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至營州。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 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上謂薛仁貴曰:「朕諸將皆老,思得新進驍勇者將之,無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 丙辰,上聞太子奉迎將至,從飛騎三千人馳入臨渝關,道逢太子。 上之發定州也,指所禦褐袍謂太子曰:「俟見汝,乃易此袍耳。 」在遼左,雖盛暑流汗,弗之易。 及秋,穿敗,左右請易之,上曰:「軍士衣多弊,吾獨禦新衣,可乎?」至是,太子進新衣,乃易之。 諸軍所虜高麗民萬四千口,先集幽州,將以賞軍士,上愍其父子夫婦離散,命有司平其直,悉以錢布贖為民,歡呼之聲,三日不息。 十一月,辛未,車駕至幽州,高麗民迎于城東,拜舞號呼,宛轉于地,塵埃彌望。 庚辰,過易州境,司馬陳元璹使民于地室蓄火種蔬而進之;上惡其諂,免元璹官。 丙戌,車駕至定州。 丁亥,吏部尚書楊師道坐所署用多非其才,左遷工部尚書。 壬辰,車駕發定州。 十二月,辛丑,上病癰,禦步輦而行。 戊申,至并州,太子為上吮癰,扶輦步從者數日。 辛亥,上疾瘳,百官皆賀。 上之征高麗也,使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將突厥屯夏州之北,以備薛延陀。 薛延陀多彌可汗既立,以上出征未還,引兵寇河南,上遣左武候中郎將長安田仁會與思力合兵擊之。 思力羸形偽退,誘之深入,及夏州之境,整陳以待之。 薛延陀大敗,追奔六百餘裡,耀威磧北而還。 多彌復發兵寇夏州,己未,敕禮部尚書江夏王道宗,發朔、並、汾、箕、嵐、代、忻、蔚、雲九州兵鎮朔州;右衛大將軍代州都督薛萬徹,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發勝、夏、銀、綏、丹、延、鄜、坊、石、隰十州兵鎮勝州;勝州都督宋君明,左武候將軍薛孤吳,發靈、原、寧、鹽、慶五州兵鎮靈州;又令執失思力發靈、勝二州突厥兵,與道宗等相應。 薛延陀至塞下,知有備,不敢進。 初,上留侍中劉洎輔皇太子于定州,仍兼左庶子、檢校民部尚書,總吏、禮、戶部三尚書事。 上將行,謂洎曰:「我今遠征,爾輔太子,安危所寄,宜深識我意。 」對曰:「願陛下無憂,大臣有罪者,臣謹即行誅。 」上以其言妄發,頗怪之,戒曰:「卿性疏而太健,必以此敗,深宜慎之!」及上不豫,洎從內出,色甚悲懼,謂同列曰:「疾勢如此,聖躬可憂!」或譖于上曰:「洎言國家事不足憂,但當輔幼主行伊、霍故事,大臣有異志者誅之,自定矣。 」上以為然,庚申,下詔稱:「洎與人竊議,窺窬萬一,謀執朝衡,自處伊、霍,猜忌大臣,皆欲夷戮。 宜賜自盡,免其妻孥。 」 中書令馬周攝吏部尚書,以四時選為勞,請復以十一月選,至三月畢;從之。 是歲,右親衛中郎將裴行方討茂州叛羌黃郎弄,大破之,窮其餘黨,西至乞習山,臨弱水而歸。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上貞觀二十年(丙午,公元六四六年) 春,正月,辛未,夏州都督喬師望、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等擊薛延陀,大破之,虜獲二千餘人。 多彌可汗輕騎遁走,部內騷然矣。 丁丑,遣大理卿孫伏伽等二十二人以六條巡察四方,刺史、縣令以下多所貶黜,其人詣闕稱冤者,前後相屬。 上令褚遂良類狀以聞,上親臨決,以能進擢者二十人,以罪死者七人,流以下除免者數百千人。 二月,乙未,上發并州。 三月,己巳,車駕還京師。 上謂李靖曰:「吾以天下之眾困于小夷,何也?」靖曰:「此道宗所解。 」上顧問江夏王道宗,具陳在駐驊時乘虛取平壤之言。 上悵然曰:「當時匆匆,吾不憶也。 」 上疾未全平,欲專保養,庚午,詔軍國機務並委皇太子處決。 於是太子間日聽政于東宮,既罷,則入侍藥膳,不離左右。 上命太子暫出遊觀,太子辭不願出;上乃置別院于寢殿側,使太子居之。 褚遂良請遣太子旬日一還東宮,與師傅講道義;從之。 上嘗幸未央宮,闢仗已過,忽于草中見一人帶橫刀,詰之,曰:「聞闢仗至,懼不敢出,闢仗者不見,遂伏不敢動。 」上遽引還,顧謂太子:「茲事行之,則數人當死,汝于後速縱遣之。 」又嘗乘腰輿,有三衛誤拂禦衣,其人懼,色變。 上曰:「此間無御史,吾不汝罪也。 」 第17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下》
第1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