瑒早簉末僚,預參下席,降薛君之吐握,荷魏公之知遇。 是用沾巾雨袂,痛可識之顔,迴腸疾首,切猶生之面。 伏惟聖恩博厚,明詔爰發,赦王經之哭,許田橫之葬。 瑒雖芻賤,竊亦有心。 琳經蒞壽陽,頗存遺愛,曾游江右,非無舊德。 比肩東合之吏,繼踵西園之賓,願歸彼境,還修窀穸。 庶孤墳既築,或飛啣土之燕,豐碑式樹,時留墮淚之人。 近故舊王綰等已有論牒,仰蒙制議,不遂所陳。 昔廉公告逝,即肥川而建塋域,孫叔雲亡,仍芍陂而植楸檟。 由此言之,抑有其例。 不使壽春城下,唯傳報葛之人,滄洲島上,獨有悲田之客。 昧死陳祈,伏待刑憲。 陵嘉其志節,又明徹亦數夢琳求首,並爲啓陳主而許之。 仍與開府主簿劉韶慧等持其首還於淮南,權瘞八公山側,義故會葬者數千人。 瑒等乃間道北歸,別議迎接。 尋有揚州人茅智勝等五人密送喪柩達于鄴,贈十五州諸軍事、揚州刺史、侍中、特進、開府、錄尚書事,諡曰忠武王,葬給轀輬車。 琳體貌閒雅,立發委地,喜怒不形于色。 雖無學業,而強記內敏,軍府佐史千數,皆識其姓名。 刑罰不濫,輕財愛士,得將卒之心。 少爲將帥,屢經喪亂,雅有忠義之節。 雖本圖不遂,齊人亦以此重之,待遇甚厚。 及敗爲陳軍所執,吳明徹欲全之,而其下將領多琳故吏,爭來致請,並相資給,明徹由此忌之,故及于難。 當時田夫野老,知與不知,莫不爲之歔欷流泣。 觀其誠信感物,雖李將軍之恂恂善誘,殆無以加焉。 琳十七子,長子敬在齊襲王爵,武平末通直常侍。 第九子衍,隋開皇中開府儀同三司,大業初,卒於渝州刺史。 張彪不知何許人,自雲家本襄陽,或雲左衛將軍、衡州刺史蘭欽外弟也。 少亡命在若邪山爲盜,頗有部曲。 臨城公大連出牧東揚州,彪率所領客焉。 始爲防合,後爲中兵參軍,禮遇甚厚。 及侯景將宋子仙攻下東揚州,復爲子仙所知。 後去子仙,還入若邪舉義,征子仙不捷,仍走向剡。 趙伯超兄子棱爲侯景山陰令,去職從彪。 後懷異心,僞就彪計,請酒爲盟,引刀子披心出血自歃,彪信之,亦取刀刺血報之。 刀始至心,棱便以手案之,望入彪心,刀斜傷得不深。 棱重取刀刺彪,頭面被傷頓絶。 棱謂已死,因出外告彪諸將,言已殺訖,欲與求富貴。 彪左右韓武入視,彪已蘇,細聲謂曰:「我尚活,可與手。 」於是武遂誅棱。 彪不死,復奉表元帝,帝甚嘉之。 及侯景平,王僧辯遇之甚厚,引爲爪牙,與杜龕相似,世謂之張、杜。 貞陽侯踐位,爲東揚州刺史,並給鼓吹。 室富於財,晝夜樂聲不息。 剡令王懷之不從,彪自征之。 留長史謝岐居守。 會僧辯見害,彪不自展拔。 時陳文帝已據震澤,將及會稽,彪乃遣沈泰、吳寶真還州助岐保城。 彪後至,泰等反與岐迎陳文帝入城。 彪因其未定,踰城而入。 陳文帝遂走出,彪復城守。 沈泰說陳文帝曰:「彪部曲家口並在香岩寺,可往收取。 」 遂往盡獲之。 彪將申進密與泰相知,因又叛彪,彪覆敗走,不敢還城。 據城之西山樓子,及暗得與弟崑崙、妻楊氏去。 猶左右數人追隨,彪疑之皆發遣,唯常所養一犬名黃蒼在彪前後,未曾舍離。 乃還入若邪山中。 沈泰說陳文帝遣章昭達領千兵重購之,併圖其妻。 彪眠未覺,黃蒼驚吠劫來,便齧一人中喉即死。 彪拔刀逐之,映火識之,曰:「何忍舉惡。 卿須我者但可取頭,誓不生見陳蒨。 」劫曰:「官不肯去,請就平地。 」彪知不免,謂妻楊呼爲鄉裡曰:「我不忍令鄉裡落佗處,今當先殺鄉裡然後就死。 」楊引頸受刀,曾不辭憚。 彪不下刀,便相隨下嶺到平處。 謂劫曰:「卿須我頭,我身不去也。 」呼妻與訣,曰:「生死從此而別,若見沈泰、申進等爲語曰,功名未立,猶望鬼道相逢。 」劫不能生得,遂殺彪並弟,致二首于昭達。 黃蒼號叫彪屍側,宛轉血中,若有哀狀。 昭達進軍,迎彪妻便拜,稱陳文帝教迎爲家主。 楊便改啼爲笑,欣然意悅,請昭達殯彪喪。 墳塚既畢,黃蒼又俯伏塚間,號叫不肯離。 楊還經彪宅,謂昭達曰:「婦人本在容貌,辛苦日久,請暫過宅莊飾。 」昭達許之。 楊入屋,便以刀割發毀面,哀哭慟絶,誓不更行。 陳文帝聞之,嘆息不已,遂許爲尼。 後陳武帝軍人求取之,楊投井決命。 時寒,比出之垂死,積火溫燎乃蘇,復起投于火。 彪始起於若邪,興于若邪,終於若邪。 及妻犬皆爲時所重異。 楊氏,天水人,散騎常侍曒之女也。 有容貌,先爲河東裴仁林妻,因亂爲彪所納。 彪友人吳中陸山才嗟泰等翻背,刊吳昌門爲詩一絶曰:「田橫感義士,韓王報主臣,若爲留意氣,持寄禹川人。 」 論曰:忠義之道,安有常哉。 善言者不必能行,蹈之者恆在所忽。 江子一、胡僧佑,太清之季,名宦蓋微。 江則自致亡軀,胡亦期之殞命,然則貞勁之節,歲寒自有性也。 文盛克終有鮮,詩人得所誡焉。 子春戰乃先鳴,幽通有助,及乎梁州之敗,而以濯足爲尤。 杜氏終致覆亡,亦云圖墓之咎。 吉凶之兆,二者豈易知乎。 王琳亂朝忠節,志雪仇恥,然天方相陳,義難弘濟,斯則大廈落構,豈一木所能支也。 張彪一遇何懷,死而後已;唯妻及犬,義悉感人,記傳所陳,何以加此,異乎! 卷六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陳宗室諸王永修侯擬遂興侯詳宜黃侯慧紀衡陽獻王昌南康湣王曇朗文帝諸子宣帝諸子後主諸子 永修侯擬字公正,陳武帝之疏屬也。 少孤貧,質直強記。 武帝南征交址,擬從焉。 梁紹泰二年,除員外散騎常侍、明威將軍,以雍州刺史資,監南徐州事。 武帝踐阼,廣封宗室,詔從子監南徐州擬封永修縣侯,北徐州刺史褒封鍾陵縣侯,晃封建城縣侯,炅封上饒縣侯。 從孫明威將軍訬封虔化縣侯,吉陽縣侯喧仍前封,信威將軍祏封豫甯縣侯,青州刺史詳封遂興縣侯,貞威將軍慧紀封宜黃縣侯,敬雅封甯都縣侯,敬泰封平固縣侯。 文帝嗣位,擬除丹陽尹,坐事以白衣知郡,尋複本職。 卒,諡曰定。 天嘉二年,配享武帝廟庭。 子黨嗣。 遂興侯詳字文幾,少出家爲沙門。 善書記,談論清雅。 武帝討侯景,召令還俗,配以兵馬,從定建鄴。 永定二年,封遂興縣侯。 天嘉三年,累遷吳州刺史。 五年,討周迪,戰敗,死之。 以所統失律,無贈諡。 子正理嗣。 宜黃侯慧紀字元方,武帝之從孫也。 涉獵書史,負材任氣。 從武帝平侯景。 及帝踐阼,封宜黃縣侯,除黃門侍郎。 太建十年,吳明徹北侵敗績,以慧紀爲緣江都督、兗州刺史。 至德二年,爲都督、荊州刺史。 及梁安平王蕭岩、晉熙王蕭瓛等詣慧紀請降,慧紀以兵迎之。 以應接功,位開府儀同三司。 禎明三年,隋師濟江,慧紀率將士三萬人,船艦千餘乘,沿江而下,欲趣台城。 遣南康太守呂肅將兵據巫峽,以五條鐵鎖橫江,肅竭其私財以充軍用。 隋將楊素奮兵擊之,四十餘戰,爭馬鞍山及磨刀澗守險。 隋軍死者五千餘人,陳人盡取其鼻,以求功賞。 既而隋軍屢捷,獲陳之士,三縱之。 肅乃遁保延洲。 別帥廖世寵領大舫詐降,欲燒隋艦,更決一死戰。 於是有五黃龍備衆色,各長十餘丈,驤首連接,順流而東,風浪大起,雲霧晦冥,陳人震駭,不覺火自焚。 隋軍乘高艦,張大弩以射之,陳軍大敗,風浪應時頓息。 肅收餘衆東走。 第24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南史》
第2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