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旅行者身披一件寬大的斗篷,連馬的臀部都被罩住了。 他頭戴一項有三色帽徽的大帽子。 在這個從籬笆後放冷槍,把帽徽當槍靶的地方,這種打扮是很危險的。 系在頸部的斗篷微微張開,雙臂可以活動自如,雙臂下面是三色腰帶以及腰帶上方露出的兩隻手槍柄。 從斗篷下露出一截馬刀。 馬匹停下,驚動了客店,店門打開,老闆舉着燈走了出來。 這是黃昏時分,大路上還是白天,房屋裡已是黑夜了。 客店老闆看看帽徽,說道: 「公民,您住店?」 「不」 「您去哪兒?」 「多爾。 」 「那您應該回阿弗朗什,要不就留在蓬托爾松。 」 「為什麼?」 「多爾那邊在打仗。 」 「呵!」客人說,接着又說: 「給我的馬喂點燕麥。 」 客店老闆拿來飼料槽,往槽裡倒下一袋燕麥,解開馬匹,馬便喘着大氣吃起來。 談話繼續進行。 「公民,您這匹馬是徵用的嗎?」 「不是。 」 「是您自己的?」 「對,是我花錢買的。 」 「您從哪裡來?」 「巴黎。 」 「不是直接來的吧?」 「不是。 」 「我想也不是。 路都斷了,不過還有驛車。 」 「只到阿弗朗什。 我是在阿弗朗什下驛車的。 」 “呵!過不多久法國就沒有驛車了。 現在沒有馬。 馬價從三百法郎漲到六百法郎。 草料貴得驚人。 我原先是驛站老闆,現在成了小客店老闆。 驛站老闆從前有一千一百一十三位,其中兩百位都辭職不幹了。 公民,您是按新價格表付車錢的嗎?” 「是的,按五月一日的價格。 」 「客車是二十蘇,小車是十二蘇,貨車是五蘇。 這匹馬是在阿朗松買的?」 「是的。 」 「您今天跑了一天?」 「從大清早起。 」 「還有昨天?」 「還有前天。 」 「我明白了。 您是從東弗龍和莫爾丹那邊過來的。 」 「還有阿弗朗什。 」 「我看,公民,您該休息休息了。 您一定很累。 您的馬也肯定累了。 」 「馬可以累,人可不能累。 」 客店老闆又盯着旅客。 這是一張嚴肅、沉着而嚴厲的面孔,頭髮呈灰白色。 老闆朝荒寂無人的大路看了一眼,說道: 「您就這樣一個人趕路?」 「我有護衛。 」 「在哪裡?」 「我的馬刀和槍。 」 客店老闆給馬提來一桶水。 馬飲水時,他又端詳客人,心裡想: 「不管怎麼樣,他像是教士。 」 客人問道: 「您說多爾那邊在打仗?」 「是的。 正在開戰哩。 」 「誰和誰打?」 「一位前貴族和另一位前貴族。 」 「你是說…」 「一位擁護共和國的前貴族和一位擁護國王的前貴族。 」 「可現在沒有國王了。 」 「還有太子呢。 這兩位前貴族還是親戚哩,真是怪事。 」 客人注意地聽。 老闆繼續說: 「他們兩人一老一少,是叔爺和侄孫。 叔爺是保皇派,侄孫是革命派。 叔爺指揮白軍,侄孫指揮藍軍。 呵!他們可是毫不留情。 這是你死我活的戰爭。 」 「你死我活?」 「是的,公民,您瞧,您想看看他們相互的見面禮嗎?這張告示是那老頭下令到處張貼的,每座房屋、每棵樹上都有,連找門上也貼了一張。 」 老闆把燈移近貼在一扇門板上的一張紙。 這告示是用特大號字寫的,客人的視線越過坐騎,可以看到: 德•郎特納克侯爵榮幸地通知其侄孫德•豐特內矛爵:侯爵先生如有幸抓獲子爵先生,將堅決予以槍決。 「這裡還有對方的回答呢。 」老闆接著說。 他轉過身,用燈照亮另一張告示,它貼在另一扇門上,與前一張告示相呼應。 上面寫道: 戈萬通知朗特納克,一旦抓住他將立即槍決。 老闆繼續說: 「第一張告示是昨天貼到我門上的。 今早又貼上了第二張告示。 真是針鋒相對。 」 客人低聲說了幾句話,彷彿在自言自語,老闆聽見了,但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對,這不僅僅是國內戰爭,還是家內戰爭。 應該這樣。 不錯。 民族的振興需要這種代價。 」 客人盯着第二張告示,手舉到帽檐向它致敬。 老闆繼續說: 「您瞧瞧,公民,是這麼回事,城市和大鎮上的人擁護革命,鄉下人反對革命,也可以說城裡人是法國人,鄉下人是布列塔尼人。 鄉下人說我們笨手笨腳,我們說他們土裡土氣。 貴族和教士站在他們那邊。 」 「不是所有的貴族和教士吧。 」 「那當然,公民。 我們這裡不就有一位子爵反對一位候爵嗎?」 接着他又自言自語: 「而且和我說話的這位大概就是教土。 」 客人問道: 「這兩個人中間誰占了上風呢?」 “到現在為止是子爵,當然很不容易。 老頭子很厲害。 他們是本地的貴族,戈萬家族。 這個家族分兩個支系,大系的家長是德•朗特納克侯爵,小系的家長是戈萬子爵,他們今天互相拚打。 這樣的事樹木是不會幹的,但人卻幹得出來。 這位德•朗特納克侯爵在布列塔尼很有勢力。 在農民眼中他是五公。 他登陸那一天,一下子就招集了八千人,不出一個星期就有三百個教區參加暴動。 他要是能佔領一小段海岸,英國人就會登陸。 第5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九三年》
第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