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所寫的人物是極其複雜的,其中有不少是追求個人功名富貴的利己主義者,例如蘇秦起初本是以「連橫」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乃轉而以「合縱」說燕趙。 陳軫先仕秦而後仕楚,既仕楚而又貳于秦,朝秦暮楚,立場不定。 但也有排難解紛而無所取的「天下之士」,如魯仲連的義不帝秦。 也有意在收買人心、焚券「示義」的馮諼(齊策四),雖然他是為統治階級效勞,卻也替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也有敢於反抗強暴,蔑視王侯的義俠和高士。 如唐且的「布衣之怒」(魏策四),顏斶的直叱「王前」(齊策四)。 而後者更反映士的地位的提高和民主思想的抬頭。 此外書中還從側面揭露統治階級女性固寵的鬥爭和宮闈的醜行,如鄭袖的讒害魏美人(楚策四)、秦宣太后欲以魏醜夫殉葬(秦策二)表現了她們的陰險與無恥。 以上這些雖然只作客觀敘述,但也反映了戰國時代各種歷史人物的精神面貌。 《戰國策》的文章特點是最長於說事,無論個人陳述或雙方辯論,都喜歡誇張渲染,充分發揮,暢所欲言,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如蘇秦說趙王(趙策二),張儀說秦王,司馬錯論伐蜀(並秦策一),虞卿斥栲緩(趙策三)等,就歷史散文的明白流暢來說,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且策士們估計形勢,分析利害,往往細緻準確。 如蘇秦勸薛公留楚太子,分析它有十個可能的結果(齊策三);齊索地于楚,而慎子告襄王三計並用(楚策二)。 雖然《戰國策》記述事件的後果不盡可靠,但作為縱橫家論事的本身來看,則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 其次是描寫人物的形象極為生動。 如蘇秦說秦不行及相趙歸家,前後頽喪和得意的情狀,以及庸俗的世態人情(秦策一),魯仲連的俶儻奇偉,慷慨慕義,「不詘于諸侯」的精神,無不栩栩如生,維妙維肖。 特別是燕策中用全力寫刺客荊軻,是一篇完整的俠義故事。 例如易水送別一段: 遂發。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 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 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 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 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在一種悲壯淋漓的氣氛中,把一個怒髮衝冠、沉毅勇決的英雄形象十分鮮明生動地表現出來。 至于書中說事,常常運用巧妙生動的譬喻,通過許多有趣的寓言故事,以增強論者的說服力,甚至有時還可以節省文辭。 如江乙以狐假虎威對楚宣王(楚策一),蘇代以鷸蚌相持說趙惠王(燕策二),蘇秦以桃梗和土偶諫孟嘗君(齊策三),莊辛以蜻蛉、黃雀說楚襄王,汗明以驥服鹽車說春申君(並楚策四)等,入情入理,也是一個特點。 特別像鄒忌諷諫的方法更為巧妙。 他拿親自體驗的生活瑣事來啟發齊王,小中見大,步步進逼,使齊王感到四面八方被陷臣包圍的危險,不得不下令大開言路。 鄒忌的生活體驗可能是事實而非虛構,但借來作為一種增強說服力的手段,依然帶有寓言意味,可謂別開生面。 第四節 先秦歷史散文的影響 先秦的歷史散文對後世歷史家和古文家的寫作有極其深遠的影響,特別是敘事文的影響。 敘事散文在我國過去的歷史著作中佔有極高的地位,但它的淵源則遠在先秦。 司馬遷作《史記》本是想要上繼《春秋》的,不僅採用《尚書》和大量地採用《左傳》、《戰國策》的史料,而且汲取它們的寫作技巧和語言風格,例如《趙世家》極似《左傳》,平原君、魏公子等列傳又極似《戰國策》。 《春秋》的褒貶是非以及《左傳》直書無隱的精神,一直為司馬遷以來的「良史」所繼承,成為過去史家撰著的原則。 從司馬遷起,史家之有論贊,也是受了《左傳》的啟示。 《左傳》的作者常常通過「君子」或他人的口來表示自己的觀點以及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批評,這對過去統治階級來 說,也還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第2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文學史》
第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