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欲悉誅兗州將吏,翰林學士竇儀見馮道、范質,與之共白帝曰:「彼皆脅從耳。 」乃赦之。 丁丑,以端明殿學士顏衎權知兗州事。 壬午,赦兗州管內,彥超黨與逃匿者期一月聽自首,前已伏誅者赦其親戚。 癸未,降泰寧軍為防禦州。 唐司徒致仕李建勛卒,且死,戒家人曰:「時事如此,吾得良死幸矣!勿封土立碑,聽人耕種于其上,免為他日開發之標。 」及江南之亡也,諸貴人高大之塚無不發者,惟建勛塚莫知其處。 六月,乙酉朔,帝如曲阜,謁孔子祠。 既尊,將拜。 左右曰:「孔子,陪臣也,不當以天子拜之。 」帝曰:「孔子百世帝王之師,敢不敬乎!」遂拜之。 又拜孔子墓,命葺孔子祠,禁孔林樵採。 訪孔子、顏淵之後,以為曲阜令及主簿。 丙戌,帝發兗州。 乙未,吳越順德太夫人吳氏卒。 丁酉,蜀大水入成都,漂沒千餘家,溺死五千餘人,壞太廟四室。 戊戌,蜀大赦,賑水災之家。 己亥,帝至大梁。 朔方節度使兼中書令陳留王馮暉卒,其子牙內都虞候繼業殺其兄繼勛,自知軍府事。 太子賓客李濤之弟澣,在契丹為勤政殿學士,與幽州節度使蕭海真善。 海真,契丹主兀欲之妻弟也。 浣說海南內附,海真欣然許之。 澣因定州諜者田重霸賫絹表以聞,且與濤書,言:「契丹主童騃,專事宴遊,無遠志,非前人之比,朝廷若能用兵,必克;不然,與和,必得。 二者皆利於速,度其情勢,他日終不能力助河東者也。 」壬寅,重霸至大梁,會中國多事,不果從。 辛亥,以馮繼業為朔方留後。 樞密使王峻,性輕躁,多計數,好權利,喜人附己,自以天下為己任。 每言事,帝從之則喜,或時未允,輒慍懟,往往發不遜語。 帝以其故舊,且有佐命功,又素知其為人,每優容之。 峻年長於帝,帝即位,猶以兄呼之,或稱其字,峻以是益驕。 副使鄭仁誨、皇城使向訓、恩州團練使李重進,皆帝在籓鎮時腹心將佐也,帝即位,稍稍進用。 峻心嫉之,累表稱疾,求解機務,以詗帝意。 帝屢遣左右敦諭,峻對使者辭氣亢厲。 又遺諸道節度使書求保證,諸道各獻其書,帝驚駭久之,復遣左右慰勉,令視事,且曰:「卿倘不來,朕且自往。 」猶不至。 帝知樞密直學士陳觀與峻親善,令往諭指,觀曰:「陛下但聲言臨幸其第,嚴駕以待之,峻必不敢不來。 」從之。 秋,七月,戊子,峻入朝,帝慰勞令視事。 重進,滄州人,其母即帝妹福慶長公主也。 李谷足跌,傷右臂,在告月餘。 帝以谷職業繁劇,趣令入朝,辭以未任趨拜。 癸巳,詔免朝參,但令視事。 蜀工部尚書、判武德軍邵延鈞不禮于監押王承丕,承丕謀作亂。 辛丑,左奉聖都指揮使安次孫欽當以部兵戍邊,往辭承丕,承丕邀與俱見府公。 欽不知其謀,從之。 承丕至,則令左右擊殺延鈞,屠其家,稱奉詔處置軍府,即開府庫賞士卒,出繫囚,發屯戍。 將吏畢集,欽謂承丕曰:「今延鈞已伏辜,公宜出詔書以示眾。 」承丕曰:「我能致公富貴,勿問詔書。 」欽始知承丕反,因紿曰:「今內外未安,我請以部兵為公巡察。 」即躍馬而出,承丕連呼之,不止。 欽至營,曉諭其眾,帥以入府,攻承丕,承丕左右欲拒戰,欽叱之,皆棄兵走,遂執承丕,斬之,並其親黨,傳首成都。 天平節度使、守中書令高行周卒。 行周有勇而知義,功高而不矜,策馬臨敵,叱吒風生,平居與賓僚宴集,侃侃和易,人以是重之。 癸卯,蜀主遣客省使趙季札如梓州,慰撫吏民。 漢法,犯私鹽、麹,無問多少抵死。 鄭州民有以屋稅受鹽于官,過州城,吏以為私鹽,執而殺之,其妻訟冤。 癸丑,始詔犯鹽、麹者以斤兩定刑有差。 【後周紀二】起玄黓困敦九月,盡閼逢攝提格四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聖神恭肅文武皇帝中廣順二年(壬子,公元九五二年) 九月,甲寅朔,吳越丞相裴堅卒。 以台州刺史吳延福同參相府事。 庚午,敕北邊吏民毋得入契丹境俘掠。 契丹將高謨翰以葦筏渡胡盧河入寇,至冀州,成德節度使何福進遣龍捷都指揮使劉誠誨等屯貝州以拒之。 契丹聞之,遽引兵北渡。 所掠冀州丁壯數百人,望見官軍,爭鼓噪,欲攻契丹,官軍不敢應,契丹盡殺之。 蜀山南西道節度使李廷珪奏周人聚兵關中,請益兵為備。 蜀主遣奉鑾肅衛都虞候趙進將兵趣利州,既而聞周人聚兵以備北漢,乃引還。 第83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下》
第8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