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頠等出南康。 頠屯豫章之苦竹灘,傅泰據蹠口城,余孝頃遣其弟孝勵守郡城,自出豫章據石頭。 巴山太守熊曇朗誘頠共襲高州刺史黃法;又語法,約共破頠,且曰:「事捷,與我馬仗。 」遂出軍,與頠俱進。 至法城下,曇朗陽敗走,法乘之,頠失援而走,曇朗取其馬仗,歸於巴山。 周文育軍少船,余孝頃有船在上牢,文育遣軍主焦僧度襲之,盡取以歸,仍于豫章立柵。 軍中食盡,諸將欲退。 文育不許,使人間行遺周迪書,約為兄弟。 迪得書甚喜,許饋以糧。 於是文育分遣老弱乘故船沿流俱下,燒豫章柵,偽若遁去者。 孝頃望之,大喜,不復設備。 文育由間道兼行,據芊韶,芊韶上流則歐陽頠、蕭孜,下流則傅泰、余孝頃營,文育據其中間,築城饗士,頠等大駭。 頠退入泥溪,文育遣嚴威將軍周鐵虎等襲頠,癸巳,擒之。 文育盛陳兵甲,與頠乘舟而宴,巡蹠口城下,使其將丁法洪攻泰,擒之,孜、孝頃退走。 甲午,周以于謹為太傅,大宗伯侯莫陳崇為太保,晉公護為大塚宰,柱國武川賀蘭祥為大司馬,高陽公達奚武為大司寇。 周人殺魏恭帝。 三月,庚子,周文育送歐陽頠、傅泰于建康。 丞相霸先與頠有舊,釋而厚待之。 周晉公護以趙景公獨孤信名重,不欲顯誅之,己酉,逼令自殺。 甲辰,以司空王琳為湘、郢二州刺史。 曲江侯勃在南康,聞歐陽頠等敗,軍中忷懼。 甲寅,德州刺史陳法武、前衡州刺史譚世遠攻勃,殺之。 夏,四月,己卯,鑄四柱錢,一當二十。 齊遣使請和。 壬午,周王謁成陵;乙酉,還宮。 齊以太師斛律金為右丞相,前大將軍可朱渾道元為太傅,開府儀同三司賀拔仁為太保,尚書令常山王演為司空,錄尚書事長廣王湛為尚書令,右仆射楊愔為左仆射,仍加開府儀同三司。 並省尚書右仆射崔暹為左仆射,主黨王渙錄尚書事。 丁亥,周王享太廟。 壬辰,改四柱錢一當十;丙申,復閉細錢。 故曲江侯勃主帥蘭敱襲殺譚世遠,軍主夏侯明徹殺敱,持勃首降。 勃故記室李賀藏奉懷安侯任據廣州。 蕭孜、余孝頃猶據石頭,為兩城,各居其一,多設船艦,夾水而陳。 丞相霸先遣平南將軍侯安都助周文育擊之。 戊戌,安都潛師夜燒其船艦,文育帥水軍、安都帥步騎進攻之;蕭孜出降,孝頃逃歸新吳,文育等引兵還。 丞相霸先以歐陽頠聲著南土,復以頠為衡州刺史,使討嶺南。 未至,其子紇已克始興,頠至嶺南,諸郡皆降,遂克廣州,嶺南悉平。 周儀同三司齊軌謂禦正中大夫薛善曰:「軍國之政,當歸天子,何得猶在權門!」善以告晉公護,護殺之,以善為中外府司馬。 五月,戊辰,余孝頃遣使詣丞相府乞降。 王琳既不就征,大治舟艦,將攻陳霸先;六月,戊寅,霸先以開府儀同三司侯安都為西道都督,周文育為南道都督,將舟師二萬會武昌以擊之。 秋,七月,辛亥,周王享太廟。 河南、北大蝗。 齊主問于魏郡丞崔叔瓚曰:「何故致蝗?」對曰:「《五行志》:土功不時,蝗蟲為災。 今外築長城,內興三台,殆以此乎!」齊主大怒,使左右毆之,擢其發,以溷沃其頭,曳足以出。 叔瓚,季舒之兄也。 八月,丁卯,周人歸梁世祖之柩及諸將家屬千餘人于王琳。 戊辰,周王祭太社。 甲午,進丞相霸先位太傅,加黃鉞、殊禮,贊拜不名。 九月,辛丑,進丞相為相國,總百揆,封陳公,備九錫,陳國置百司。 第50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中》
第5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