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春正月壬寅,左武衛大將軍、光祿大夫、真定侯郭衍卒。 二月己未,上升釣台,臨揚子津,大宴百僚,頒賜各有差。 庚申,百濟遣使朝貢。 乙亥,上自江都禦龍舟入通濟渠,遂幸于涿郡。 壬午,詔曰:「武有七德,先之以安民;政有六本,興之以教義。 高麗高元,虧失籓禮,將欲問罪遼左,恢宣勝略。 雖懷伐國,仍事省方。 今往涿郡,巡撫民俗。 其河北諸郡及山西、山東年九十已上者,版授太守,八十者授縣令。 」三月丁亥,右光祿大夫、左屯衛大將軍姚辯卒。 夏四月庚午,至涿郡之臨朔宮。 五月戊子,以武威太守樊子蓋為民部尚書。 秋,大水,山東、河南漂沒三十餘郡,民相賣為奴婢。 冬十月乙卯,底柱山崩,偃河逆流數十里。 戊午,以東平太守吐萬緒為左屯衛大將軍。 十二月己未,西面突厥處羅多利可汗來朝。 上大悅,接以殊禮。 于時遼東戰士及餽運者填咽于道,晝夜不絶,苦役者始為群盜。 甲子,敕都尉、鷹揚與郡縣相知追捕,隨獲斬決之。 帝紀第四 煬帝下 八年春正月辛巳,大軍集於涿郡。 以兵部尚書段文振為左候衛大將軍。 壬午,下詔曰: 天地大德,降繁霜于秋令;聖哲至仁,著甲兵于刑典。 故知造化之有肅殺,義在無私;帝王之用干戈,蓋非獲已。 版泉、丹浦,莫匪龔行,取亂覆昏,咸由順動。 況乎甘野誓師,夏開承大禹之業;商郊問罪,周發成文王之志。 永監前載,屬當朕躬。 粵我有隋,誕膺靈命,兼三才而建極,一六合而為家。 提封所漸,細柳、盤桃之外,聲教爰暨,紫舌、黃枝之域,遠至邇安,罔不和會。 功成治定,於是乎在。 而高麗小丑,迷昏不恭,崇聚勃碣之間,薦食遼「之境。 雖復漢魏誅戳,巢窟暫傾,亂離多阻,種落還集。 萃川藪于往代,播實繁以迄今,眷彼華壤,剪為夷類。 歷年永久,惡稔既盈,天道禍淫,亡征已兆。 亂常敗德,非可勝圖,掩慝懷奸,唯日不足。 移告之嚴,未嘗面受,朝覲之禮,莫肯躬親。 誘納亡叛,不知紀極,充斥邊垂,亟勞烽候,關柝以之不靜,生人為之廢業。 在昔薄伐,已漏天網,既緩前擒之戮,未即後服之誅。 曾不懷恩,翻為長惡,乃兼契丹之黨,虔劉海戍,習靺鞨之服,侵軼遼西。 又青丘之表,咸修職貢,碧海之濱,同稟正朔,遂復奪攘琛」,遏絶往來,虐及弗辜,誠而遇禍。 輶軒奉使,爰暨海東,旌節所次,途經籓境,而擁塞道路,拒絶王人,無事君之心,豈為臣之禮!此而可忍,孰不可容!且法令苛酷,賦斂煩重,強臣豪族,咸執國鈞,朋黨比周,以之成俗,賄貨如市,冤枉莫申。 重以仍歲災凶,比屋饑饉,兵戈不息,徭役無期,力竭轉輸,身填溝壑。 百姓愁苦,爰誰適從?境內哀惶,不勝其弊。 迴首面內,各懷性命之圖,黃髮稚齒,咸興酷毒之嘆。 省俗觀風,爰屈幽朔,弔人問罪,無俟再駕。 於是親總六師,用申九伐,拯厥阽危,協從天意,殄茲逋穢,克嗣先謨。 今宜援律啟行,分麾屈路,掩勃澥而雷震,歷夫余以電掃。 比戈按甲,誓旅而後行,三令五申,必勝而後戰。 左第一軍可鏤方道。 第二軍可長岑道,第三軍可海冥道,第四軍可蓋馬道,第五軍可建安道,第六軍可南蘇道,第七軍可遼東道,第八軍可玄菟道,第九軍可扶餘道,第十軍可朝鮮道,第十一軍可沃沮道,第十二軍可樂浪道,右第一軍可黏蟬道,第二軍可含資道,第三軍可渾彌道,第四軍可臨屯道,第五軍可候城道,第六軍可提奚道,第七軍可踏頓道,第八軍可肅慎道,第九軍可碣石道,第十軍可東暆道,第十一軍可帶方道,第十二軍可襄平道。 凡此眾軍,先奉廟略,駱驛引途,總集平壤。 莫非如豺如貔之勇,百戰百勝之雄,顧眄則山嶽傾頽,叱吒則風雲騰鬱,心德攸同,爪牙斯在。 朕躬馭元戎,為其節度,涉遼而東,循海之右,解倒懸于遐裔,問疾苦于遺黎。 其外輕賫游闕,隨機赴響,卷甲銜枚,出其不意。 又滄海道軍舟艫千里,高帆電逝,巨艦雲飛,橫斷浿江,逕造平壤,島嶼之望斯絶,坎井之路已窮。 其餘被髮左衽之人,控弦待發,微盧彭濮之旅,不謀同辭。 杖順臨逆,人百其勇,以此眾戰,勢等摧枯。 然則王者之師,義存止殺,聖人之教,必也勝殘。 天罰有罪,本在元惡,人之多僻,脅從罔治。 若高元泥首轅門,自歸司寇,即宜解縛焚櫬,弘之以恩。 其餘臣人歸朝奉順,咸加慰撫,各安生業,隨才任用,無隔夷夏。 營壘所次,務在整肅,芻堯有禁,秋毫勿犯,布以恩宥,喻以禍福。 若其同惡相濟,抗拒官軍,國有常刑,俾無遺類。 明加曉示,稱朕意焉。 總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號二百萬,其餽運者倍之。 癸未,第一軍發,終四十日,引師乃盡,旌旗亙千里。 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 乙未,以右候衛大將軍衛玄為刑部尚書。 甲辰,內史令元壽卒。 二月甲寅,詔曰:「朕觀風燕裔,問罪遼濱。 文武協力,爪牙思奮,莫不執鋭勤王,舍家從役,罕蓄倉廩之資,兼損播殖之務。 朕所以夕惕愀然,慮其匱乏。 雖復素飽之眾,情在忘私,悅使之人,宜從其厚。 諸行從一品以下,佽飛募人以上家口,郡縣宜數存問。 若有糧食少,皆宜賑給;或雖有田疇,貧弱不能自耕種,可于多丁富室勸課相助。 使夫居者有斂積之豐,行役無顧後之慮。 」壬戌,司空、京兆尹、光祿大夫觀王雄薨。 三月辛卯,兵部尚書、左候衛大將軍段文振卒。 癸巳,上禦師。 甲午,臨戎于遼水橋。 戊戌,大軍為賊所拒,不果濟。 右屯衛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麥鐵杖,武賁郎將錢士雄、孟金叉等,皆死之。 甲午,車駕渡遼。 大戰于東岸,擊賊破之,進圍遼東。 乙未,大頓,見二大鳥,高丈餘,皜身硃足,游泳自若。 上異之,命工圖寫,並立銘頌。 五月壬午,納言楊達卒。 于時諸將各奉旨,不敢越機。 既而高麗各城守,攻之不下。 六月己未,幸遼東,責怒諸將。 止城西數里,禦六合城。 七月壬寅,宇文述等敗績于薩水,右屯衛將軍辛世雄死之。 九軍並陷,將帥奔還亡者二千餘騎。 癸卯,班師。 九月庚辰,上至東都。 己丑,詔曰:「軍國異容,文武殊用,匡危拯難,則霸德攸興,化人成俗,則王道斯貴。 時方撥亂,屠販可以登朝,世屬隆平,經術然後升仕。 酆都爰肇,儒服無預于周行,建武之朝,功臣不參于吏職。 自三方未一,四海交爭,不遑文教,唯尚武功。 設官分職,罕以才授,班朝治人,乃由勛敘,莫非拔足行陣,出自勇夫,斅學之道,既所不習,政事之方,故亦無取。 是非暗於在己,威福專于下吏,貪冒貨賄,不知紀極,蠢政害民,實由於此。 自今已後,諸授勛官者,並不得回授文武職事,庶遵彼更張,取類于調瑟,求諸名制,不傷于美錦。 若吏部輒擬用者,御史即宜糾彈。 」冬十月甲寅,工部尚書宇文愷卒。 十一月己卯,以宗女華容公主嫁于高昌王。 辛巳,光祿大夫韓壽卒。 甲申,敗將宇文述、于仲文等併除名為民,斬尚書右丞劉士龍以謝天下。 是歲,大旱,疫,人多死,山東尤甚。 密詔江、淮南諸郡閲視民間童女,姿質端麗者,每歲貢之。 第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隋書》
第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