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都都揮使留從效謂刺史王繼勛曰:「李弘通兵勢甚盛,士卒以使君賞罰不當,莫肯力戰,使君宜避位自省。 」乃廢繼勛歸私第,代領軍府事,勒兵擊李弘通,大破之。 表聞于唐,唐主以從效為泉州刺史,召繼勛還金陵,遣將將兵戍泉州。 徙漳州刺史王繼成為和州刺史,汀州刺史許文稹為蘄州刺史。 定州西北二百里有狼山,土人築堡于山上以避胡寇。 堡中有佛舍,尼孫深意居之,以妖術惑眾,言事頗驗,遠近信奉之。 中山人孫方簡及弟行友,自言深意之侄,不飲酒食肉,事深意甚謹。 深意卒,方簡嗣行其術,稱深意坐化,嚴飾,事之如生,其徒日茲。 會晉與契丹絶好,北邊賦役煩重,寇盜充斥,民不安其業。 方簡、行友因帥鄉裡豪健者,據寺為寨以自保。 契丹入寇,方簡帥眾邀擊,頗獲其甲兵、牛馬、軍資,人挈家往依之者益眾。 久之,至千餘家,遂為群盜。 懼為吏所討,乃歸款朝廷。 朝廷亦資其禦寇,署東北招收指揮使。 方簡時入契丹境鈔掠,多所殺獲。 既而邀求不已,朝廷小不副其意,則舉寨降于契丹,請為鄉道以入寇。 時河北大饑,民餓死者所在以萬數,兗、鄆、滄、貝之間,盜賊峰起,吏不能禁。 天雄節度使杜威遣元隨軍將劉延翰市馬于邊,方簡執之,獻於契丹。 延翰逃歸,六月,壬戌,至大梁,言「方簡欲乘中國凶饑,引契丹入寇,宜為之備。 」 初,朔方節度使馮暉在靈武,得羌、胡心,市馬期年,至五千匹,朝廷忌之,徙鎮邠州及陝州,入為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領河陽節度使。 暉知朝廷之意,悔離靈武,乃厚事馮玉、李彥韜,求復鎮靈州。 朝廷亦以羌、胡方擾,丙寅,復以暉為朔方節度使,將關西兵擊羌、胡;以威州刺史藥元福為行營馬步軍都指揮使。 乙丑,定州言契丹勒兵壓境。 詔以天平節度使、侍衛馬步都指揮使李守貞為北面行營都部署,義成節度使皇甫遇副之;彰德節度使張彥澤充馬軍都指揮使兼都虞候,義武節度使薊人李殷充步軍都指揮使兼都排陣使;遣護聖指揮使臨清王彥超、太原白延遇以部兵十營詣邢州。 時馬軍都指揮使、鎮安節度使李彥韜方用事,視守貞蔑如也。 守貞在外所為,事無大小,彥韜必知之,守貞外雖敬奉而內恨之。 初,唐人既克建州,欲乘勝取福州,唐主不許。 樞密使陳覺請自往說李弘義,必令入朝。 宋齊丘薦覺才辯,可不煩寸刃,坐致弘義。 唐主乃拜弘義母、妻皆為國夫人,四弟皆遷官,以覺為福州宣諭使,厚賜弘義金帛。 弘義知其謀,見覺,辭色甚倨,待之疏薄。 覺不敢言入朝事而還。 秋,七月,河決楊劉,西入莘縣,廣四十里,自朝城北流。 有自幽州來者,言趙延壽有意歸國。 樞密使李崧、馮玉信之,命天雄節度使杜威致書於延壽,具述朝旨,啖以厚利,洛州軍將趙行實嘗事延壽,遣賫書潛往遺之。 延壽覆書言:「久處異域,思歸中國。 乞發大軍應接,拔身南去。 」辭旨懇密。 朝廷欣然,復遣行實詣延壽,與為期約。 八月,李守貞言:「與契丹千餘騎遇于長城北,轉鬥四十里,斬其酋帥解裡,擁餘眾入水溺死者甚眾。 」丁卯,詔李守貞還屯澶州。 帝既與契丹絶好,數召吐谷渾酋長白承福入朝,宴賜甚厚。 承福從帝與契丹戰澶州,又與張從恩戍滑州。 屬歲大熱,遣其部落還太原,畜牧于嵐、石之境。 部落多犯法,劉知遠無所縱舍。 部落知朝廷微弱,且畏知遠之嚴,謀相與遁歸故地。 有白可久者,位亞承福,帥所部先亡歸契丹,契丹用為雲州觀察使,以誘承福。 知遠與郭威謀曰:「今天下多事,置此屬於太原,乃腹心之疾也,不如去之。 」承福家甚富,飼馬用銀槽。 威勸知遠誅之,收其貨以贍軍。 知遠密表:「吐谷渾反覆難保,請遷于內地。 」帝遣使發其部落千九百人,分置河陽及諸州。 知遠遣威誘承福等入居太原城中,因誣承福等五族謀叛,以兵圍而殺之,合四百口,籍沒其家貲。 詔褒賞之,吐谷渾由是遂微。 濮州刺史慕容彥超坐違法科斂,擅取官麥五百斛造麹,賦與部民。 李彥韜素與彥超有隙,發其事,罪應死。 彥韜趣馮玉使殺之,劉知遠上表論救。 李崧曰:「如彥超之罪,今天下籓侯皆有之。 若盡其法,恐人人不自安。 」甲戌,敕免彥超死,削官爵,流房州。 第79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下》
第7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