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觀裡大仙與三老正然清話,忽見孫大聖按落雲頭,叫道:「菩薩來了,快接快接!」慌得那三星與鎮元子共三藏師徒,一齊迎出寶殿。 菩薩才住了祥雲,先與鎮元子陪了話,後與三星作禮。 禮畢上坐,那階前,行者引唐僧、八戒、沙僧都拜了。 那觀中諸仙,也來拜見。 行者道:「大仙不必遲疑,趁早兒陳設香案,請菩薩替你治那甚麼果樹去。 」大仙躬身謝菩薩道:「小可的勾當,怎麼敢勞菩薩下降?」菩薩道:「唐僧乃我之弟子,孫悟空衝撞了先生,理當賠償寶樹。 」三老道:「既如此,不須謙講了。 請菩薩都到園中去看看。 」 那大仙即命設具香案,打掃後園,請菩薩先行,三老隨後。 三藏師徒與本觀眾仙,都到園內觀看時,那棵樹倒在地下,土開根現,葉落枝枯。 菩薩叫:「悟空,伸手來。 」那行者將左手伸開。 菩薩將楊柳枝,蘸出瓶中甘露,把行者手心裡畫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字,教他放在樹根之下,但看水出為度。 那行者捏着拳頭,往那樹根底下揣着,須臾有清泉一汪。 菩薩道:「那個水不許犯五行之器,須用玉瓢舀出,扶起樹來,從頭澆下,自然根皮相合,葉長芽生,枝青果出。 」行者道:「小道士們,快取玉瓢來。 」鎮元子道:「貧道荒山,沒有玉瓢,只有玉茶盞、玉酒杯,可用得麼?」菩薩道:「但是玉器,可舀得水的便罷,取將來看。 」 大仙即命小童子取出有二三十個茶盞,四五十個酒盞,卻將那根下清泉舀出。 行者、八戒、沙僧,扛起樹來,扶得周正,擁上土,將玉器內甘泉,一甌甌捧與菩薩。 菩薩將楊柳枝細細灑上,口中又唸著經咒。 不多時,灑淨那舀出之水,只見那樹果然依舊青枝綠葉濃郁陰森,上有二十三個人參果。 清風、明月二童子道:「前日不見了果子時,顛倒只數得二十二個,今日回生,怎麼又多了一個?」行者道:「日久見人心。 前日老孫只偷了三個,那一個落下地來,土地說這寶遇土而入,八戒只嚷我打了偏手,故走了風信,只纏到如今,才見明白。 」菩薩道:「我方纔不用五行之器者,知道此物與五行相畏故耳。 」那大仙十分歡喜,急令取金擊子來,把果子敲下十個,請菩薩與三老復回寶殿,一則謝勞,二來做個人參果會。 眾小仙遂調開桌椅,鋪設丹盤,請菩薩坐了上面正席,三老左席,唐僧右席,鎮元子前席相陪,各食了一個。 有詩為證,詩曰:萬壽山中古洞天,人參一熟九千年。 靈根現出芽枝損,甘露滋生果葉全。 三老喜逢皆舊契,四僧幸遇是前緣。 自今會服人參果,儘是長生不老仙。 此時菩薩與三老各吃了一個,唐僧始知是仙家寶貝,也吃了一個,悟空三人亦各吃一個,鎮元子陪了一個,本觀仙眾分吃了一個。 行者才謝了菩薩回上普陀岩,送三星徑轉蓬萊島。 鎮元子卻又安排蔬酒,與行者結為兄弟。 這才是不打不成相識,兩家合了一家。 師徒四眾,喜喜歡歡,天晚歇了。 那長老才是:有緣吃得草還丹,長壽苦捱妖怪難。 畢竟到明日如何作別,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 卻說三藏師徒,次日天明,收拾前進。 那鎮元子與行者結為兄弟,兩人情投意合,決不肯放,又安排管待,一連住了五六日。 那長老自服了草還丹,真似脫胎換骨,神爽體健。 他取經心重,那裡肯淹留,無已,遂行。 師徒別了上路,早見一座高山。 三藏道:「徒弟,前面有山險峻,恐馬不能前,大家須仔細仔細。 」行者道:「師父放心,我等自然理會。 」好猴王,他在那馬前,橫擔著棒,剖開山路,上了高崖,看不盡:峰岩重疊,澗壑灣環。 虎狼成陣走,麂鹿作群行。 第12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西遊記》
第1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