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受禪于齊,侍衛多循其制。 正殿便殿閣及諸門上下,各以直閤將軍等直領。 又置刀釤、禦刀、禦楯之屬,直禦左右。 兼有禦仗、鋌槊、赤氅、角抵、勇士、青氅、衛仗、長刀、刀劍、細仗、羽林等左右二百七十六人,以分直諸門。 行則儀衛左右。 又有左右夾轂、蜀客、楯劍、格獸羽林、八從遊蕩、十二不從遊蕩、直從細射、廉察、刀戟、腰弩、大弩等隊,凡四十九隊,亦分直諸門上下。 行則量為儀衛。 東西掖、端、大司馬、東西華、承明、大通等門,又各二隊,及防殿三隊,雖行幸不從。 又有八馬遊蕩、馬左右夾轂、左右馬百騎等各二隊,及騎官、閲武馬容、雜伎馬容及左右馬騎直隊,行則侍衛左右,分為警衛。 車駕晨夜出入及涉險,皆作函。 鹵簿應宿衛軍騎,皆執兵持滿,各當其所保護方面。 天明及度險,乃奏解函,撾鼓而依常列。 乘輿行則有大駕、法駕、小駕。 大賀以郊饗上天,臨馭九伐。 法駕以祭方澤,祀明堂,奉宗廟,藉千畝。 小駕以敬園陵,親蒐狩。 大駕則公卿奉引,大將軍驂乘,太搢馭。 法駕小駕,皆侍中驂乘,奉車郎馭,公卿不引。 其餘行幸,送往勞旋,則槊仗。 近宴則隊仗。 三駕法天,二仗法地,其動也參天而兩地也。 陳氏承梁,亦無改革。 齊文宣受禪之後,警衛多循後魏之儀。 及河清中定令,宮衛之制,左右各有羽林郎十二隊。 又有持鈒隊、鋌槊隊、長刀隊、細仗隊,楯鎩隊、雄戟隊、格獸隊、赤氅隊、角抵隊、羽林隊、步遊蕩隊、馬遊蕩隊。 又左右各武賁十隊,左右翊各四隊,又步遊蕩、馬遊蕩左右各三隊,是為武賁。 又有直從武賁,左右各六隊,在左者為前驅隊,在右者為後拒隊。 又有募員武賁隊、強弩隊,左右各一隊,在左者皆左衛將軍總之,在右者皆右衛將軍總之,以備警衛。 其領軍、中領將軍,侍從出入,則著兩襠甲,手執檉杖。 左右衛將軍、將軍則兩襠甲,手執檀杖。 侍從左右,則有千牛備身、左右備身刀劍備身之屬。 兼有武威、熊渠、鷹揚等備身三隊,皆領左右將軍主之,宿衛左右,而戎服執仗。 兵有斧鉞弓箭刀槊,旌旗皆囊首,五色節文,旆悉赭黃。 天子禦正殿,唯大臣夾侍,兵仗悉在殿下。 郊祭鹵簿,則督將平巾幘,緋衫甲,大口袴。 後周警衛之制,置左右宮伯,掌侍衛之禁,各更直于內。 小宮伯貳之。 臨朝則分在前侍之首,並金甲,各執龍環金飾長刀。 行則夾路車左右。 中侍,掌禦寢之禁,皆金甲,左執龍環,右執獸環長刀,並飾以金。 次左右侍,陪中侍之後,並銀甲,左執鳳環,右執麟環長刀。 次左右前侍,掌禦寢南門之左右,並銀甲,左執師子環,右執象環長刀。 次左右後侍,掌禦寢北門之左右,並銀甲,左執犀環,右執兕環長刀。 左右騎侍,立於寢之東西階,並銀甲,左執羆環,右執熊環長刀,十二人,兼執師子彤楯,列左右侍之外。 自左右侍以下,刀並以銀飾。 左右宗侍,陪左右前侍之後,夜則衛于寢庭之中,皆服金涂甲,左執豹環,右執貔環長刀,並金塗飾,十二人,兼執師子彤楯,列于左右騎侍之外。 自左右中侍已下,皆行則兼帶黃弓矢,巡田則常服,帶短刀,如其長刀之飾。 左右庶侍,掌非皇帝所禦門閣之禁,並服金涂甲,左執獬豸環,右執獜環長劍,並金飾,十二人,兼執師子彤楯,列于左右宗侍之外。 行則兼帶皓弓矢。 左右勛侍,掌陪左右庶侍而守出入,則服金涂甲,左執吉良環,右執猙環長劍,十二人,兼執師子彤楯,列于左右庶侍之外。 行則兼帶盧弓矢,巡田則與左右庶侍俱常服,佩短劍,如其長劍之飾。 諸侍官,大駕則俱侍,中駕及露寢半之,小駕三分之一。 左右武伯,掌內外衛之禁令,兼六率之士。 皇帝臨軒,則備三仗于庭,服金甲,執金釒口杖,立於殿上東西階之側。 行則列兵于帝之左右,從則服金甲,被綉袍。 左右小武伯各二人,貳之,服執同於武伯,分立於大武伯下及露門之左右塾。 行幸則加錦袍。 左右武賁,率掌武賁之士,其隊器服皆玄,以四色飾之,各總左右持釒及之隊。 皇帝臨露寢,則立於左右三仗第一行之南北。 出則分在隊之先後。 其副率貳之。 左右旅賁,率掌旅賁士,其隊器服皆青,以硃為飾,立於三仗第二行之南北。 其副率貳之。 左右射聲,率掌射聲之士,其器服皆硃,以黃為飾,立於三仗第三行之南北。 其副率貳之。 左右驍騎,率掌驍騎之士,器服皆黃,以皓為飾,立於三仗第四行之南北。 其副率貳之。 左右羽林,率掌羽林之士,其隊器服皆皓,以玄為飾,立於三仗第五行之南北。 其副率貳之。 左右游擊,率掌游擊之士,其器服皆玄,以青為飾。 其副率貳之。 武賁已下六率,通服金甲師子文袍,執銀釒口檀杖。 副率通服金甲獸文袍。 各有亻卒長、帥長,相次陪列。 行則引前。 亻卒長通服銀甲豹文袍,帥長通服銀甲鶡文袍。 自副率已下,通執獸環銀飾長刀。 凡大駕則盡行,中駕及露寢則半之,小駕半中駕。 常行軍旅,則衣色尚烏。 高祖受命,因周、齊宮衛,微有變革。 戎服臨朝大仗,則領左右大將軍二人,分在左右廂。 左右直寢、左右直齋、左右直後、千牛備身、左右備身等,夾侍供奉於左右及坐後。 左右衛大將軍、左右直閤將軍、以次左右衛將軍,各領儀刀,為十二行。 內四行親衛,行別以大都督領。 次外四行勛衛,以帥都督領。 次外四行翊衛,以都督領。 行各二人執金花師子盾、猨刀。 一百四十人,分左右,帶橫刀。 後監門直長十二人,左青龍旗,右白獸旗。 左右武衛開府,各領三仗六行,在大仗內,行別六十人,大都督一人領之,帥都督一人後之。 大駕則執黃麾仗。 其次戟二十四,左青龍幢,右白獸幢,蒨、畢各一,鈒金二十四,金節十二道,蓋獸,又絳引幡,硃幢,為持鈒前隊,應蹕,大都督二人領之,在禦前橫街南。 左右武衛大將軍,領大仗左右廂,各六行,行別三百六十人,大都督一人領之。 及大業四年,煬帝北巡出塞,行宮設六合城。 方一百二十步,高四丈二尺。 六合,以木為之,方六尺,外面一方有板,離合為之,涂以青色。 壘六板為城,高三丈六尺,上加女牆板,高六尺。 開南北門。 又于城四角起樓敵二,門觀、門樓檻皆丹青綺畫。 又造六合殿、千人帳,載以槍車,車載六合三板。 其車軨解合交叉,即為馬槍。 每車上張幕,幕下張平一弩,傅矢,五人更守。 兩車之間,施車軨馬槍,皆外其轅,以為外圍。 次內布鐵菱,次內施蟄鞬。 每一蟄鞬,中施弩床,長六尺,闊三尺。 床桄陛插鋼錐,皆長五寸,謂之蝦須。 皆施機關,張則錐皆外向。 其床上施旋機弩,以繩連弩機,人從外來,觸繩則弩機旋轉,向觸所而發。 其外又以矰周圍行宮,二丈一鈴一柱,柱舉矰,去地二尺五寸。 當行宮南北門,施槌磬,連矰,以機發之。 有人觸矰,則眾鈴發響,槌擊兩磬,以知所警,名為擊警。 八年征遼,又造鈎陳,以木板連如帳子。 張之則綺文,卷之則直焉。 帝禦營與賊城相對,夜中設六合城,周回八里。 城及女垣合高十仞,上佈甲士,立仗建旗。 又四隅有闕,面別一觀,觀下開三門。 其中施行殿,殿上容侍臣及三衛仗,合六百人。 一宿而畢,望之若真,高麗旦忽見,謂之為神焉。 志第八 音樂上 第5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隋書》
第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