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饒,趙郡柏人人也。 祖徹,魏尚書右丞。 父純,開皇中為介州長史。 德饒少聰敏好學,有至性,宗黨咸敬之。 弱冠為校書郎,仍直內史省,參掌文翰。 轉監察御史,糾正不避貴戚。 大業三年,遷司隷從事,每巡四方,理雪冤枉,褒揚孝悌。 雖位秩未通,其德行為當時所重。 凡與交結,皆海內髦彥。 性至孝,父母寢疾,輒終日不食,十旬不解衣。 及丁憂,水漿不入口五日,哀慟嘔血數升。 及送葬之日,會仲冬積雪,行四十餘里,單縗徒跣,號踴幾絶。 會葬者千餘人,莫不為之流涕。 後甘露降于庭樹,有鳩巢其廬。 納言楊達巡省河北,詣其廬弔慰之,因改所居村名孝敬村,裡為和順裡。 後為金河長,未之官,值群盜蜂起,賊帥格謙、孫宣雅等十餘頭,聚眾于渤海。 時有敕許其歸首,謙等懼不敢降,以德饒信行有聞,遣使奏曰:「若使德饒來者,即相率歸首。 」帝於是遣德饒往渤海慰諭諸賊。 行至冠氏,會他盜攻陷縣城,德饒見害。 其弟德佋,性重然諾。 大業末,為離石郡司法書佐,太守楊子崇特禮之。 及義兵起,子崇遇害,棄屍城下,德佋赴哭盡哀,收瘞之。 至介休,詣義師,請葬子崇。 大將軍嘉之,因贈子崇官,令德佋為使者,往離石禮葬子崇焉。 ○華秋 華秋,汲郡臨河人也。 幼喪父,事母以孝聞。 家貧,傭賃為養。 其母遇患,秋容貌毀悴,鬚鬢頓改,州裡咸嗟異之。 及母終之後,遂絶櫛沐,發盡禿落。 廬于墓側,負土成墳,有人欲助之者,秋輒拜而止之。 大業初,調狐皮,郡縣大獵。 有一兔,人逐之,奔入秋廬中,匿秋膝下。 獵人至廬所,異而免之。 自爾此兔常宿廬中,馴其左右。 郡縣嘉其孝感,俱以狀聞。 煬帝降使勞問,表其門閭。 後群盜起,常往來廬之左右,咸相誡曰:「勿犯孝子。 」鄉人賴秋而全者甚眾。 ○徐孝肅 徐孝肅,汲郡人也。 宗族數千家,多以豪侈相尚,唯孝肅性儉約,事親以孝聞。 雖在幼齒,宗黨間每有爭訟,皆至孝肅所平論之,為孝肅所短者,無不引咎而退。 孝肅早孤,不識父,及長,問其母父狀,因求畫工,圖其形像,構廟置之而定省焉,朔望享祭。 養母至孝,數十年,家人未見其有忿恚之色。 及母老疾,孝肅親易燥濕,憂悴數年,見者無不悲悼。 母終,孝肅茹蔬飲水,盛冬單縗,毀瘠骨立。 祖父母、父母墓皆負土成墳,廬于墓所四十餘載,被發徒跣,遂以身終。 其弟德備,聰敏,通涉五經,河朔間稱為儒者。 德備終,子處默又廬于墓側,奕葉稱孝焉。 史臣曰:昔者弘愛敬之理,必籍王公大人,近古敦孝友之情,多茅屋之下。 而彥師、道賾,或家傳纓冕,或身誓山河,遂乃負土成墳,致毀滅性。 雖乖先王之制,亦觀過以知仁矣。 郎貴昆弟,爭死而身全,田翼夫妻,俱喪而名立,德饒仁懷群盜,德佋義感興王,亦足稱也。 紐回、劉俊之倫,翟林、華秋之輩,或茂草嘉樹榮枯于庭宇,或走獸翔禽馴狎于廬墓,非夫孝悌之至,通於神明者乎! 列傳第三十八 ○循吏 古之善牧人者,養之以仁,使之以義,教之以禮,隨其所便而處之,因其所欲而與之,從其所好而勸之。 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故人敬而悅之,愛而親之。 若子產之理鄭國,子賤之居單父,賈琮之牧冀州,文翁之為蜀郡,皆可以恤其災患,導以忠厚,因而利之,惠而不費。 其暉映千祀,聲芳不絶,夫何為哉?用此道也。 然則五帝、三王不易人而化,皆在所由化之而已。 故有無能之吏,無不可化之人。 高祖膺運撫圖,除凶靜亂,日旰忘食,思邁前王。 然不敦詩書,不尚道德,專任法令,嚴察臨下。 吏存苟免,罕聞寬惠,乘時射利者,多以一切求名。 既煬帝嗣興,志存遠略,車轍馬跡,將遍天下,綱紀馳紊,四維不張。 其或善於侵漁,強於剝割,絶億兆之命,遂一人之求者,謂之奉公,即時升擢。 其或顧名節,存綱紀,抑奪攘之心,以從百姓之慾者,則謂之附下,旋及誅夷。 夫吏之侵漁,得其所欲,雖重其禁,猶或為之。 吏之清平,失其所欲,雖崇其賞,猶或不為。 況于上賞其奸,下得其欲,求得廉潔,不亦難乎!彥光等立嚴察之朝,屬昏狂之主,執心平允,終行仁恕,餘風遺愛,沒而不忘,寬惠之音,足以傳于來葉。 故列其行事,以系《循吏》之篇爾。 ○梁彥光 梁彥光,字修芝,安定烏氏人也。 祖茂,魏秦、華二州刺史。 父顯,周邢州刺史。 彥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謂所親曰:「此兒有風骨,當興吾宗。 」七歲時,父遇篤疾,醫雲餌五石可愈。 時求紫石英不得。 彥光憂瘁不知所為,忽于園中見一物,彥光所不識,怪而持歸,即紫石英也。 親屬咸異之,以為至孝所感。 魏大統末,入太學,略涉經史,有規檢,造次必以禮。 解褐秘書郎,時年十七。 周受禪,遷舍人上士。 武帝時,累遷小馭下大夫。 母憂去職,毀瘁過禮。 未幾,起令視事,帝見其毀甚,嗟嘆久之,頻蒙慰諭。 後轉小內史下大夫。 建德中,為禦正下大夫。 從帝平齊,以功授開府、陽城縣公,邑千戶。 宣帝即位,拜華州刺史,進封華陽郡公,增邑五百戶,以陽城公轉封一子。 尋進位上大將軍,遷禦正上大夫。 俄拜柱國、青州刺史,屬帝崩,不之官。 及高祖受禪,以為岐州刺史,兼領岐州宮監,增邑五百戶,通前二千戶。 甚有惠政,嘉禾連理,出於州境。 開皇二年,上幸岐州,悅其能,乃下詔曰:「賞以勸善,義兼訓物。 彥光操履平直,識用凝遠,布政岐下,威惠在人,廉慎之譽,聞于天下。 三載之後,自當遷陟,恐其匱乏,且宜旌善。 可賜粟五百斛,物三百段,禦傘一枚,庶使有感朕心,日增其美。 四海之內,凡曰官人,慕高山而仰止,聞清風而自勵。 」未幾,又賜錢五萬。 後數歲,轉相州刺史。 彥光前在岐州,其俗頗質,以靜鎮之,合境大化,奏課連最,為天下第一。 及居相部,如岐州法。 鄴都雜俗,人多變詐,為之作歌,稱其不能理化。 上聞而譴之,竟坐免。 歲余,拜趙州刺史,彥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為戴帽餳。 臣自分廢黜,無復衣冠之望,不謂天恩復垂收採。 請復為相州,改弦易調,庶有以變其風俗,上答隆恩。 」上從之,復為相州刺史。 豪猾者聞彥光自請而來,莫不嗤笑。 彥光下車,發摘奸隱,有若神明,於是狡猾之徒,莫不潛竄,合境大駭。 初,齊亡後,衣冠士人多遷關內,唯技巧、商販及樂戶之家移實州郭。 由是人情險詖,妄起風謡,訴訟官人,萬端千變。 彥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東大儒,每鄉立學,非聖哲之書不得教授。 常以季月召集之,親臨策試。 有勤學異等、聰令有聞者,升堂設饌,其餘並坐廊下。 有好諍訟、惰業無成者,坐之庭中,設以草具。 及大成,當舉行賓貢之禮,又于郊外祖道,並以財物資之。 於是人皆克勵,風俗大改。 有滏陽人焦通,性酗酒,事親禮闕,為從弟所訟。 彥光弗之罪,將至州學,令觀于孔子廟。 于時廟中有韓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對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無自容。 彥光訓諭而遣之。 後改過勵行,卒為善士。 以德化人,皆此類也。 吏人感悅,略無諍訟。 後數歲,卒官,時年六十。 贈冀、定、青、瀛四州刺史,謚曰襄。 子文謙嗣。 第28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隋書》
第2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