡最大光輪上峨特式的花邊飾帶。 這可真是蠢驢對垂死的雄獅猛踢了一腳。 老橡樹遍體鱗傷,更慘的是還要遭受毛毛蟲的摧殘,蛀呀,啃呀,撕呀。 想當初,羅貝爾·塞納利曾把巴黎聖母院比做埃費索斯的著名的狄安娜神廟④被古代異教徒奉若神明並使埃羅斯特拉圖斯⑤名字永留于世,認為聖母院這座高盧人大教堂「在長度、寬度、高度和結構上都遠勝一籌」⑥。 撫今追昔,真是天壤之別! ①馬庫斯·維特呂維于斯·波利奧,公元前一世紀愷撒統治時期的軍事工程師和建築家。 這裡代表古典風格。 ②米拉博伯爵(17491791),原名為奧諾雷·卡普里埃·裡克蒂,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政治思想家。 ③馬丁·路德(14831546),德國宗教改革家。 ④杜巴里夫人,即雅娜·貝居·杜巴裡(17431793),路易十五寵愛的情婦,法國大革命時被送上斷頭台斬首。 ⑤梅迪奇斯是佛羅倫薩的名門望族,十五至十八世紀在歐洲政治、藝術和文學等方面都有過重大的影響。 卡特琳(15191589)是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妻子。 ①見《高盧史》第二卷第三篇第一三○印張第一頁。 雨果原注埃羅斯特拉圖斯:埃費索斯島人,為了自己永遠留名于世,竟于公元前三五六年縱火燒燬了狄安娜神廟。 遂被判處火刑。 ②埃費索斯是小亞細亞半島西部的一個古城,今在土耳其境內。 ③狄安娜是意大利和羅馬神話中的女神,從五世紀起被認為是希臘神話中的雅典娜。 埃費索斯城的狄安娜神廟當初被譽為世界奇觀之一。 ④巴特農神廟是雅典專祀雅典娜的神廟。 這裡代表古希臘風格。 ⑤汪達爾人是古日耳曼族的一支,五世紀時曾先後入侵高盧、西班牙和非洲,對峨特文化的傳播起過重要的作用。 這裡代表峨特風格。 但汪達爾人曾大力逼害天主教徒,因而又引伸為文物破壞者,本卷第二章提到汪達爾人則為這後一個意思。 ⑥維尼奧爾:意大利原名為吉亞科莫·巴羅齊·德·維尼奧拉(15071573),意大利建築師。 這裡代表文藝復興風格。 第4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巴黎聖母院》
第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