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元嘉中鑄四銖錢,輪郭形制與五銖同,用費損無利,故百姓不盜鑄。 及孝武即位,又鑄孝建四銖,所鑄錢形式薄小,輪郭不成,於是人間盜鑄者雜以鉛錫,並不牢固。 又翦鑿古錢以取其銅,錢轉薄小,稍違官式。 雖重制嚴刑,人吏官長坐死免者相系,而盜鑄彌甚,百物踴貴,人患苦之。 乃立品格,薄小無輪郭者悉加禁斷。 始興公沈慶之議:「宜聽人鑄錢。 置署,樂鑄之家皆居署內。 去春所禁新品,一時施用,今鑄悉依此格。 萬稅三千,嚴檢盜鑄,並禁翦鑿。 數年之間,公私豐贍,銅盡事息,奸僞自止。 禁鑄則銅轉成器,開鑄則器化爲財。 」上下其事于公卿,竣議曰:「今雲開署放鑄,誠所欲同,但慮采山事絶,器用日耗。 銅既轉少,器亦彌貴。 設器直一千,則鑄之減半,爲之無利,雖令不行。 」時議者又以銅難得,欲鑄二銖錢。 竣又議曰:「今鑄二銖,恣行新細,于官無解于乏,而人奸巧大興,天下之貨將糜碎至盡。 空曰嚴禁,而利深難絶,不過一二年間,其弊不可復救。 此其甚不可一也。 使奸人意騁,而貽厥愆謀,此又甚不可二也。 富商得志,貧人因窘,此又甚不可三也。 若使交益深重,尚不可行,況又未見利,而衆弊如此,失算當時,取笑百代乎。 」前廢帝即位,鑄二銖,形式轉細,官錢每出,人間即模效之,而大小厚薄皆不及也。 無輪郭,不磨鑢,如今之翦鑿者,謂之耒子錢。 景和元年,沈慶之啓通私鑄,由是錢貨亂敗,一千錢長不盈三寸,大小稱此,謂之鵝眼錢;劣於此者謂之綖環錢。 貫之以縷,入水不沈,隨手破碎,市井不復料數,十萬錢不盈一掬。 鬥米一萬,商貨不行。 明帝初,唯禁鵝眼、綖環,其餘皆通用。 復禁人鑄,官署亦廢,尋復普斷,唯用古錢。 竣自散騎常侍、丹陽尹加中書令,表讓中書令,見許。 時歲旱人饑,竣上言禁餳一月,息米近萬斛。 復代謝莊爲吏部尚書,領太子右衛率,未拜,丁父憂。 裁踰月,起爲右將軍,丹陽尹如故。 竣固辭,表十上不許。 遣中書舍人戴明寶抱竣登車,載之郡舍。 賜以布衣一襲,絮以彩綸,遣主衣就衣諸體。 竣藉蕃朝之舊臣,每極陳得失。 上自即吉之後,宮內頗有醜論,又多所興造。 竣諫爭懇切,並無所迴避。 上意甚不悅,多不見從。 竣自謂才足干時,恩舊莫比,當贊務居中,永執朝政。 而所陳多不被納,疑上欲疏之,乃求出以卜時旨。 大明元年,以爲東揚州刺史。 所求既許,便憂懼無計。 至州又丁母艱,不許去職,聽送喪還都,恩待猶厚,竣彌不自安。 每對親故,頗懷怨憤。 又言朝廷違謬,人主得失。 及王僧達被誅,謂爲所讒構,臨死陳竣前後忿懟,恨言不見從。 僧達所言,頗相符會,上乃使御史中丞庾徽之奏竣:「窺覘國柄,潛圖久執。 受任選曹,驅扇滋甚,出尹京輦,形勢彌放。 傳詔犯憲,舊須啓聞,而竣以通訴忤己,輒加鞭辱,罔顧威靈,莫此爲甚。 懷挾奸數,包藏隱慝,豫聞中旨,罔不宣露。 罰則委上,善必歸己,脅懼上宰,激動閭閻。 末慮上聞,內懷猜懼,僞請東牧,以卜天旨。 既獲出藩,怨詈方肆,反唇腹誹,方之已輕。 前冬母亡,詔賜還葬,事畢不去,盤桓經時。 方構間勛貴,造立同異,遂以己被斥外,國道將顛。 兼行闕于家,早負世議,天倫怨毒,親交震駭。 街談道說,非復風聲,宜加顯戮,以昭盛化。 請以見事免竣所居官,下太常削爵土。 」上未欲便加大戮,且止免官。 竣頻啓謝罪,並乞性命。 上愈怒,詔答曰:「憲司所奏,非宿昔所以相期。 卿受榮遇,政當極此。 訕訐怨憤,已孤本望,乃復過煩思慮,懼不全立,豈爲下事上誠節之至邪。 」 及竟陵王誕爲逆,因此陷之,言通於誕。 召御史中丞庾徽之於前立奏,奏成,詔先打折足,然後於獄賜死,妻息宥之以遠。 子闢強徙交州,又于宮亭湖沈殺之。 竣文集行于世。 竣弟測亦以文章見知,官至江夏王義恭大司馬錄事參軍。 以兄貴爲憂,先竣卒。 明帝即位,詔曰:「延之昔師訓朕躬,情契兼重。 前記室參軍、濟陽太守啜,伏事蕃朝,綢繆恩舊,可擢爲中書侍郎。 」奐,延之第三子也。 顔師伯字長深,竣族兄也。 父邵,剛正有局力,爲謝晦領軍司馬。 晦鎮江陵,請爲諮議參軍,領錄事,軍府之務悉委焉。 邵慮晦有禍,求爲竟陵太守。 未及之郡,會晦見討,邵飲藥死。 師伯少孤貧,涉獵書傳,頗解聲樂。 弟師仲妻,臧質女也。 質爲徐州,闢師伯爲主簿。 孝武爲徐州,師伯仍爲輔國安北行參軍。 王景文時爲諮議參軍,愛其諧敏,進之孝武,以爲徐州主簿。 善於附會,大被知遇。 及去鎮,師伯以主簿送故。 孝武鎮尋陽,啓文帝請爲南中郎府主簿,文帝不許,謂典簽曰:「中郎府主簿,那得用顔師伯。 」孝武啓爲長流正佐,帝又曰:「朝廷不能除之,郎可自板,然亦不宜署長流。 」乃板爲參軍刑獄。 及討元兇,轉主簿。 孝武踐阼,以爲黃門侍郎,累遷侍中。 大明元年,封平都縣子。 親幸隆密,群臣莫二。 多納貨賄,家累千金。 孝武嘗與師伯摴蒱,帝擲得雉,大悅,謂必勝。 師伯後得盧,帝失色,師伯遽斂子曰:「幾作盧。 」爾日,師伯一輸百萬。 仍遷吏部尚書、右軍將軍。 上不欲威權在下,前後領選者唯奉行文書,師伯專情獨斷,奏無不可。 七年,爲尚書右仆射。 時分置二選,陳郡謝莊、琅邪王曇生並爲吏部尚書。 師伯子舉周旋寒人張奇爲公車令,上以奇資品不當,使兼市買丞,以蔡道惠代之。 令史潘道棲、褚道惠、顔禕之、元從夫、任澹之、石道兒、黃難、周公選等抑道惠敕,使奇先到公車,不施行奇兼市買丞事。 師伯坐以子預職,莊、曇生免官,道棲、道惠棄市,禕之等六人鞭杖一百。 師伯尋領太子中庶人,雖被黜挫,受任如初。 孝武臨崩,師伯受遺詔輔幼主,尚書中事專以委之。 廢帝即位,復還即真,加領衛尉。 師伯居權日久,天下輻協,游其門者,爵位莫不踰分。 多納貨賄,家產豐積,妓妾聲樂,盡天下之選,園池第宅,冠絶當時,驕奢淫恣,爲衣冠所疾。 又遷尚書仆射,領丹陽尹。 廢帝欲親朝政,轉師伯爲左仆射。 以吏部尚書王景文爲右仆射。 奪其京尹,又分台任。 師伯至是始懼,與柳元景謀廢立。 初,師伯專斷朝事,不與沈慶之參懷,謂令史曰:「沈公爪牙者耳,安得預政事。 」慶之聞而切齒,乃泄其謀。 尋與太宰江夏王義恭同誅,六子皆見殺。 明帝即位,諡曰荒。 沈懷文字思明,吳興武康人也。 祖寂,晉光祿勛。 父宣,新安太守。 懷文少好玄理,善爲文章,爲楚昭王二妃詩,見稱于世。 爲江夏王義恭東合祭酒。 丁父憂,新安郡送故豐厚,奉終禮畢,余悉班之親戚,一無所留。 文帝聞而嘉之,賜奴婢六人。 服闋,除尚書殿中郎。 隱士雷次宗被征居鍾山,後南還廬江。 何尚之設祖道,文義之士畢集。 爲連句詩,懷文所作尤美,辭高一座。 隨王誕鎮襄陽,出爲後軍主簿,與諮議參軍謝莊共掌辭令,領義成太守。 元嘉二十八年,誕當爲廣州,欲以懷文爲安南府記室,先除通直郎。 懷文固辭南行,上不悅。 弟懷遠納東陽公主養女王鸚鵡爲妾,元兇行巫蠱,鸚鵡豫之,事泄,懷文因此失調,爲治書侍御史。 第1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南史》
第1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