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 上古至戰國的文學 (上古——公元前221年) 概說 我們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是非常長遠的。 北京西南房山周口店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初期的中國猿人骸骨化石,證明了大約五十萬年以前我國已有人類居住。 這些原始人類經過長期勞動,他們自身和生產力不断發展和進步。 據文獻記載,大概到了傳說的五帝時代,可能已經進入氏族社會後期。 我國儒家所樂道的堯舜禪讓,天下為公,大概就是氏族部落會議以及氏族長和部落酋長推選制的反映。 那時的社會沒有階級,生產資料公有,人人勞動,沒有剝削。 儒家經典著作中曾稱讚它為理想的「大同」時代。 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少數人佔有了生產資料,人類開始出現了階級, 社會更有了保護私有制的措施,氏族社會逐漸解體,國家組織也逐漸形成。 我國古代文獻多有夏禹「家天下」的傳說,認為是「小康」時代的開始。 按照這個傳說看來,夏代可能就是階級社會即奴隷社會的起點。 但即使如此,只能看作氏族社會向奴隷社會推移的過渡狀態,真正的奴隷制社會是到了殷商時代才完成的,這有許多文獻及地下發掘材料可以確切證明。 後來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生產關係起了變化,奴隷社會才逐漸向封建社會轉化。 這個轉化的完成約在春秋戰國之交。 及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大帝國,於是我國封建社會制度由完成走向鞏固。 我國民族文化的歷史也是非常長遠的。 從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看,生產工具已相當進步,且有紅色陶器,其時代約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左右,我們一般稱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比「仰韶文化」稍晚、其時代約在公元前四千多年的又有「龍山文化」,這是山東濟南的龍山鎮發現的。 其文化遺存有精緻的黑色陶器、卜骨等。 這些考古學上的材料,使我們看到遠古時代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縮影。 從野蠻到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是文字的發明創造。 文字的發生一般是在奴隷制國家建立的時候。 我國何時開始有文字,現在還不能斷言,但自從甲骨卜辭的發現,證明至遲在殷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已有初步的定型文字,同時也有了用文字記載的歷史文獻,標志著我國民族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後來文字的應用漸漸推廣,史前時期流傳的原始人民的口頭創作如詩歌、神話故事等,有不少被記錄下來,使我們得以從文獻中窺見上古文化的一斑和文學藝術的萌芽。 但文學藝術並非起於有了文字之後,遠在文字發明創造以前,文學藝術早已產生。 上古時代文學的具體情況不能知道,所可推測的就是上古文學同現實生活結合得非常緊密,其中有同自然作鬥爭的神話,有和生產密切相聯繫的詩歌,也有表示願望、趨吉避凶的咒語式的禱祝辭。 還不難推測:由於上古時代人們的群居生活和集體勞動,決定它的文學藝術活動一般是集體的;又由於那時候既沒有文字,也沒有社會分工,文學就只有口頭創作,沒有書面創作;只有文學和其他藝術如詩歌和音樂、舞蹈那樣互相結合的形式,沒有單純的文學作品獨立存在。 所有這些集體性的口頭創作以及文學和其他藝術相伴隨的現象,都是上古文學的特點。 文學藝術是現實生活通過人們頭腦的反映,在階級社會中又是階級意識形態的形象的表現,它不可能超階級而存在。 但上古時代的社會還未分裂為兩個對抗性階級,所以那時的文學藝術沒有階級性。 到了階級社會形成以後,一切文學藝術就不可能不打下階級的烙印,同時也揭開了兩種文化鬥爭的序幕。 夏代有無文字,不得而知。 文獻所載有關夏代的歷史多屬傳說性質,其詩歌、謡諺和散文可靠的也很少。 但其中如「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這樣的詞句反映了尖鋭的階級鬥爭,即奴隷堅決反抗奴隷主的鬥爭,相傳為夏桀時人民大眾的呼聲,卻是比較可信的。 (此據《尚書‧湯誓》引,與《孟子》、《史記》稍異。 俞樾謂二句是韻語,疑為夏民歌謡。 ) 第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文學史》
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