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爲吳興太守。 瑰以既有國秩,不取郡奉。 高帝敕上庫別藏其奉,以表其清。 武帝即位,爲甯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 征拜左戶尚書,加右軍將軍。 還後,安陸王紆臨雍州,行部登蔓山,有野老來乞。 紆問:「何不事産而行乞邪?」答曰:「張使君臨州理物,百姓家得相保。 後人政嚴,故至行乞。 」紆由是深加嗟賞。 後拜太常,自謂閒職,輒歸家。 武帝曰:「卿輩未富貴,謂人不與;既富貴,那復欲委去。 」瑰曰:「陛下禦臣等若養馬,無事就閒廄,有事復牽來。 」帝猶怒,遂以爲散騎常侍、光祿大夫。 鬱林之廢,朝臣到宮門參承明帝。 瑰托腳疾不至。 海陵立,明帝疑外藩起兵,以瑰鎮石頭,督衆軍事。 瑰見朝廷多難,遂恆臥疾。 建武末,屢啓求還吳,見許。 居室豪富,伎妾盈房。 或者譏其衰暮畜伎。 瑰曰:「我少好音律,老而方解。 平生嗜欲,無復一存,唯未能遣此耳。 」 明帝疾甚,防疑大司馬王敬則,授瑰平東將軍、吳郡太守,以爲之備。 及敬則反,瑰遣兵迎拒于松江。 聞敬則軍鼓聲,一時散走。 瑰棄郡逃人間,事平乃還郡,爲有司奏,免官削爵。 永元初,爲光祿大夫。 三年,梁武帝起兵,東昏假瑰節,戍石頭,尋棄城還宮。 梁天監元年,拜給事中、右光祿大夫,以腳疾拜于家。 四年卒。 瑰有子十二人,常雲「中應有好者」。 子率知名。 率字士簡,性寬雅。 十二能屬文,常日限爲詩一篇,或數日不作,則追補之,稍進作賦頌,至年十六,向作二千餘首。 有虞訥者見而詆之,率乃一旦焚燬,更爲詩示焉,托雲沈約。 訥便句句嗟稱,無字不善。 率曰:「此吾作也。 」訥慚而退。 時陸少玄家有父澄書萬餘卷,率與少玄善,遂通書籍,盡讀其書。 建武三年,舉秀才,除太子舍人,與同郡陸倕、陸厥幼相友狎。 嘗同載詣左衛將軍沈約,遇任昉在焉。 約謂昉曰:「此二子後進才秀,皆南金也,卿可識之。 」由此與昉友。 梁天監中,爲司徒謝朏掾,直文德待詔省,敕使抄乙部書,又使撰古婦人事。 使工書人琅邪王琛、吳郡范懷約等寫給後宮。 率取假東歸,論者謂爲傲世,率懼,乃爲待詔賦奏之,甚見稱賞。 手敕答曰:「相如工而不敏,枚臯速而不工,卿可謂兼二子于金馬矣。 」又侍宴賦詩,武帝別賜率詩曰:「東南有才子,故能服官政,余雖慚古昔,得人今爲盛。 」率奏詩往反六首。 後引見于玉衡殿,謂曰:「卿東南物望,朕宿昔所聞。 卿言宰相是何人,不從天下,不由地出。 卿名家奇才,若復以禮律爲意,便是其人。 秘書丞天下清官,東南望冑未有爲之者,今以相處,爲卿定名譽。 」尋以爲秘書丞,掌集書詔策。 四年,禊飲華光殿,其日河南國獻赤龍駒,能拜伏,善舞。 詔率與到溉、周興嗣爲賦,武帝以率及興嗣爲工。 其年,父憂去職。 有父時妓數十人,其善謳者有色貌,邑子儀曹郎顧珖之求娉,謳者不願,遂出家爲尼。 嘗因齋會率宅,珖之乃飛書言與率奸。 南司以事奏聞,武帝惜其才,寢其奏,然猶致時論。 服闋,久之不仕。 七年,除中權建安王中記室參軍,俄直壽光省,修丙丁部書抄。 累遷晉安王宣惠諮議參軍。 率在府十年,恩禮甚篤。 後爲揚州別駕。 率雖歷居職務,未嘗留心簿領。 及爲別駕奏事,武帝覽牒問之,並無對,但答云:「事在牒中。 」帝不悅。 後歷黃門侍郎。 出爲新安太守,丁所生母憂卒。 率嗜酒不事,于家務尤忘懷。 在新安遣家僮載米三千石還宅,及至遂耗太半。 率問其故,答曰:「雀鼠耗。 」率笑而言曰:「壯哉雀鼠。 」竟不研問。 自少屬文,七略及藝文志所載詩賦,今亡其文者,並補作之。 所着文衡十五卷,文集四十捲行于世。 子長公。 率弟盾。 盾字士宣,以謹重稱。 爲無錫令,遇劫,問劫何須,劫以刀斫其頰,盾曰:「咄,咄,不易。 」餘無所言。 於是生資皆盡,不以介懷。 爲湘東王記室,出監富陽令。 廓然獨處,無所用心。 身死之日,家無遺財,唯有文集並書千餘卷,酒米數瓮而已。 稷字公喬,瑰弟也。 幼有孝性,所生母劉無寵,遘疾。 時稷年十一,侍養衣不解帶,每劇則累夜不寢。 及終,毀瘠過人,杖而後起。 見年輩幼童,輒哽咽泣淚,州裡謂之淳孝。 長兄瑋善彈箏,稷以劉氏先執此伎,聞瑋爲清調,便悲感頓絶,遂終身不聽之。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着作佐郎,不拜。 父永及嫡母丘相繼殂,六年廬于墓側。 齊永明中,爲豫章王嶷主簿,與彭城劉繪俱見禮接,未嘗被呼名,每呼爲劉四、張五。 以貧求爲剡令,略不視事,多爲小山游。 會山賊唐宇之作亂,稷率厲部人保全縣境。 所生母劉先假葬琅邪黃山,建武中改申葬禮,賻助委積。 于時雖不拒絶,事畢隨以還之。 自幼及長,數十年中,常設劉氏神座。 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歷給事中黃門侍郎,新興、永甯二郡太守。 郡犯私諱,改永寧爲長寧。 永元末,爲侍中,宿衛宮城。 梁武師至,兼衛尉江淹出奔,稷兼衛尉卿,副王瑩都督城內諸軍事。 時東昏淫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國就稷謀,乃使直合張齊行弒于含德殿。 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鍾下,議遣國子博士范雲、中書舍人裴長穆等使石頭城詣武帝,以稷爲侍中、左衛將軍,遷大司馬左司馬。 梁朝建,爲散騎常侍,中書令。 及上即位,封江安縣子,位領軍將軍。 武帝嘗于樂壽殿內宴,稷醉後言多怨辭形于色。 帝時亦酣,謂曰:「卿兄殺郡守,弟殺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稱。 」稷曰:「臣乃無名稱,至于陛下不得言無勛。 東昏暴虐,義師亦來伐之,豈在臣而已。 」帝埒其須曰:「張公可畏人。 」中丞陸杲彈稷云:「領軍張稷,門無忠貞,官必險達,殺君害主,業以爲常。 」武帝留中竟不問。 累遷尚書左仆射。 帝將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 舊臨幸供具,皆酬太官饌直。 帝以稷清貧,手詔不受。 宋時孝武帝經造張永,至稷三世,並降萬乘,論者榮之。 稷雖居朝右,每慚口實,乃名其子伊字懷尹,霍字希光,畯字農人。 同字不見,見字不同,以旌其志。 既懼且恨,乃求出,許之。 出爲青冀二州刺史,不得志,常閉合讀佛經。 禁防寬弛,僚吏頗致侵擾。 州人徐道角等夜襲州城,乃害之。 有司奏削爵土。 稷性明烈,善與人交,歷官無畜聚,奉祿皆頒之親故,家無餘財。 爲吳興太守,下車存問遺老,引其子孫置之右職,政稱寬恕。 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吳,鄉人候稷者滿水陸。 稷單裝徑還都下,人莫之識,其率素如此。 稷長女楚媛適會稽孔氏,無子歸宗,至逢稷見害,女以身蔽刃,先父卒。 稷與族兄充、融、卷俱知名,時目雲充、融、卷、稷爲四張。 卷字令遠,少以和理着稱,能清言,位都官尚書,天監初卒。 稷子嵊。 嵊字四山。 稷初爲剡令,至嵊亭生之,因名嵊,字四山。 少敦孝行,年三十餘,猶斑衣受稷杖,動至數百,收淚歡然。 方雅有志操,能清言,感家禍,終身蔬食布衣,手不執刀刃,不聽音樂。 弟淮言氣不倫,嵊垂泣訓誘。 起家秘書郎,累遷鎮南湘東王長史、尋陽太守。 王暇日玄言,因爲之筮,得節卦,謂嵊曰:「卿後當東入爲郡,恐不得終其天年。 」嵊曰:「貴得其所耳。 」時伏挺在坐,曰:「君王可畏人也。 」 第12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南史》
第1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