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八年(1181),辛棄疾因言官彈劾落職,退居江西上饒的帶湖,並取「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的意義,自號稼軒(見《宋史·辛棄疾傳》)。 這時他愛莊子的文章與陶淵明的詩,在政治上流露了厭倦的心情;但由於他一直期望把一生貢獻給統一祖國的事業,表面上他好象這着一種悠閒自得的生活,內心還是憤憤不平的。 到宋寧宗嘉泰、開禧年間(1201—1207),韓托冑當權。 那時崛起於斡難河流域的蒙古部族已給金國後方以重大的威脅,韓托冑想乘機對金用兵來提高自己的威望,起用一些主張抗金的人,辛棄疾又一度出任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等官。 辛棄疾在鎮江時,一面派遣人到金國偵察形勢虛實,一面準備招募沿邊士兵來訓練。 這時離他渡江南歸已四十三年了,當他北望揚州,想起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時期的戰鬥生活時,寫下了一首生氣勃勃的〈永遇樂〉詞。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迴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可是在辛棄疾一切設施剛剛開始時,韓托冑就輕易把他罷免了。 開禧二年(1206),在韓托冑的主持下,南宋出兵北伐,結果大敗。 韓托冑用兵失敗的種種因素,辛棄疾本已見到,而且提出了有效的對策,由於韓托冑沒有重視他的意見而至于失敗。 可是在失敗之後,辛棄疾也受到南宋統治集團裡一些飛語流言的中傷,以為是他煽動韓托冑出兵的,這對他不能不是一個重大的刺激。 就在韓托冑失敗的第二年,辛棄疾終於懷抱著他那始終不能實現的政治抱負與世長辭了。 第二節 辛詞的思想內容 和蘇軾、陸游不同,辛棄疾在文藝創作上是以詞作為主要表現形式的。 他的《稼軒詞》存詞六百多首,不但在數量上超過他前輩和同時的作家,在思想內容與藝術成就上也是豐富多姿、別開生面的。 在死氣沉沉的偏安局面之下,南宋統治集團對國家人民的命運已麻木到不知痛癢的地步,辛棄疾在詞裡獨獨羡慕那些凜然有生氣的人物,並以「元龍豪氣」、「劉郎才氣」自比。 他早年在《美芹十論》裡說:「符離之師確有生氣。 」晚年在〈永遇樂〉詞裡稱讚劉裕的出師北伐是「氣吞萬里如虎」。 這些戰役的後果雖有不同,但都是要求主動打擊敵人,恢復祖國的統一的。 這是辛棄疾最大的政治抱負,也是辛詞的主要思想內容。 從這種政治抱負出發,他經常要求投身于當前最尖鋭的鬥爭,「試手補天裂」,「西北洗胡沙」。 辛詞裡這種愛國思想與戰鬥精神,同陸游詩的思想內容基本是一致的;但由於他有過一段參加農民起義的經歷和南歸後政治地位的孤危,表現上有時更深沉一些。 辛詞的愛國思想與戰鬥精神首先表現在他對被分裂的北方的懷念和對抗金斗爭的讚揚上。 他詞裡不但經常出現「西北有神州」、「西北是長安」等句子,還強烈表現他不能忍受南北分裂的局面。 他送杜叔高的〈賀新郎〉詞說:「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嘆夷甫諸人清絶。 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 」比較突出地表現這種思想。 他青年時期曾直接參加北方人民的抗金斗爭,後來在詞裡還經常想起這種「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燕兵夜足銀胡錄,漢箭朝飛金仆姑」(〈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的戰鬥生活。 而且每每以「整頓乾坤」的豪情壯志鼓勵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如韓元吉、陳亮等。 在歷史人物方面,他稱讚為中國開創長期統一局面的「西都人物」,鄙薄苟安江左的「王謝諸郎」;讚揚廉頗、李廣、鄧禹、馬援等為國立功的英雄,鄙薄因人成事的李蔡,清淡誤國的王衍,同樣是這種思想、精神的表現。 第27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文學史》
第2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