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爾馬什觀察她,內心十分激動。 面對如此的痛苦,這位老人像女人一樣想道: “呵是的,她的嘴不說話,但她的眼睛在說話。 她顯然有一個固執的念頭。 她曾經是母親,而現在不再是母親了!她曾經是奶媽,而現在不再是奶媽了!她不可能聽天由命。 她一直在想,想,想。 的確,讓一張粉紅小嘴吮吸你,將你的靈魂從肉體中吸出來,用你的生命創造她的生命,這種感覺肯定很美妙!” 他也沉默着,他明白,面對如此的消沉,言語是無能為力的。 沉默不語的固執念頭是可怕的。 怎樣才能勸解沉溺于固執念頭中的母親呢?母愛是絶對的,無法和它說理。 母親之所以崇高,因為她是一種動物。 母性本能具有神聖的動物性。 母親不再是女人,她是雌性。 孩子是患兒。 因此,在母親身上既存在低於理智又存在高於理智的東西。 母親嗅覺靈敏。 天地萬物的巨大而隱晦的意志存在於她身上,而且指引她。 她處事輕率盲目,然而又充滿了睿智。 泰爾馬什現在想讓這個不幸的女人開口,但未能成功。 有一次他對她說: 「可惜我老了,走不動了。 走不多遠就精疲力竭。 一刻鐘以後就邁不開腿,必須停下來。 要不然我就陪你去。 不過,不陪你也許是好事,因為我對你沒有多少用處,反而給你惹麻煩。 這裡的人對我還能寬容,可是藍軍會懷疑我是農民,農民會懷疑我是巫師。 」 他等待她回答。 她連眼睛也不抬。 頑念導致瘋狂或英勇。 _但是一位可憐的農婦能有什麼英勇呢?不可能。 她只能是母親,僅此而已。 她一天天更沉溺于邏想中。 泰爾馬什在觀察她。 他想方設法讓她幹點什麼,給她拿來針線和頂針。 她果然縫製起來,這使可憐的凱門鰐很高興。 她依舊遇想,但她在幹活,這是健康的徵象。 她漸漸恢復體力,她縫補自己的內衣、外衣、鞋子,但目光仍然獃滯無神。 她一面縫,一面低聲哼唱晦澀難懂的歌。 她喃喃地念叨一些名字,可能是孩子的名字,但泰爾馬什聽不清楚。 她停住聽鳥叫,彷彿鳥給她帶來了信息。 她的嘴唇在努動,她低聲自言自語。 她縫了一個口袋,往裡面裝滿栗子。 一天早上,泰爾馬什看見她出發了,她的眼睛茫然盯着森林深處。 「你去哪裡?」他問道。 「我去找他們。 」 他沒有輓留她。 七真理的兩極 在幾個星期的拉鋸戰以後,富熱爾地區的人們只談論兩個人,他們截然相反,但從事同一事業,即並肩進行偉大的革命鬥爭。 野蠻的旺代戰爭仍在繼續,但旺代人已處于劣勢,特別是在伊爾埃維蘭。 那位年輕的革命派指揮官以一千五百人的兵力居然在多爾大膽地擊敗了六千名保皇派,消滅了叛亂,至少是大大地遏制住、限制住叛亂。 在這以後,革命派又屢次勝利,從而形成了一種新局面。 形勢改觀,但出現了一種奇怪的複雜情況。 在旺代的這個地區,毫無疑問,共和國處于優勢。 然而這是哪種共和國呢?因為在逐漸成熟的勝利中,出現了兩種形式的共和國,恐怖的共和國和寬大的共和國,前者主張嚴酷,後者主張仁慈。 它們之中誰將占上風呢?寬容和不寬容的這兩種形式,分別以兩個人為代表,他們都擁有威望和權力,其中一人是軍事指揮官,另一人是文職特派代表,他們之中誰將取勝呢?特派代表有令人生畏的後盾,他帶來巴黎公社對桑泰爾營的可怕命令:「決不寬恕,毫不留情」。 一切都應服從他,因為國民公會的法令明文規定「凡釋放被俘的叛亂分子首領並任其逃竄者將被處死」。 他擁有救國委員會授予的全權,還有由羅伯斯比爾、丹東、馬拉簽署的命令:所有人都要服從這位特派代表。 另一位是軍人,他的後盾是一種力量仁慈。 他只有手臂,用它打擊敵人;他只有心靈,用它寬恕敵人。 作為戰勝者,他認為自己有權寬容戰敗者。 因此,這兩人中間出現了潛在的,然而是深刻的分歧。 他們兩人都沉溺于自己的遙想,但兩人都在與叛亂分子戰鬥,而且各有各的殺手銅,一個是勝利,一個是恐怖。 在整個博卡熱地區,人們都在談論他們,四面八方的目光都在注視他們,目光流露出不安,因為這兩個絶對相反的人同時又親密無間,是對手也是朋友。 從來沒有更強更深的感情使兩顆心如此接近。 凶狠者救過寬厚者的命,臉上還留着刀疤。 他們之中,一人代表死亡,一人代表生命,一人遵循恐怖原則,一人遵循溫和原則,但他們又彼此相愛。 我們不妨想像一個寬大為懷的俄瑞斯忒斯和嚴酷無情的彼拉季斯①。 不妨想像阿里穆斯會成為奧爾穆斯的兄弟②。 此外,被稱作「無情者」的那個人同時又是最和善的人,他包紮傷員,照料病人,日日夜夜守在臨時或正式醫院裡,看見光着腳的孩子就心疼;他本人一無所有,把一切都給窮人。 哪裡在打仗,他就去哪裡,走在隊伍前頭投入激烈的戰鬥;他有武器,腰間掛着馬刀和槍,但又沒有武器,因為他從不抽出馬刀,從不碰他的槍。 面對打擊,他從不還手。 人們說他當過教士。 ①俄瑞斯忒斯是希臘神話中的英雄,殺母以報父仇。 被拉季斯是他的摯友。 ②阿里穆斯和奧爾穆斯分別為古波斯人拜火教的惡魔與善神。 這兩個人,一個是戈萬,一個是西穆爾丹。 第6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九三年》
第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