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神采英毅,群臣進見者,皆失舉措;上知之,每見人奏事,必假以辭色,冀聞規諫。 嘗謂公卿曰:「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 苟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如虞世基等諂事煬帝以保富貴,煬帝既弒,世基等亦誅。 公輩宜用此為戒,事有得失,無毋盡言!」 或上言秦府舊兵,宜盡除武職,追入宿衛。 上謂之曰:「朕以天下為家,惟賢是與,豈舊兵之外皆無可信者乎!汝之此意,非所以廣朕德于天下也。 」 上謂公卿曰:「昔禹鑿山治水而民無謗讟者,與人同利故也。 秦始皇營宮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 夫靡麗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縱之不已,則危亡立至。 朕欲營一殿,材用已具,鑒秦而止。 王公已下,宜體朕此意。 」由是二十年間,風俗素樸,衣無錦繡,公私富給。 上謂黃門侍郎王珪曰:「國家本置中書、門下以相檢察,中書詔敕或有差失,則門下當行駁正。 人心所見,互有不同,苟論難往來,務求至當,捨己從人,亦復何傷!比來或護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順一人顏情,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國之政也。 煬帝之世,內外庶官,務相順從,當是之時,皆自謂有智,禍不及身。 及天下大亂,家國兩亡,雖其間萬一有得免者,亦為時論所貶,終古不磨。 卿曹各當徇公忘私,勿雷同也!」 上謂侍臣曰:「吾聞西域賈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諸?」侍臣曰:「有之。 」上曰:「人皆知彼之愛珠而不愛其身也;吏受賕抵法,與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於彼胡之可笑邪!」魏徵曰:「昔魯哀公謂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 』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紂乃忘其身。 』亦猶是也。 」上曰:「然。 朕與公輩宜戮力相輔,庶免為人所笑也!」 青州有謀反者,州縣逮捕支黨,收系滿獄,詔殿中侍御史安喜崔仁師覆按之。 仁師至,悉脫去杻械,與飲食湯沐,寬慰之,止坐其魁首十餘人,餘皆釋之。 還報,敕使將往決之。 大理少卿孫伏伽謂仁師曰:「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誰不貪生,恐見徒侶得免,未肯甘心,深為足下憂之。 」仁師曰:「凡治獄當以平恕為本,豈可自規免罪,知其冤而不為伸邪!萬一暗短,誤有所縱,以一身易十囚之死,亦所願也。 」伏伽慚而退。 及敕使至,更訊諸囚,皆曰:「崔公平恕,事無枉濫,請速就死。 」無一人異辭者。 上好騎射,孫伏伽諫,以為:「天子居則九門,行則警蹕,非欲苟自尊嚴,乃為社稷生民之計也。 陛下好自走馬射的以娛悅近臣,此乃少年為諸王時所為,非今日天子事業也。 既非所以安養聖躬,又非所以儀刑後世,臣竊為陛下不取。 」上悅。 未幾,以伏伽為諫議大夫。 隋世選人,十一月集,至春而罷,人患其期促。 至是,吏部侍郎觀城劉林甫奏四時聽選,隨闕注擬,人以為便。 唐初,士大夫以亂離之後,不樂仕進,官員不充。 省符下諸州差人赴選,州府及詔使多以赤牒補官。 至是盡省之,勒赴省選,集者七千餘人,林甫隨才銓敘,各得其所,時人稱之。 詔以關中米貴,始分人于洛州選。 上謂房玄齡曰:「官在得人,不在員多。 」命玄齡並省,留文武總六百四十三員。 隋秘書監晉陵劉子翼,有學行,性剛直,朋友有過,常面責之。 李百藥常稱:「劉四雖復罵人,人終不恨。 」是歲,有詔征之,辭以母老,不至。 鄃令裴仁軌私役門夫,上怒,欲斬之。 殿中侍御史長安李乾祐諫曰:「法者,陛下所與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獨有也。 今仁軌坐輕罪而抵極刑,臣恐人無所措手足。 」上悅,免仁軌死,以乾祐為侍御史。 上嘗語及關中、山東人,意有同異。 殿中侍御史義豐張行成跪奏曰:「天子以四海為家,不當有東西之異;恐示人以隘。 」上善其言,厚賜之。 自是每有大政,常使預議。 初,突厥既強,敕勒諸部分散,有薛延陀、回紇、都播、骨利干、多濫葛、同羅、仆固、拔野古、思結、渾、斛薛、結、阿跌、契苾、白等十五部,皆居磧北,風俗大抵與突厥同;薛延陀于諸部為最強。 西突厥曷薩那可汗方強,敕勒諸部皆臣之。 曷薩那征稅無度,諸部皆怨。 曷薩那誅其渠帥百餘人,敕勒相帥叛之,共推契苾哥楞為易勿真莫賀可汗,居貪于山北。 又以薛延陀乙失鉢為也咥小可汗,居燕末山北。 及射匱可汗兵復振,薛延陀、契苾二部並去可汗之號以臣之。 第1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下》
第1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