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河中、永興、鳳翔三鎮拒命以來,朝廷繼遣諸將討之。 昭義節度使常思屯潼關,白文珂屯同州,趙暉屯咸陽。 惟郭從義、王峻置柵近長安,而二人相惡如水火,自春徂秋,皆相持莫肯攻戰。 帝患之,欲遣重臣臨督。 壬午,以郭威為西面軍前招慰安撫使,諸軍皆受威節度。 威將行,問策于太師馮道。 道曰:「守貞自謂舊將,為士卒所附,願公勿愛官物,以賜士卒,則奪其所恃矣。 」威從之。 由是眾心始附於威。 詔白文珂趣河中,趙暉趣風翔。 甲申,蜀主以趙廷隱為太傅,賜爵宋王,國有大事,就第問之。 戊子,蜀改鳳翔曰岐陽軍,己丑,以王景崇為岐陽節度使、同平章事。 乙未,以錢弘亻叔為東南兵馬都元帥、鎮海、鎮東節度使兼中書令、吳越國王。 郭威與諸將議攻討,諸將欲先取長安、鳳翔。 鎮國節度使扈彥珂曰:「今三叛連衡,推守貞為主,守貞亡,則兩鎮自破矣。 若捨近而攻遠,萬一王、趙拒吾前,守貞掎吾後,此危道也。 」威善之。 於是威自陝州,白文珂及寧江節度使、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劉詞自同州,常思自潼關,三道攻河中。 威撫養士卒,與同苦樂,小有功輒厚賞之,微有傷常親視之。 士無賢不肖,有所陳啟,皆溫辭色而受之。 違忤不怒,小過不責。 由是將卒咸歸心于威。 始,李守貞以禁軍皆嘗在麾下,受其恩施,又士卒素驕,苦漢法之嚴,謂其至則叩城奉迎,可坐而待之。 既而士卒新受賜于郭威,皆忘守貞舊恩。 己亥,至城下,揚旗伐鼓,踴躍詬譟,守貞視之失色。 白文珂克西關城,柵于河西,常思柵于城南,威柵于城西。 未幾,威以常思無將領才,先遣歸鎮。 諸將欲急攻城,威曰:「守貞前朝宿將,健鬥好施,屢立戰功。 況城臨大河,樓堞完固,未易輕也。 且彼憑城而鬥,吾仰而攻之,何異帥士卒投湯火乎!夫勇有盛衰,攻有緩急,時有可否,事有後先。 不若且設長圍而守之,使飛走路絶。 吾洗兵牧馬,坐食轉輸,溫飽有餘。 俟城中無食,公帑家財皆竭,然後進梯衝以逼之,飛書檄以招之。 彼之將士,脫身逃死,父子且不相保,況烏合之眾乎!思綰、景崇,但分兵縻之,不足慮也。 」乃發諸州民夫二萬餘人,使白文珂等帥之,刳長壕,築連城,列隊伍而圍之。 威又謂諸將曰:「守貞曏畏高祖,不敢鴟張;以我輩崛起太原,事功未著,有輕我心,故敢反耳。 正宜靜以制之。 」乃偃旗臥鼓,但循河設火鋪,連延數十里,番步卒以守之。 遣水軍檥舟于岸,寇有潛往來者,無不擒之。 於是守貞如坐網中矣。 蜀武德節度使兼中書令王處回請老,辛丑,以太子太傅致仕。 南漢主遣知制誥宣化鐘允章求婚于楚,楚王希廣不許。 南漢主怒。 問允章:「馬公復能經略南土乎?」對曰:「馬氏兄弟,方爭亡於不暇,安能害我!」南漢主曰:「然。 希廣懦而吝嗇,其士卒忘戰日久,此乃吾進取之秋也。 」 武平節度使馬希萼請與楚王希廣各修職貢,求朝廷別加官爵,希廣用天策府內都押牙歐弘練、進奏官張仲荀謀,厚賂執政,使拒其請。 九月,壬子,賜希萼及楚王希廣詔書,諭以「兄弟宜相輯睦,凡希萼所貢,當附希廣以聞。 」希萼不從。 蜀兵援王景崇,軍于散關,趙暉遣都監李彥從襲擊,破之,蜀兵遁去。 蜀主以張業、王處回執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匭函,後改為獻納函。 王景崇盡殺侯益家屬七十餘人,益子前天平行軍司馬仁矩先在外,得免。 庚申,以仁矩為隰州刺史。 仁矩子延廣,尚在襁褓,乳母劉氏以己子易之,抱延廣而逃,乞食至于大梁,歸於益家。 李守貞屢出兵欲突長圍,皆敗而返。 遣人賫蠟丸求救于唐、蜀、契丹,皆為邏者所獲。 城中食且盡,殍死者日眾。 守貞憂形于色,召總倫詰之,總倫曰:「大王當為天子,人不能奪。 但此分野有災,待磨滅將盡,只餘一人一騎,乃大王鵲起之時也。 」守貞猶以為然。 冬,十月,王景崇遣其子德讓,趙思綰遣其子懷乂,見蜀主于成都。 戊寅,景崇遣兵出西門,趙暉擊破之,遂取西關城。 景崇退守大城,暉塹而圍之,數挑戰,不出。 暉潛遣千餘人擐甲執兵,效蜀旗幟,循南山而下,令諸軍聲言:「蜀兵至矣。 」景崇果遣兵數千出迎之,暉設伏掩擊,盡殪之。 自是景崇不復敢出。 第8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下》
第8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