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運東府米入石頭,既畢,王偉聞荊州軍退,援軍雖多,不相統壹,乃說景曰:「王以人臣舉兵,圍守宮闕,逼辱妃主,殘穢宗廟,擢王之發,不足數罪。 今日持此,欲安所容身乎!背盟而捷,自古多矣,願且觀其變。 」臨賀王正德亦謂景曰:「大功垂就,豈可棄去!」景遂上啟,陳上十失,且曰:「臣方事睽違,所以冒陳讜直。 陛下崇飾虛誕,惡聞實錄,以襖怪為嘉禎,以天譴為無咎。 敷演六藝,排擯前儒,王莽之法也。 以鐵為貨,輕重無常,公孫之制也。 爛羊鎸印,朝章鄙雜,更始、趙倫之化也。 豫章以所天為血仇,邵陵以父存而冠布,石虎之風也。 修建浮圖,百度糜費,使四民饑飠妥,笮融、姚興之代也。 」又言:「建康宮室崇侈,陛下唯與主書參斷萬機,政以賄成,諸閹豪盛,眾僧殷實。 皇太子珠玉是好,酒色是耽,吐言止於輕薄,賦詠不出《桑中》;邵陵所在殘破;湘東群下貪縱;南康、定襄之屬,皆如沐猴而冠耳。 親為孫侄,位則籓屏,臣至百日,誰肯勤王!此而靈長,未之有也。 昔鬻拳兵諫,王卒改善,今日之舉,復奚罪乎!伏願陛下小懲大戒,放讒納忠,使臣無再舉之憂,陛下無嬰城之辱,則萬姓幸甚!」 上覽啟,且慚且怒。 三月,丙辰朔,立壇于太極殿前,告天地。 以景違盟,舉烽鼓噪。 初,閉城之日,男女十餘萬,擐甲者二萬餘人;被圍既久,人多身腫氣急,死者什八九,乘城者不滿四千人,率皆羸喘。 橫屍滿路,不可瘞埋,爛汁滿溝,而眾心猶望外援。 柳仲禮唯聚妓妾,置酒作樂,諸將日往請戰,仲禮不許。 安南侯駿說邵陵王綸曰:「城危如此,而都督不救,若萬一不虞,殿下何顏自立於世!今宜分軍為三道,出賊不意攻之,可以得志。 」綸不從。 柳津登城謂仲禮曰:「汝君父在難,不能竭力,百世之後,謂汝為何!」仲禮亦不以為意。 上問策于津,對曰:「陛下有邵陵,臣有仲禮,不忠不孝,賊何由平!」 戊午,南康王會理與羊鴉仁、趙伯超等進營于東府城北,約夜渡軍。 既而鴉仁等曉猶未至,景眾覺之。 營未立,景使宋子仙擊之,趙伯超望風退走。 會理等兵大敗,戰及溺死者五千人。 景積其首于闕下,以示城中。 景又使于子悅求和,上使御史中丞沈浚至景所。 景實無去志,謂浚曰:「今天時方熱,軍未可動,乞且留京師立效。 」浚發憤責之,景不對,橫刀叱之。 浚曰:「負恩忘義,違棄詛盟,固天地所不容!沈浚五十之年,常恐不得死所,何為以死相懼邪!」因徑去不顧。 景以其忠直,舍之。 於是景決石闕前水,百道攻城,晝夜不息。 邵陵世子堅屯太陽門,終日蒲飲,不恤吏士,其書佐董勛、熊曇朗恨之。 丁卯,夜向曉,勛、曇朗于城西北樓引景眾登城,永安侯確力戰,不能卻,乃排闥入啟上云:「城已陷。 」上安臥不動,曰:「猶可一戰乎?」對曰:「不可。 」上嘆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復何恨!」因謂確曰:「汝速去,語汝父,勿以二宮為念。 」因使慰勞在外諸軍。 俄而景遣王偉入文德殿奉謁,上命褰簾開戶引偉入,偉拜呈景啟,稱:「為奸佞所蔽,領眾入朝,驚動聖躬,今詣闕待罪。 」上問:「景何在?可召來。 」景入見于太極東堂,以甲士五百人自衛。 景稽顙殿下,典儀引就三公榻。 上神色不變,問曰:「卿在軍中日久,無乃為勞!」景不敢仰視,汗流被面。 又曰:「卿何州人,而敢至此,妻子猶在北邪?」景皆不能對。 任約從旁代對曰:「臣景妻子皆為高氏所屠,唯以一身歸陛下。 」上又問:「初渡江有幾人?」景曰:「千人。 」「圍台城幾人?」曰:「十萬。 」「今有幾人?」曰:「率土之內,莫非己有。 」上俯首不言。 景復至永福省見太子,太子亦無懼容。 侍衛皆驚散,唯中庶子徐扌離、通事舍人陳郡殷不害側侍。 扌離謂景曰:「侯王當以禮見,何得如此!」景乃拜。 太子與言,又不能對。 景退,謂其廂公王僧貴曰:「吾常跨鞍對陳,矢刃交下,而意氣安緩,了無怖心。 今見蕭公,使人自懾,豈非天威難犯!吾不可以再見之。 」於是悉撤兩宮侍衛,縱兵掠乘輿、服禦、宮人皆盡。 收朝士、王侯送永福省,使王偉守武德殿,于子悅屯太極東堂。 矯詔大赦,自加大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建康士民逃難四出。 太子洗馬蕭允至京口,端居不行,曰:「死生有命,如何可逃!禍之所來,皆生於利;苟不求利,禍從何生!」 第46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中》
第4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