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日以其知與人之辯,特與天下之辯者為怪(40),此其抵也(41)。 然惠施之門談,自以為最賢,曰:「天地其壯乎(42)!」施存雄而無術(43)。 南方有倚人焉,曰黃鐐(44),問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 惠施不辭而應(45),不慮而對,遍為萬物說,說而下休,多而無已,猶以為寡,益之以怪(46)。 以反人為實,而欲以勝人為名(47),是以與眾不適也(48)。 弱于德,強於物,其塗贖矣(49)。 由天地之道觀惠施之能,其猶一蚊一蛇之勞者也(50)。 其于物也何庸(51),夫充一尚可(52),曰愈貴道(53),幾矣!惠施不能以此自寧(54),散於萬物而不厭,卒以善辯為名。 惜乎!惠施之才,駘蕩而不得(55),逐萬物而不反(56),是窮響以聲(57),形與影競走也(58)。 悲夫! 【注釋】 (1)方:方術。 (2)舛(chuǎn):差錯,錯字。 駁雜:雜亂。 (3)中(zhòng):不當於道,不中肯。 (4)曆物:分別觀察萬物,分析事理。 學術界稱惠施的史料為「曆物十事。 」 (5)無外:無有外部,無限大。 (6)無內:無有內部,無限小。 (7)無厚:無有厚度。 (8)積:重疊。 (9)卑:低。 (10)脫(nì):偏斜的意思。 (11)畢同:完全相同。 畢異,完全不同,完全相異。 (12)無窮:沒有窮盡。 (13)適:到。 越:越國。 昔:昨天。 (14)連環:古時「連環」本不可解。 (15)燕:燕國。 (16)觀:顯示。 曉:引導。 (17)樂:願意。 (18)郢,楚國的都城。 (19)丁子:蛤蟆。 (20)山出口:山谷可傳聲,聲從口出,所以山有口。 (21)輪不跟(zhǎn)地:車輪只跟地一部分,而不是地,所以輪沒跟地。 蹍,踩,壓。 (22)目不見:眼睛看不見。 (23)指:指物的概念。 不至:感覺不到。 (24)至不絕:指物不盡,即概念與事物完全相稱是沒有止境的。 (25)矩:畫方的工具。 (26)現:畫圓的工具。 (27)鑿:卯眼,樣眼。 枘:榫頭。 (28)景:影子。 (29)鏃矢:箭頭。 疾:疾速,快速。 (30)狗:小狗,大:大狗。 (31)黃馬驪牛三:黃馬驪牛為一個概念。 分則為二個概念,相加為三個概念。 (32)白狗黑:白毛為白狗,眼珠黑為黑狗,所以白狗也是黑狗。 (33)孤駒:母馬死後稱孤駒,所以沒有母。 (34)捶(chuí):通棰,亦作箠;指鞭子。 (35)不竭:不盡。 (36)桓團:先秦名家學派人物,《列子?仲尼》作韓檀。 公孫龍:先秦名家代表人物,著有《公孫龍子》。 (37)飾:掩飾,蒙蔽。 (38)易:改變。 (39)囿:局限。 (40)特與:專與。 為怪:造出怪論。 (41)抵:通抵,大概。 (42)壯:大。 (43)雄:雄才。 (44)倚:通奇,異人。 黃繚:楚人。 (45)不辭:不辭讓,不謙虛。 (46)益:更加。 怪:怪誕。 (47)勝人:辯勝別人。 為名,為了名聲。 (48)不適:不適於用。 (49)塗:道路。 ■(ào):深曲,狹隘。 (50)勞:功勞,功能。 (51)庸:用。 (52)充一:充當一家之言。 (53)愈:可以,寬愈。 貴道:尊重道。 (54)此:指充一。 寧:安寧。 (55)駘蕩:使人舒暢。 不得:不能得以正道。 (56)不反:知迷不返。 (57)窮響以聲,以聲音追逐迴響。 (58)形與影竟走:用形體和影子競走。 【譯文】 第24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莊子註譯》
第2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