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篇 逍遙遊第一 【題解】 「逍遙」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遊自得的樣子;「逍遙遊」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聖人無名」,是本篇的主體,從對比許多不能「逍遙」的例子說明,要得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須「無己」、「無功」、「無名」。 第二部分至「窅然喪其天下焉」,緊承上一部分進一步闡述,說明「無己」是擺脫各種束縛和依憑的唯一途徑,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達到逍遙的境界,也只有「無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餘下為第三部分,論述什麼是真正的有用和無用,說明不能為物所滯,要把無用當作有用,進一步表達了反對積極投身社會活動,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優遊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滿奇特的想像和浪漫的色彩,寓說理於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特的風格。 「逍遙遊」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 全篇一再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 在莊子的眼裏,客觀現實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類本身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 因而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于現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提倡不滯於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原文】 北冥有魚①,其名曰鯤②。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③。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④,其翼若垂天之雲⑤。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⑥。 南冥者,天池也⑦。 齊諧者⑧,志怪者也⑨。 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⑩,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野馬也(13),塵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16)?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覆杯水於坳堂之上(17),則芥為之舟(18);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19)。 而後乃今培風(20),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21),而後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22):「我決起而飛(23),搶榆枋(24),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26)?」適莽蒼者(27),三飡而反(28),腹猶果然(29);適百里者,宿舂糧(30);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之二蟲又何知(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靈者(35),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37)。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38),眾人匹之(39),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40):「窮發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 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鯤。 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44),絕雲氣(45),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46):‘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47),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48)。 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49)。 第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莊子註譯》
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