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的長短句形式本來比五七言詩更適合于通過緩急輕重的語氣表達人物內心情緒的起伏變化,柳永由於多用口語,就更顯出了詞調在這方面的優越性,而且對後來說唱文學和戲曲作家在曲辭的創作上有影響。 柳詞在宋元時期流傳最廣,相傳當時「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見葉夢得《避暑錄話》),這不僅決定於內容,還由於這種表現形式更適合于市民階層的要求。 柳詞裡還有部分慶賞節令或稱頌朝廷功德的作品,主要在為宋王朝點綴昇平,同時也想藉此博得功名,甚至「打抽豐」。 許多為妓女寫的詞,還沾染了青樓調笑的作風。 從柳永身上,可以看到一個缺乏理想的詩人,即使接觸的生活面較廣,藝術表現的手法較高明,也掩蓋不了他思想本質上的缺陷。 第一章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 第一節 西崑派和宋初詩文 宋初結束了晚唐五代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人民獲得比較穩定的生產環境,統治者也採取一些放鬆壓迫、減輕剝削的措施,使階級矛盾趨向緩和,農業、手工業得到一定的發展,社會呈現了繁榮的景象。 為了粉飾太平,宋王朝有意提倡詩賦,並常在宮延賞花釣魚,君臣彼此唱和,形成風氣。 這樣,晚唐五代以來的浮靡文風乃自然繼續發展。 西崑派的形成正是宋初文壇這種趨勢的集中表現。 西崑派以楊億編《西崑酬唱集》一書而得名。 億(964—1020),字大年,建州浦城(福建浦城)人,早有文名,特別為太宗、真宗所賞識。 《西崑酬唱集》是以楊億為首的十幾個御用文人典型的點綴昇平的詩歌總集。 楊億在序中說:「余景德(真宗年號)中,忝佐修書之任,得接群公之遊。 時今紫微錢君希聖(惟演)、秘閣劉君子儀(筠),並負懿文,尤精雅道,雕章麗句,膾炙人口。 ……因以歷覽遺編,研味前作,挹其芳潤,發於希慕,更迭唱和,互相切靡。 」可見他們是在修書和寫作制誥的餘暇,從「遺編」和「前作」裡摭拾「芳潤」,以作詩為消遣的。 他們或詠前代帝王和宮廷故事,如《始皇》、《漢武》、《宣曲》等;或詠男女愛情如《代意》、《無題》等;或詠官僚生活如《夜宴》、《直夜》等;更多的是詠物如《梨》、《淚》、《柳絮》等等。 他們自認是學習李商隱,實際只是片面發展了李商隱創作追求形式美的傾向。 他們缺乏真正的生活感受,寫出來的詩大都內容單薄,感情虛假,寫來寫去,無非為了搬弄幾個陳腐的典故,如《淚》: 錦字梭停掩夜機,白頭吟苦怨新知。 誰聞壠水迴腸後,更聽巴猿拭袂時。 漢殿微涼金屋閉,魏宮清曉玉壺欹。 多情不待悲秋氣,只是傷春鬢已絲。 全詩缺乏感情上的內在聯繫,只是把有關下淚的幾個典故堆砌在一起,雜湊成章。 但形式上卻詞藻華麗,聲律諧和,對仗工穩,正好為那些生活空虛的官僚士大夫提供一種以文字為消遣的玩藝。 由於楊億等在書本知識與詞章修養上已超過了晚唐五代的許多作者,和王朝對這種詩風的偏愛,「楊劉風采,聳動天下」(歐陽修《六一詩話》),西崑派在宋初風靡了數十年。 和晚唐五代浮靡文風在宋初發展的同時,對立的復古主義思潮也正在發展。 韓柳之後,古文運動的高潮雖已低落,但影響並未中絶。 五代時牛希濟作《文章論》,已認為韓愈獨正唐代的文風于千載之下,並指責當時「唯聲病忌諱為切」的浮靡文風。 到宋初,柳開更以繼承韓柳古文傳統為己任。 開(947—1000),字仲涂,大名(河北大名)人。 他提倡一種「古其理,高其意,隨言短長,應變作制,同古人之行事」的古文;宣揚文道的合一,「吾之道,孔子、孟軻、揚雄、韓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軻、揚雄、韓愈之文也」;並認為道和文有主次的關係,「文惡辭之華於理,不惡理之華于辭也」。 他特彆強調道對文的決定意義,認為文應該為現實政治文化服務。 柳開的古文理論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宋初浮靡的文風,但他的古文也未能密切聯繫實際,「隨言短長」,得心應手,而不免有「辭澀言苦」的缺點,因此影響還不大。 第2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文學史》
第2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