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突厥阿史那思摩入見,上引升禦榻,慰勞之。 思摩貌類胡,不類突厥,故處羅疑其非阿史那種,歷處羅、頡利世,常為夾畢特勒,終不得典兵為設。 既入朝,賜爵和順王。 丁酉,遣左仆射裴寂使于突厥。 九月,癸卯,日南人姜子路反,交州都督王志遠擊破之。 癸卯,突厥寇綏州,都督劉大俱擊破之,獲特勒三人。 冬,十月,己巳,突厥寇甘州。 辛未,上校獵于鄠之南山;癸酉,幸終南。 吐谷渾及羌人寇疊州,陷合川。 丙子,上幸樓觀,謁老子祠;癸未,以太牢祭隋文帝陵。 十一月,丁卯,上幸龍躍宮;庚午,還宮。 太子詹事裴矩權檢校侍中。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八年(乙酉,公元六二五年) 春,正月,丙辰,以壽州都督張鎮周為舒州都督。 鎮周以舒州本其鄉裡,到州,就故宅多市酒餚,召親戚故人,與之酣宴,散髮箕距,如為布衣時,凡十日。 既而分贈金帛,泣與之別,曰:「今日張鎮周猶得與故人歡飲,明日之後,則舒州都督治百姓耳,君民禮隔,不復得為交遊。 」自是親戚故人犯法,一無所縱,境內肅然。 丁巳,遣右武衛將軍段德操徇夏州地。 吐谷渾寇疊州。 是月,突厥、吐谷渾各請互市,詔皆許之。 先是,中國喪亂,民乏耕牛,至是資于戎狄,雜畜被野。 夏,四月,乙亥,黨項寇渭州。 甲申,上幸鄠縣,校獵于甘谷,營太和宮于終南山;丙戌,還宮。 西突厥統葉護可汗遣使請婚,上謂裴矩曰:「西突厥道遠,緩急不能相助,今求婚,何如?」對曰:「今北寇方強,為國家今日計,且當遠交而近攻,臣謂宜許其婚以威頡利;俟數年之後,中國完實,足抗北夷,然後徐思其宜。 」上從之。 遣高平王道立至其國,統葉護大喜。 道立,上之從子也。 初,上以天下大定,罷十二軍。 既而突厥為寇不已,辛亥,復置十二軍,以太常卿竇誕等為將軍,簡練士馬,議大舉擊突厥。 甲寅,涼州胡睦伽陀引突厥襲都督府,入子城;長史劉君傑擊破之。 六月,甲子,上幸太和宮。 丙子,遣燕郡王李藝屯華亭縣及彈箏峽,水部郎中姜行本斷石嶺道以備突厥。 丙戌,頡利可汗寇靈州。 丁亥,以右衛大將軍張瑾為行軍總管以禦之,以中書侍郎溫彥博為長史。 先是,上與突厥書用敵國禮,秋,七月,甲辰,上謂侍臣曰:「突厥貪婪無厭,朕將征之,自今勿復為書,皆用詔敕。 」 丙午,車駕還宮。 己酉,突厥頡利可汗寇相州。 睦伽陀攻武興。 丙辰,代州都督藺謩與突厥戰于新城,不利;覆命行軍總管張瑾屯石嶺,李高遷趨大谷以禦之。 丁巳,命秦王出屯蒲州以備突厥。 八月,壬戌,突厥逾石嶺,寇并州;癸亥,寇靈州;丁卯,寇潞、沁、韓三州。 左武候大將軍安修仁擊睦伽陀于且渠川,破之。 詔安州大都督李靖出潞州道,行軍總客任瑰屯太行,以禦突厥。 頡利可汗將兵十餘萬大掠朔州。 壬申,并州道行軍總管張瑾與突厥戰于太谷,全軍皆沒,瑾脫身奔李靖。 行軍長史溫彥博為虜所執,虜以彥博職在機近,問以國家兵糧虛實,彥博不對,虜遷之陰山。 庚辰,突厥寇靈武。 甲申,靈州都督任城王道宗擊破之。 丙戌,突厥寇綏州。 丁亥,頡利可汗遣使請和而退。 九月,癸巳,突厥沒賀咄設陷并州一縣。 丙申,代州都督藺謩擊破之。 癸卯,初令太府檢校諸州權量。 丙午,右領軍將軍王君廓破突厥于幽州,俘斬二千餘人。 突厥寇藺州。 冬,十月,壬申,吐谷渾寇疊州,遣扶州刺史蔣善合救之。 戊寅,突厥寇鄯州,遣霍公柴紹救之。 十一月,辛卯朔,上幸宜州。 權檢校侍中裴矩罷判黃門侍郎。 戊戌,突厥寇彭州。 庚子,以天策司馬宇文士及權檢校侍中。 辛丑,徙蜀王元軌為吳王,漢王元慶為陳王。 癸卯,加秦王世民中書令,齊王元吉侍中。 丙午,吐谷渾寇岷州。 戊申,眉州山獠反。 十二月,辛酉,上還至京師。 庚辰,上校獵于鳴犢泉;辛巳,還宮。 以襄邑王神符檢校揚州大都督。 始自丹楊徙州府及居民于江北。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九年(丙戌,公元六二六年) 春,正月,己亥,詔太常少卿祖孝孫等更定雅樂。 甲寅,以左仆射裴寂為司空,日遣員外郎一個更直其第。 二月,庚申,以齊王元吉為司徒。 丙子,初令州縣祀社稷,又令士民裡閈相從立社。 各申祈報,用洽鄉黨之歡。 戊寅,上祀社稷。 丁亥,突厥寇原州,遣折威將軍楊毛擊之。 第12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下》
第1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