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驚擾。 遷哲乃先塞北堤以止水,又募驍勇出擊之,頻有斬獲,眾心稍定。 俄而敵入郭內,焚燒民家。 遷哲自率騎出南門,又令步兵自北門出,兩軍合勢,首尾邀之,陳人覆敗,多投水而死 。 是夜,陳人又竊于城西堞以梯〔登城〕,登者已數百人。 遷哲又率驍勇扞之,陳人復潰。 俄而大風暴起,遷哲 乘闇出兵擊其營,陳人大亂,殺傷甚眾。 陸騰復破之於西堤,陳人乃遁。 建德二年,進爵安康郡公。 三年,卒於襄州,時年六十四。 贈金州總管。 謚曰壯武。 遷哲累世雄豪,為鄉裡所率服。 性復華侈,能厚自奉養。 妾媵至有百數,男女六十九人。 緣漢千餘里間,第宅相次。 姬人之有子者,分處其中,各有僮仆、侍婢、奄閽守之。 遷哲每鳴笳導從,往來其間。 縱酒飲燕,盡生平之樂。 子孫參見,或忘其年名者,披簿以審之。 長子敬仁,先遷哲卒。 第六子敬猷嗣,還統父兵,起家大都督。 建德六年,從譙王討稽胡有功,進爵儀同大將軍。 遷哲弟顯,位至上儀同大將軍。 楊干運字玄邈,儻城興勢人也。 為方隅豪族。 父天興,齊安康郡守。 干運少雄武,為鄉閭所信服。 弱冠,州闢主簿。 孝昌初,除宣威將軍、奉朝請,尋為本州治中,轉別駕,除安康郡守。 大統初,梁州民皇甫圓、姜晏聚眾南叛,梁將蘭欽率兵應接之。 以是漢中遂陷,干運亦入梁。 梁大同元年,除飄武將軍、西益潼刺史,尋轉信武將軍、黎州刺史。 太清末,遷潼南梁二州刺史,加鼓吹一部。 及達奚武圍南鄭,武陵王蕭紀遣干運率兵援之,為武所敗。 紀時已稱尊號,以干運威服巴、渝,欲委方面之任,乃拜車騎將軍、十三州諸軍事、梁州刺史,鎮潼州,封萬春縣公,邑四千戶。 時紀與其兄湘東王繹爭帝,遂連兵不息。 干運兄子略說干運曰 :「自侯景逆亂,江左沸騰。 今大賊初平,生民離散,理宜同心戮力,保國寧民。 今乃兄弟親尋。 取敗之道也。 可謂朽木不雕,世衰難佐。 古人有言「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又云「見機而作,不俟終日 」,今若適彼樂土,送款關中,必當功名兩全,貽慶于後 。 」干運深然之,乃令略將二千人鎮劍閣。 又遣其婿樂廣鎮安州。 仍誡略等曰 :「吾欲歸附關中,但未有由耳。 若有使來,即宜盡禮迎接 。 」會太祖令干運孫法洛及使人牛伯友等至 ,略即夜送〔之〕。 干運乃令使人李若等入關送款。 太祖乃密賜干運鐵券,授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梁州刺史、安康郡公。 及尉遲迥令開府侯呂陵始為前軍,至劍南,略即退就樂廣,謀欲翻城。 恐其軍將任電等不同,先執之,然後出城見始。 始乃入據安州,令廣、略等往報干運。 干運遂降迥。 迥因此進軍成都,數旬克之。 魏廢帝三年,干運至京師。 太祖嘉其忠款,禮遇隆渥。 尋卒於長安,贈本官,加直巴集三州刺史、尚書右仆射。 子端嗣。 朝廷以干運歸附之功,即拜端梁州刺史、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略亦以歸附功,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頻從征討。 建德末,位至開府儀同大將軍,封上庸縣伯。 樂廣亦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安州刺史,封安康縣公,邑一千戶。 扶猛字宗略,上甲黃土人也。 其種落號(曰)〔白〕獸蠻,世為渠帥。 猛,梁大同中以直後出為持節、厲鋒將軍、青州刺史,轉上庸新城二郡守、南洛北司二州刺史,封宕渠縣男。 及侯景作亂,猛乃擁眾自守,未有所從。 魏大統十七年,大將軍王雄拓定魏興,猛率其眾據險為堡,時遣使微通餉饋而已。 魏廢帝元年,魏興叛,雄擊破之,猛遂以眾降。 太祖以其世據本鄉,乃厚加撫納,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復爵宕渠縣男。 割二郡為羅州,以猛為刺史。 令率所部千人,從開府賀若敦南討信州。 敦令猛別道直趣白帝。 所由之路,人跡不通。 猛乃梯山捫葛,備歷艱阻。 雪深七尺,糧運不繼,猛獎勵士卒,兼夜而行,遂至白帝城。 刺史向鎮侯列陣拒猛。 猛與戰,破之,乘勝而進,遂入白帝城。 撫慰民夷,莫不悅附。 譙淹與官軍戰敗,率舟師浮江東下,欲歸於梁。 猛與敦等邀擊,破之。 語在敦傳。 師還,以功進開府儀同三司。 俄而信州蠻反,猛復從賀若敦討平之。 又率水軍破蠻帥文子榮于汶陽。 進爵臨江縣公,增邑一千戶。 武成中,陳將侯瑱等逼湘州,又從賀若敦赴救,除武州刺史。 後隨敦自拔還,復為羅州刺史。 保定三年,轉綏州刺史,從衛公直援陳將華皎。 時大軍不利,唯猛所部獨全。 又從田弘破漢南諸蠻,前後十餘戰,每有功。 進位大將軍。 後以疾卒。 陽雄字元略,上洛邑陽人也。 世為豪族。 祖斌,上庸太守。 父猛,魏正光中,万俟醜奴作亂關右,朝廷以猛商雒首望,乃擢為襄威將軍、大谷鎮將,帶胡城令,以禦醜奴。 及元顥入洛,魏孝莊帝度河,范陽王誨脫身投猛,猛保藏之。 及孝莊反正,由是知名。 俄而廣陵王恭偽瘖疾,復來歸猛,猛亦深相保護。 魏孝武即位,甚嘉之,授征虜將軍,行河北郡守,尋轉安西將軍、華山郡守。 頻典(三)郡,頗有聲績。 及孝武西遷,猛率所領,移鎮潼關。 封郃陽縣伯,邑七百戶。 俄而潼關不守,猛於善渚谷立柵,收集義徒。 授征東將軍、揚州刺史、大都督、武衛將軍,仍鎮善渚。 大統三年,為竇泰所襲,猛脫身得免。 太祖以眾寡不敵,弗之責也。 仍配兵千人,守牛尾堡。 尋而太祖擒竇泰,猛亦別獲東魏弘農郡守淳于業。 後以疾卒。 贈華、洛、揚三州刺史。 雄起家奉朝請,累遷至都督、直後、明威將軍、積射將軍。 從于謹攻盤豆柵,復從李遠經沙苑陣,併力戰有功。 封安平縣侯,邑八百戶,加冠軍將軍、中散大夫,賞賜甚厚。 後入洛陽,戰河橋,解玉壁圍,迎高仲密,援侯景,並預有戰功。 前後增邑四百五十戶,世襲邑陽郡守。 從大將軍宇文虯攻克上津,遷通直散騎常侍、大都督,進儀同三司。 陳將侯方兒、潘純陀寇 江陵,雄從豆盧寧擊走之。 除洵州刺史。 俗雜賨、渝,民多輕猾。 雄威惠相濟,夷夏安之。 蠻帥文子榮竊據荊州之汶陽郡,又侵陷南郡之當陽、臨沮等數縣。 詔遣開府賀若敦、潘招等討平之。 即以其地置平州,以雄為刺史。 進爵玉城縣公,增邑通前一千六百戶,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時寇亂之後,戶多逃散,雄在所慰撫,民並安輯。 征為載師中大夫,遷西寧州總管,以疾不拜。 除通洛防主。 雄處疆埸,務在保境息民,接待敵人,必推誠仗信。 齊洛州刺史獨孤永業深相欽尚,移書稱美之。 入為京兆尹,尋拜民部中大夫,進位大將軍,俄轉中外府長史。 遷江陵總管、四州五防諸軍事,改封魯陽縣公。 宣政元年,卒於鎮。 大象初,追封魯陽郡公,邑三千五百戶,贈陳曹莒汴四州刺史。 謚曰懷。 雄善附會,能自謀身,故得任兼出納,保全爵祿。 子長寬嗣。 官至儀同大將軍。 席固字子堅,其先安定人也。 高祖衡,因後秦之亂,寓居于襄陽。 仕晉,為建威將軍,遂為襄陽着姓。 固少有遠志,內明敏而外質樸。 梁大同中,為齊興郡守。 屬侯景渡江,梁室大亂,固久居郡職,士多附之,遂有親兵千餘人。 梁元帝嗣位江陵,遷興州刺史。 於是軍民慕從者,至五千餘人。 固遂欲自據一州,以觀時變。 後懼王師進討,方圖內屬。 第10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周書》
第1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