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字建平,河內人也。 祖嶷,魏河陽太守。 父光,周萬州刺史。 衡幼懷志尚,有骨鯁之風。 年十五,詣太學受業,研精覃思,為同輩所推。 周武帝居太后憂,與左右出獵,衡露發輿櫬,扣馬切諫。 帝嘉焉,賜衣一襲,馬一匹,擢拜漢王侍讀。 衡又就沈重受《三禮》,略究大旨。 累遷掌朝大夫。 高祖受禪,拜司門侍郎。 及晉王廣為河北行台,衡歷刑部、度支二曹郎。 後以台廢,拜并州總管掾。 及王轉牧揚州,衡復為掾,王甚親任之。 衡亦竭慮盡誠事之,奪宗之計,多衡所建也。 以母憂去職,歲餘,起授揚州總管司馬,賜物三百段。 開皇中,熙州李英林聚眾反,署置百官,以衡為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人討平之。 拜開府,賜奴婢一百三十口,物五百段,金銀雜畜稱是。 及王為皇太子,拜衡右庶子,仍領給事黃門侍郎。 煬帝嗣位,除給事黃門侍郎,進位銀青光祿大夫,俄遷御史大夫,甚見親重。 大業三年,帝幸榆林郡,還至太原,謂衡曰:「朕欲過公宅,可為朕作主人。 」衡於是馳至河內,與宗族具牛酒。 帝上太行,開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 帝悅其山泉,留宴三日,因謂衡曰:「往從先皇拜太山之始,途經洛陽,瞻望于此,深恨不得相過,不謂今日得諧宿願。 」衡俯伏辭謝,奉斛上壽。 帝益歡,賜其宅傍田三十頃,良馬一匹,金帶,縑彩六百段,衣一襲,禦食器一具。 衡固讓,帝曰:「天子所至稱幸者,蓋為此也,不足為辭。 」衡復獻食于帝,帝令頒賜公卿,下至衛士,無不沾洽。 衡以籓邸之舊,恩寵莫與為比,頗自驕貴。 明年,帝幸汾陽宮,宴從官,特賜絹五百匹。 時帝欲大汾陽宮,令衡與紀弘整具圖奏之。 衡承間進諫曰:「比年勞役繁多,百姓疲敝,伏願留神,稍加折損。 」帝意甚不平。 後嘗目衡謂侍臣曰:「張衡自謂由其計畫,令我有天下也。 」時齊王暕失愛於上,帝密令人求暕罪失。 有人譖暕違制,將伊闕令皇甫詡從之汾陽宮。 又錄前幸涿郡及祠恆岳時,父老謁見者衣冠多不整。 帝譴衡以憲司皆不能舉正,出為榆林太守。 明年,帝復幸汾陽宮,衡督役築樓煩城,因而謁帝。 帝惡衡不損瘦,以為不念咎,因謂衡曰:「公甚肥澤,宜且還郡。 」衡復之榆林。 俄而敕衡督役江都宮。 有人詣衡訟宮監者,衡不為理,還以訟書付監,其人大為監所困。 禮部尚書楊玄感使至江都,其人詣玄感稱冤。 玄感固以衡為不可。 及與衡相見,未有所言,又先謂玄感曰:「薛道衡真為枉死。 」玄感具上其事,江都丞王世充又奏衡頻減頓具。 帝於是發怒,鎖衡詣江都市,將斬之,久而乃釋,除名為民,放還田裡。 帝每令親人覘衡所為。 八年,帝自遼東還都,衡妾言衡怨望,謗訕朝政,竟賜盡于家。 臨死大言曰:「我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監刑者塞耳,促令殺之。 義寧中,以死非其罪,贈大將軍、南陽郡公,謚曰忠。 有子希玄。 ○楊汪 楊汪,字元度,本弘農華陰人也,曾祖順,徙居河東。 父琛,儀同三司,及汪貴,追贈平鄉縣公。 汪少凶疏,好與人群鬥,拳所毆擊,無不顛踣。 長更折節勤學,專精《左氏傳》,通《三禮》。 解褐周冀王侍讀,王甚重之,每曰:「楊侍讀德業優深,孤之穆生也。 」其後問《禮》于沈重,受《漢書》于劉臻,二人推許之曰:「吾弗如也。 」由是知名,累遷夏官府都上士。 及高祖居相,引知兵事,遷掌朝下大夫。 高祖受禪,賜爵平鄉縣伯,邑二百戶。 歷尚書司勛兵部二曹侍郎、秦州總管長史,名為明干。 遷尚書左丞,坐事免。 後歷荊、洛二州長史,每聽政之暇,必延生徒講授,時人稱之。 數年,高祖謂諫議大夫王達曰:「卿為我覓一好左丞。 」達遂私于汪曰:「我當薦君為左丞,若事果,當以良田相報也。 」汪以達所言奏之,達竟以獲罪,卒拜汪為尚書左丞。 汪明習法令,果于剖斷,當時號為稱職。 煬帝即位,守大理卿。 汪視事二日,帝將親省囚徒。 其時繫囚二百餘人,汪通宵究審,詰朝而奏,曲盡事情,一無遺誤,帝甚嘉之。 歲餘,拜國子祭酒。 帝令百僚就學,與汪講論,天下通儒碩學多萃焉,論難鋒起,皆不能屈。 帝令御史書其問答奏之,省而大悅,賜良馬一匹。 大業中,為銀青光祿大夫。 及楊玄感反河南,贊治裴弘策出師禦之,戰不利,弘策出還,遇汪而屏人交語。 既而留守樊子蓋斬弘策,以狀奏汪,帝疑之,出為梁郡通守。 後李密已逼東都,其徒頻寇梁郡,汪勒兵拒之,頻挫其鋭。 煬帝崩,王世充推越王侗為主,征拜吏部尚書,頗見親委。 及世充僭號,汪復用事,世充平,以凶黨誅死。 史臣曰:盧愷諫說可稱,令狐熙所居而治,薛冑執憲平允,宇文弼聲望攸歸,張衡以鯁正立名,楊汪以學業自許。 然皆有善始,鮮克令終,九仞之基,俱傾于一匱,惜哉!夫忠為令德,施非其人尚或不可,況托足邪徑,而又不得其人者歟!語曰:「無為權首,將受其咎。 」又曰:「無始禍,無召亂。 」張衡既召亂源,實為權首,動不以順,其能不及于此乎? 列傳第二十二 盧思道從父兄昌衡 盧思道,字子行,范陽人也。 祖陽烏,魏秘書監。 父道亮,隱居不仕。 思道聰爽俊辯 ,通侻不覊。 年十六,遇中山劉松,松為人作碑銘,以示思道。 思道讀之,多所不解,於是感激,閉戶讀書,師事河間邢子才。 後思道復為文,以示劉松,松又不能甚解。 思道乃喟然嘆曰:「學之有益,豈徒然哉!」因就魏收借異書,數年之間,才學兼著。 然不持操行,好輕侮人。 齊天保中,《魏史》未出,思道先已誦之,由是大被笞辱。 前後屢犯,因而不調。 其後左仆射楊遵彥薦之於朝,解褐司空行參軍,長兼員外散騎侍郎,直中書省。 文宣帝崩,當朝文士各作輓歌十首,擇其善者而用之。 魏收、陽休之、祖孝徵等不過得一二首,唯思道獨得八首。 故時人稱為「八米盧郎」。 後漏泄省中語,出為丞相西閤祭酒,歷太子舍人、司徒錄事參軍。 每居官,多被譴辱。 後以擅用庫錢,免歸於家。 嘗于薊北悵然感慨,為五言詩為見意,人以為工。 數年,復為京畿主簿,歷主客郎、給事黃門侍郎,待詔文林館。 周武帝平齊,授儀同三司,追赴長安,與同輩陽休之等數人作《聽蟬鳴篇》,思道所為,詞意清切,為時人所重。 新野庾信遍覽諸同作者,而深嘆美之。 未幾,以母疾還鄉,遇同郡祖英伯及從兄昌期、宋護等舉兵作亂,思道預焉。 周遣柱國宇文神舉討平之,罪當法,已在死中。 神舉素聞其名,引出之,令作露布。 思道援筆立成,文無加點,神舉嘉而宥之。 後除掌教上士。 高祖為丞相,遷武陽太守,非其好也。 為《孤鴻賦》以寄其情曰: 第23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隋書》
第2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