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銷會上,對於史蒂夫他們來說,還有一個提升蘋果電腦形象的問題。 蘋果電腦在展銷會上只是設了一個簡單的展示台,展示台最前面放著一張輕便的小桌子,上麵舖着黃色的窗帘布,側邊還設了一張更小的桌子。 在桌子上放著薄薄的宣傳單,上面載有《電腦愛好者》雜誌關於蘋果電腦的介紹文章,另外還有簡單印製的名片。 這樣的佈局根本引不起參觀者的興趣。 還有穿著敞領襯衫、頭髮蓬亂、滿臉鬍鬚、引人注目的史蒂夫,沃茲和科特克(他是專門過來幫忙的)。 所有這些使得他們的展示台沒有多少吸引力。 再看一下其他公司,MITS和剛剛成立的IMSAI公司(20世紀70年代與阿泰爾公司齊名的計算機公司)以及處理器技術中心都設了規模很大的展示台。 他們的這些展示台熠熠閃光,讓人眼花繚亂,還有他們大張旗鼓的宣傳—他們有穿著「迷你」超短裙不時登台展示的妙齡女郎,有3個專業的市場宣傳員,還有衣着考究、溫文爾雅的電子工程師。 蘋果電腦就這樣被晾在了一邊,僅有的幾個對蘋果電腦感興趣的人也想離開,因為在另一邊,這次展銷會的大型電腦公司已成為展示大廳裡的亮點。 沒有一個有經濟實力的中間商光顧蘋果電腦。 這個最不同尋常的計算機公司,這個在矽谷「心臟」成長起來的公司,卻在這次電子產品展銷會上默默無聞,人們對它視而不見。 史蒂夫和沃茲最初設計的電路板(他們稱為「蘋果Ⅰ電腦」)甚至沒有機箱、電源、顯示器和鍵盤,裝配好後每台價格是250美元左右。 在這種情況下,喬布斯和沃茲這兩個初出茅廬的新手要想有所成就,可謂是困難重重。 不過,史蒂夫一直懷着雄心壯志在創造着利於他發展的各種條件,他知道還必須開拓另一條資金來源。 他清楚地知道,要想為蘋果Ⅱ開拓廣闊的市場,就必須要有雄厚的資金,而且,還需要有維護客戶關係和進行廣告宣傳方面的專業人士,史蒂夫和沃茲在以前從來沒有得到這樣的專業人士的幫助。 當史蒂夫離開個人電腦展銷會時,他明白了要想使沃茲設計的電腦獲得成功,他必須開拓一條計算機商業經營的新通道。 史蒂夫‧喬布斯後來在談到他從展銷會上回來並讓沃茲設計蘋果Ⅱ電腦時說:「蘋果Ⅱ真正飛躍性的發展就是它變成了一台成品計算機,而不再是簡單部件的組合了。 蘋果Ⅱ是完整裝配的,有自己的機箱、鍵盤,買回來後,你坐下來就能使用。 這真是蘋果Ⅱ的一大突破,因為它看上去像一件產品了。 你也沒有必要收集蘋果Ⅱ的硬件,因為它已經是一件完美的產品了。 」 年年末,史蒂夫‧喬布斯既要把蘋果Ⅱ推向市場,又得繼續擴建自己的公司,壓力明顯增大。 他知道自己在一些方面的能力有限,所以必須到各地網羅精英人士加盟他的公司。 史蒂夫有着商人對待自己商品那樣的熱情,有着福音傳道者宣講福音那樣的激情,有着狂熱分子為實現目標而一往無前的毅力,還有着一個窮困的孩子想要獲得成功的決心與意志。 正是由於史蒂夫這種混雜的個性特徵,才一方面使蘋果電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另一方面讓他樹立了很多對手和敵人。 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是,人們的購買慾望來自哪裡呢?這也是史蒂夫急切想尋找到的答案。 1976年秋,英特爾半導體公司採納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廣告策略:在廣告宣傳上,英特爾放棄了以前對產品直接宣傳的方式,而是依靠電腦的替代形象——比如用撲克牌、漢堡包、賽車來達到宣傳效果。 史蒂夫‧喬布斯立即就被這種形象而簡單的宣傳方式吸引住了。 這種廣告宣傳方式對以後史蒂夫的電腦廣告宣傳理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史蒂夫打電話給英特爾公司的市場部,想要和創造這一廣告理念的裡吉斯‧麥金納公司取得聯繫。 史蒂夫打電話給麥金納公司,要求和麥金納通電話,但麥金納沒有接他的電話,而是讓負責新客戶業務的弗蘭克‧伯奇接了史蒂夫的電話。 弗蘭克很有禮貌地聽了史蒂夫對他公司的描述,然後他就竭力解釋為什麼麥金納公司不願意為史蒂夫的公司代理廣告業務。 雖然沒有說服伯奇,但在以後的幾個星期裡,史蒂夫每天都要給他打電話,並要求伯奇到他們的公司親眼看看蘋果產品。 最後,史蒂夫採取了軟磨硬泡的策略。 伯奇當時是這樣描述史蒂夫的: “我開車去車庫的路上一直在想:『我的上帝啊,這個瘋狂的傢伙到底想怎麼樣啊?難道真像他說的,我與這個討厭的傢伙簡單地見上一面,回來後我們的公司就會和他做生意並因此獲得很大的利潤嗎?』 第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第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