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易經》中的卦、爻辭是一種專為卜筮之用的繇辭。 其性質同過去的神簽相類似,大概是巫卜之流所編造的為宗教這信服務的書。 卦、爻辭的時代不能確定,它們吸收了豐富的生活經驗,似乎經過一段長期的發展過程才完成的。 其中不止一次提到「帝乙歸妹」和「高宗伐鬼方」的事,顯然是殷商的歷史;而《旅》卦「上九」又有「喪牛于易」之文(《大壯》卦「六五」則謂「喪羊于易」),也隱約看到殷代先世的史影,這可能就是殷的先公王亥為有易所殺,奪其仆(服)牛這一史實的反映。 至于卦、爻辭中所談到的各種各樣的刑罰異常殘酷,甚至還有殺人祭祀的跡象,更與殷商對待奴隷的情況相符合。 當然也有不少卦、爻辭的內容反映了時代較晚的思想意識,如《蠱》的「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等。 有些卦、爻辭,尤其是爻辭,在敘述吉凶的事象時,不但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背景,而且語言頗為形象生動,又多用韻。 例如: 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 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屯》「六二」 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屯》「上六」 原始社會遺留的野蠻搶婚習慣,《易經》的爻辭中也是不止一次地提到了。 奴隷主攜帶武器,騎着壯大的花馬,搶掠婦女,迫使成婚,明明是強盜行為,卻偏偏說不是。 那女子騎在馬上悲哀哭泣,當然是堅決拒絶,後來不知受盡了多少折磨,才終於被逼成親。 又如: 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離》「九四」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 ——《艮》卦辭 困于石,據于蒺藜;入其室,不見其妻。 ——《困》「六三」 一個來不及抵禦的突然襲擊,結果房子燒了,人殺死了,遍地都是棄屍了。 當然也有逃脫的,或者躲在山岩叢棘之中幸而獲免的。 但是戰敗者回到家中,妻子已被搶走了。 那時部族間的頻繁的戰爭是非常激烈的。 我國史官建置甚早。 周制,王朝及諸侯各國均設有史官,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職,大概是繼承殷商舊制而有所損益。 據文獻,古者「君舉必書,……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郵《漢書‧藝文志》。 《禮記‧玉藻》稍異。 )。 《春秋》,下面再談,這裡先講《尚書》。 《尚書》即上古之書,從前稱為「書經」,本是記言的古史。 據說原有一百篇,孔子所纂輯,併為之序,恐不可信。 自漢以來,《尚書》有今古文之分。 今文是秦焚書後漢初經師所保存、用當時通行的隷書寫的;古文是武帝時陸續發現的古本,是用古文字寫的。 古本中有的篇是今本也有的,有些是多出來的,後來都亡逸了。 今存《尚書》共五十八篇,除三十三篇為今古文《尚書》所共有,其餘都是東晉人所偽造的《古文尚書》,不可信。 但即使今文及真古文中的各篇如所謂虞、夏之書,也是後世儒家的政治理想,肯定不能看作真正的虞夏史料。 《尚書》中的《商書》是殷商史官所記的誓、命、訓、誥。 其中可靠的有《盤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等篇。 據周初文獻說,殷先人有冊有典,上述諸篇就是包括在這些典冊之內而被保存下來的。 《盤庚》(三篇)是殷王盤庚遷都前後對世族百官、百姓和庶民的講話,特別古奧難懂。 由於臣民反對遷徙,盤庚一再進行說服,把舊都比作「顛木」,把新都比作顛木新生的「由櫱」。 他勸告群臣服從王命,要「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他責備群臣以「浮言」鼓動群眾,好比「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那就無法撲滅。 又告誡人民要聽他的話,好比乘船,若不好好渡過去,就會有沉溺的危險。 這些從現實生活經驗出發的譬喻都顯得非常生動。 《尚書》中的《周書》包括周初到春秋前期的散文,可靠者有二十篇。 除《文侯之命》、《秦誓》外,都是西周初期的文獻。 其中重要的如《牧誓》是武王伐紂、至牧野誓師之詞;《大誥》是周公將討武庚、大告庶邦之詞;《洛誥》是周公營成周,遣使告卜及與成王答問之詞;《多士》是周公以王命告殷遺民之詞;《無逸》是周公誡成王之辭。 大概均出於史官之手,其難讀與《盤庚》同。 正如韓愈所說,「周誥殷盤,佶屈聱牙」。 第1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文學史》
第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