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理者,方圓、短長、粗靡、堅脆之分也。 故理定而後可得道也。 故定理有存亡,有死生,有盛衰。 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後衰者,不可謂常。 唯夫與天地之剖判也具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謂常。 而常者,無攸易,無定理,無定理非在於常所,是以不可道也。 聖人觀其玄虛,用其周行,強字之曰道,然而可論,故曰:‘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 人始於生而卒於死。 始之謂出,卒之謂入,故曰:‘出生入死。 ’人之身三百六十節,四肢,九竅,其大具也。 四肢與九竅十有三者,十有三者之動靜盡屬於生焉。 屬之謂徒也,故曰:‘生之徒也十有三者。 ’至死也十有三具者皆還而屬之於死,死之徒亦有十三,故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凡民之生生而生者固動,動盡則損也,而動不止,是損而不止也,損而不止則生盡,生盡之謂死,則十有三具者皆為死死地也。 故曰:‘民之生,生而動,動皆之死地,之十有三。 ’是以聖人愛精神而貴處靜,此甚大於兕虎之害。 夫兕虎有域,動靜有時,避其域,省其時,則免其兕虎之害矣。 民獨知兕虎之有爪角也,而莫知萬物之盡有爪角也,不免於萬物之害。 何以論之?時雨降集,曠野閑靜,而以昏晨犯山川,則風露之爪角害之。 事上不忠,輕犯禁令,則刑法之爪角害之。 處鄉不節,憎愛無度,則爭鬥之爪角害之。 嗜欲無限,動靜不節,則痤疽之爪角害之。 好用其私智而棄道理,則網羅之爪角害之。 兕虎有域,而萬害有原,避其域,塞其原,則免於諸害矣。 凡兵革者,所以備害也。 重生者雖入軍無忿爭之心,無忿爭之心則無所用救害之備。 此非獨謂野處之軍也,聖人之遊世也無害人之心,無害人之心則必無人害,無人害則不備人,故曰:‘陸行不遇兕虎。 ’入山不恃備以救害,故曰:‘入軍不備甲兵。 ’遠諸害,故曰:‘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錯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不設備而必無害,天地之道理也。 體天地之道,故曰:‘無死地焉。 ’動無死地,而謂之‘善攝生’矣。 愛子者慈於子,重生者慈於身,貴功者慈於事。 慈母之於弱子也,務致其福,務致其福則事除其禍,事除其禍則思慮熟,思慮熟則得事理,得事理則必成功,必成功則其行之也不疑,不疑之謂勇。 聖人之於萬事也,盡如慈母之為弱子慮也,故見必行之道,見必行之道則明,其從事亦不疑,不疑之謂勇。 不疑生於慈,故曰:‘慈故能勇。 ’ 第4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韓非子》
第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