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墮(huī):通作「隳」,毀壞的意思。 施:推移。 (15)惴耎(ruǎn):蠕動的樣子,這裏指附地而生的小蟲。 (16)肖翹:飛在空中的小蟲。 (17)種種:淳樸的樣子。 (18)役役:鑽營狡黠的樣子。 佞:巧言諂媚的小人。 (19)釋:放置,廢棄。 (20)啍啍(tūn):喋喋不休,不停地說教的樣子。 【譯文】 你唯獨不知道那盛德的時代嗎?從前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犧氏、神農氏,在那個時代,人民靠結繩的辦法記事,把粗疏的飯菜認作美味,把樸素的衣衫認作美服,把純厚的風俗認作歡樂,把簡陋的居所認作安適,鄰近的國家相互觀望,雞狗之聲相互聽聞,百姓直至老死也互不往來。 像這樣的時代,就可說是真正的太平治世了。 可是當今竟然達到使百姓伸長脖頸踮起腳跟說,「某個地方出了聖人」,於是帶著乾糧急趨而去,家裏拋棄了雙親,外邊離開了主上的事業,足跡交接于諸侯的國境,車輪印跡往來交錯於千里之外,而這就是統治者追求聖智的過錯。 統治者一心追求聖智而不遵從大道,那麼天下必定會大亂啊! 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弓弩、鳥網、弋箭、機關之類的智巧多了,那麼鳥兒就只會在空中擾飛;鉤餌、魚網、魚籠之類的智巧多了,那麼魚兒就只會在水裏亂遊;木柵、獸欄、獸網之類的智巧多了,那麼野獸就只會在草澤裏亂竄;偽騙欺詐、奸黠狡猾、言詞詭曲、堅白之辯、同異之談等等權變多了,那麼世俗的人就只會被詭辯所迷惑。 所以天下昏昏大亂,罪過就在於喜好智巧。 所以天下人都只知道追求他所不知道的,卻不知道探索他所已經知道的;都知道非難他所認為不好的,卻不知道否定他所已經贊同的,因此天下大亂。 所以對上而言遮掩了日月的光輝,對下而言銷解了山川的精華,居中而言損毀了四時的交替,就連附生地上蠕動的小蟲,飛在空中的蛾蝶,沒有不喪失原有真性的。 追求智巧擾亂天下,竟然達到如此地步!自夏、商、周三代以來的情況就是這樣啊,拋棄那眾多淳樸的百姓,而喜好那鑽營狡詐的諂佞小人;廢置那恬淡無為的自然風尚,喜好那碟碟不休的說教。 碟碟不休的說教已經搞亂了天下啊! 外篇 在宥第十一 在 宥 【題解】 「在」是自在的意思,「宥」是寬容的意思。 反對人為,提倡自然,闡述無為而治的主張就是本篇的主旨。 第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莊子註譯》
第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