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曰:「願聞三劍。 」曰:「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 」王曰:「天子之劍何如?」曰:「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11),齊岱為鍔(12),晉魏為脊(13),周宋為鐔(14),韓魏為夾(15);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常山(16);制以五行(17),論以刑德(18);開以陰陽,持以春秋,行以秋冬。 此劍,直之無前(19),舉之無上,案之無下(20),運之無旁,上決浮雲(21),下絕地紀(22)。 此劍一用,匡諸侯(23),天下服矣。 此天子之劍也。 」文王芒然自失(24),曰:「諸侯之劍何如?」曰: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25),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聖士為鐔,以豪傑士為夾。 此劍,直之亦無前,舉之亦無上,案之亦無下,運之亦無旁;上法圓天以順三光(26),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27)。 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內(28),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29)。 此諸侯之劍也。 ”王曰:「庶人之劍何如?」曰:「庶人之劍,蓬頭突髻垂冠,曼胡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 相擊於前,上斬頸領,下決肝肺,此庶人之劍,無異於鬥雞,一旦命已絕矣,無所用於國事。 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薄之(30)。 」 王乃牽而上殿。 宰人上食,王三環之(31)。 莊子曰:「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 」於是文王不出宮三月,劍士皆服斃自處也(32)。 【譯文】 莊子不急不忙地進入殿內,見到趙王也不行跪拜之禮。 趙王說:「你想用什麼話來開導我,而且讓太子先作引薦。 」莊子說:「我聽說大王喜好劍術,特地用劍術來參見大王。 」趙王說:「你的劍術怎樣能遏阻劍手、戰勝對方呢?」莊子說:「我的劍術,十步之內可殺一人,行走千里也不會受人阻留。 」趙王聽了大喜,說:「天下沒有誰是你的對手了!」 莊子說:「擊劍的要領是,有意把弱點顯露給對方,再用有機可乘之處引誘對方,後於對手發起攻擊,同時要搶先擊中對手。 希望有機會能試試我的劍法。 」趙王說:「先生暫回館舍休息等待通知,我將安排好擊劍比武的盛會再請先生出面比武。 」趙王於是用七天時間讓劍士們比武較量,死傷六十多人,從中挑選出五六人,讓他們拿著劍在殿堂下等候,這才召見莊子。 趙王說:「今天可讓劍士們跟先生比試劍術了。 」莊子說:「我已經盼望很久了。 」趙王說:「先生所習慣使用的寶劍,長短怎麼樣?」莊子說:「我的劍術長短都適應。 不過我有三種劍,任憑大王選用,請讓我先作些說明然後再行比試。 」 第22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莊子註譯》
第2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