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開之曰:「魯有單豹者(4),岩居而水飲(5),不與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猶有嬰兒之色;不幸遇餓虎,餓虎殺而食之。 有張毅者,高門縣薄(6),無不走也(7),行年四十而有內熱之病以死。 豹養其內而虎食其外(8),毅養其外而病攻其內,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後者也(9)」。 仲尼曰:「無入而藏,無出而陽(10),柴立其中央(11)。 三者若得,其名必極。 夫畏塗者(12),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後敢出焉(13),不亦知乎!人之所取畏者(14),袵席之上(15),飲食之間(16);而不知為之戒者,過也。 」 【譯文】 田開之拜見周威公。 周威公說:「我聽說祝腎在學習養生,你跟祝腎交遊,從他那兒聽到過什麼呢?」田開之說:「我只不過拿起掃帚來打掃門庭,又能從先生那裏聽到什麼!」周威公說:「先生不必謙虛,我希望能聽到這方面的道理。 」田開之說:「聽先生說:‘善於養生的人,就像是牧放羊群似的,瞅到落後的便用鞭子趕一趕。 ’」周威公問:這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田開之說:「魯國有個叫單豹的,在岩穴裏居住在山泉邊飲水,不跟任何人爭利,活了七十歲還有嬰兒一樣的面容;不幸遇上了餓虎,餓虎撲殺並吃掉了他。 另有一個叫張毅的,高門甲第、朱戶垂簾的富貴人家,無不趨走參謁,活到四十歲便患內熱病而死去。 單豹注重內心世界的修養可是老虎卻吞食了他的身體,張毅注重身體的調養可是疾病侵擾了他的內心世界,這兩個人,都不是能夠鞭策落後而取其適宜的人。 」 孔子說:「不要進入荒山野嶺把自己深藏起來,也不要投進世俗而使自己處處顯露,要像槁木一樣站立在兩者中間。 倘若以上三種情況都能具備,他的名聲必定最高。 使人可畏的道路,十個行人有一個人被殺害,於是父子兄弟相互提醒和戒備,必定要使隨行的徒眾多起來方才敢於外出,這不是很聰明嗎!人所最可怕的,還是枕席上的姿意在飲食間的失度;卻不知道為此提醒和戒備,這實在是過錯。 」 【原文】 祝宗人玄端以臨牢(1),說彘曰(2):「汝奚惡死?吾將三月豢汝(3),十曰戒,三日齊(4),藉白茅(5),加汝肩尻乎彫俎之上(6),則汝為之乎?」為彘謀(7),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錯之牢之中(8),自為謀,則苛生有軒冕之尊(9),死得於腞楯之上,聚僂之中則為之(10)。 為彘謀則去之,自為謀則取之,所異彘者何也。 【譯文】 主持宗廟祭祀的官吏穿好禮服戴上禮帽來到豬圈邊,對著柵欄裏的豬說:「你為什麼要討厭死呢?我將餵養你三個月,用十天為你上戒,用三天為你作齋,鋪墊上白茅,然後把你的肩胛和臀部放在雕有花紋的祭器上,你願意這樣嗎?」為豬打算,說是仍不如吃糠咽糟而關在豬圈裏,為自己打算,就希望活在世上有高貴榮華的地位,死後則能盛裝在繪有文采的柩車上和棺槨中。 為豬打算就會捨棄白茅、雕俎之類的東西,為自己打算卻想求取這些東西,所不同於豬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原文】 桓公田於澤(1),管仲禦,見鬼焉。 公撫管仲之手曰:「仲父何見(2)?」對曰:「臣無所見。 」公反,誒詒為病(3),數日不出。 第14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莊子註譯》
第1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