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八年,爲都督、荊州刺史。 隆昌元年,爲侍中、撫軍將軍,領兵置佐。 延興元年,轉中軍大將軍,侍中如故。 子隆年二十一,而體過充壯,常使徐嗣伯合蘆茹丸以服自銷損,猶無益。 明帝輔政,謀害諸王,武帝諸子中子隆最以才貌見憚,故與鄱陽王鏘同夜先見殺。 文集行于世。 建安王子真字雲仙,武帝第九子也。 永明七年,累遷郢州刺史,加都督。 隆昌元年,爲散騎常侍、護軍將軍。 延興元年,明帝遣裴叔業就典簽柯令孫殺之,子真走入床下,令孫手牽出之,叩頭乞爲奴贖死,不從,見害,年十九。 西陽王子明字雲光,武帝第十子也。 永明元年,封武昌王。 三年,失國璽,改封西陽。 十年,爲會稽太守,督五郡軍事。 子明風姿明淨,士女觀者,咸嗟嘆之。 建武元年,爲撫軍將軍,領兵置佐。 二年,誅蕭諶,子明及弟子罕、子貞同諶謀見害,年十七。 南海王子罕字雲華,武帝第十一子也,頗有學。 母樂容華有寵,故武帝留心。 母嘗寢疾,子罕晝夜祈禱。 于時以竹爲燈纘照夜,此纘宿昔枝葉大茂,母病亦愈,咸以爲孝感所致。 主簿劉鬷及侍讀賀子喬爲之賦頌,當時以爲美談。 建武元年,位護軍將軍。 二年,見殺,年十七。 巴陵王子倫字雲宗,武帝第十三子也。 永明十年,爲北中郎將、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 鬱林即位,以南彭城祿力優厚,奪子倫與中書舍人綦母珍之,更以南蘭陵代之。 延興元年,明帝遣中書舍人茹法亮殺子倫,子倫時鎮琅邪城,有守兵,子倫英果,明帝恐不即罪,以問典簽華伯茂。 伯茂曰:「公若遣兵取之,恐不即可辦,若委伯茂,一小吏力耳。 」既而伯茂手自執鴆逼之,左右莫敢動者。 子倫正衣冠,出受詔,謂法亮曰:「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昔高皇帝殘滅劉氏;今日之事,理數固然。 」舉酒謂法亮曰:「君是身家舊人,今銜此命,當由事不獲已。 此酒差非勸酬之爵。 」因仰之而死,時年十六,法亮及左右皆流涕。 先是高帝、武帝爲諸王置典簽帥,一方之事,悉以委之。 每至覲接,輒留心顧問,刺史行事之美惡,系于典簽之口,莫不折節推奉,恆慮弗及,於是威行州部,權重蕃君。 武陵王曄爲江州,性烈直不可忤,典簽趙渥之曰:「今出都易刺史。 」及見武帝相誣,曄遂免還。 南海王子罕戍琅邪,欲暫游東堂,典簽姜秀不許而止。 還泣謂母曰:「兒欲移五步亦不得,與囚何異。 」秀後輒取子罕屐傘飲器等供其兒昏,武帝知之,鞭二百,系尚方,然而擅命不改。 邵陵王子貞嘗求熊白,廚人答典簽不在,不敢與。 西陽王子明欲送書參侍讀鮑僎病,典簽吳修之不許,曰:「應諮行事。 」乃止。 言行舉動,不得自專,征衣求食,必須諮訪。 永明中,巴東王子響殺行事劉寅等,武帝聞之,謂群臣曰:「子響遂反。 」戴僧靜大言曰:「諸王都自應反,豈唯巴東。 」武帝問其故,答曰:「天王無罪,而一時被囚,取一挺藕,一杯漿,皆諮簽帥,不在則竟日忍渴。 諸州唯聞有簽帥,不聞有刺史。 」 竟陵王子良嘗問衆曰:「士大夫何意詣簽帥?」參軍范雲答曰:「詣長史以下皆無益,詣簽帥便有倍本之價,不詣謂何!」子良有愧色。 及明帝誅異己者,諸王見害,悉典簽所殺,竟無一人相抗。 孔珪聞之流涕曰:「齊之衡陽、江夏最有意,而復害之。 若不立簽帥,故當不至于此。 」 邵陵王子貞字雲松,武帝第十四子也。 建武二年見誅,年十五。 臨賀王子岳字雲嶠,武帝第十六子也。 明帝誅武帝諸子,唯子岳及弟六人在後,時呼爲「七王」。 朔望入朝,上還後宮,輒嘆息曰:「我及司徒諸兒子皆不長,高、武子孫日長大。 」永泰元年,上疾甚,絶而復甦,於是誅子岳等。 延興、建武中,凡三誅諸王,每一行事,明帝輒先燒香,嗚咽涕泣,衆以此輒知其夜當殺戮也。 子岳死時年十四。 西陽王子文字雲儒,武帝第十七子也。 永明七年,封蜀郡王,建武中,改封西陽。 永泰元年見殺,年十四。 衡陽王子峻字雲嵩,武帝第十八子也。 永明七年,封廣漢郡王,建武中改封。 永泰元年見殺,年十四。 南康王子琳字雲璋,武帝第十九子也。 母荀昭華盛寵,後宮才人位登采女者,依例舊賜玉鳳凰,荀時始爲采女,得玉鳳凰投地曰:「我不能例受此。 」武帝乃拜爲昭華。 子琳以母寵故最見愛。 太尉王儉因請昏,武帝悅而許之。 群臣奉寶物名好盡直數百金,武帝爲之報答亦如此。 及應封,而好郡已盡,乃以宣城封之。 既而以宣城屬揚州,不欲爲王國,改封南康公褚蓁爲巴東公,以南康爲王國封子琳。 永泰元年見殺,年十四。 湘東王子建字雲立,武帝第二十一子也。 母謝無寵,武帝度爲尼。 明帝即位,使還母子建。 永泰元年見殺,年十三。 南郡王子夏字雲廣,武帝第二十三子也。 上春秋高,子夏最幼,寵愛過諸子。 初,武帝夢金翅鳥下殿庭,搏食小龍無數,乃飛上天。 及明帝初,其夢方驗。 永泰元年,子夏誅,年七歲。 文惠太子四男:安皇后生廢帝鬱林王昭業,宮人許氏生廢帝海陵恭王昭文,陳氏生巴陵王昭秀,褚氏生桂陽王昭粲。 巴陵王昭秀字懷尚,太子第三子也。 鬱林即位,封臨海郡王。 隆昌元年,爲都督、荊州刺史。 延興元年,征爲車騎將軍。 明帝建武二年,改封巴陵王。 永泰元年見殺,年十六。 桂陽王昭粲,太子第四子也。 鬱林立,封永嘉郡王。 延興元年,出爲荊州刺史,加都督。 建武二年,改封桂陽王。 四年,爲太常。 永泰元年見殺,年八歲。 明帝十一男:敬皇后生廢帝東昏侯寶卷、江夏王寶玄、鄱陽王寶寅、和帝,殷貴嬪生巴陵隱王寶義、晉熙王寶嵩,袁貴妃生廬陵王寶源,管淑妃生邵陵王寶修,許淑媛生桂陽王寶貞。 餘皆早夭。 巴陵隱王寶義字智勇,明帝長子也,本名明基。 建武元年,封晉安郡王。 寶義少有廢疾,不堪出人間,止加除授,爲都督、揚州刺史,仍以始安王遙光代之。 轉爲右將軍,領兵置佐,鎮石頭。 二年,爲南徐州刺史,加都督。 東昏即位,進征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給扶。 永元元年,爲都督、揚州刺史。 三年,進位司徒。 和帝西台建,以爲侍中、司空。 梁武平建鄴,宣德太后令以寶義爲太尉、領司徒,詔云:「不言之化,形于自遠。 」時人皆云此實錄也。 梁受禪,封謝沐公。 尋封巴陵郡王,奉齊後。 天監中薨。 江夏王寶玄字智深,明帝第三子也。 建武元年,封江夏郡王。 東昏即位,爲都督、南徐兗二州刺史。 寶玄娶尚書令徐孝嗣女爲妃,孝嗣被誅離絶,東昏送少姬二人與之。 寶玄恨望有異計。 明年,崔慧景舉兵,還至廣陵,遣使奉寶玄爲主,寶玄斬其使,因是發將吏防城。 慧景將度江,寶玄密與相應,開門納慧景,乘八扛輿,手執絳麾幡,隨慧景至都,百姓多往投集。 慧景敗,收得朝野投寶玄及慧景軍名,東昏令燒之,曰:「江夏尚爾,豈復可罪餘人。 」 寶玄逃奔,數日乃出,帝召入後堂,以步鄣裹之,令群小數十人鳴鼓角馳繞其外,遣人謂曰:「汝近圍我亦如此。 」少日乃殺之。 廬陵王寶源字智泉,明帝第五子也。 建武元年封。 和帝即位,爲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中興二年薨。 第17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南史》
第1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