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諸王多逃匿,尚書左仆射平陽王修,懷之子也,匿于田舍。 歡欲立之,使斛斯椿求之。 椿見修所親員外散騎侍郎太原王思政,問王所在,思政曰:「須知問意。 」椿曰:「欲立為天子。 」思政乃言之。 椿從思政見修,修色變,謂思政曰:「得無賣我邪?」曰:「不也。 」曰:「敢保之乎?」曰:「變態百端,何可保也?」椿馳報歡。 歡遣四百騎迎修入氈帳,陳誠,泣下沾襟,修讓以寡德,歡再拜,修亦拜。 歡出備服禦,進湯沐,達夜嚴警。 昧爽,文武執鞭以朝,使斛斯椿奉勸進表。 椿入帷門,磬折延首而不敢前,修令思政取表視之,曰:「便不得不稱朕矣。 」乃為安定王作詔策而禪位焉。 戊子,孝武帝即位於東郭之外,用代都舊制,以黑氈蒙七人,歡居其一,帝于氈上西向拜天畢,入禦太極殿,群臣朝賀,升閶闔門大赦,改元太昌。 以高歡為大丞相、天柱大將軍、太師,世襲定州刺史。 庚寅,加高澄侍中、開府儀同三司。 初,歡起兵信都,爾朱世隆知司馬子如與歡有舊,自侍中、驃騎大將軍出為南岐州刺史。 歡入洛,召子如為大行台尚書,朝夕左右,參知軍國。 廣州刺史廣寧韓賢,素為歡所善,歡入洛,凡爾朱氏所除官爵例皆削奪,唯賢如故。 以前御史中尉樊子鵠兼尚書左仆射,為東南道大行台,與徐州刺史杜德追爾朱仲遠,仲遠已出境,遂攻元樹于譙。 丞相歡征賀拔岳為冀州刺史,岳畏歡,欲單馬入朝。 行台右丞薛孝通說岳曰:「高王以數千鮮卑破爾朱百萬之眾,誠亦難敵。 然諸將或素居其上,或與之等夷,雖屈首從之,勢非獲已。 今或在京師,或據州鎮,高王除之則失人望,留之則為腹心之疾。 且吐萬人雖覆敗走,猶在并州,高王方內撫群雄,外抗勍敵,安能去其巢穴,與公爭關中之地乎!今關中豪俊皆屬心于公,願效其智力。 公以華山為城,黃河為塹,進可以兼山東,退可以封函谷,奈何欲束手受制於人乎!」言未卒,岳執孝通手曰:「君言是也。 」乃遜辭為啟而不就征。 壬辰,丞相歡還鄴,送爾朱度律、天光于洛陽,斬之。 五月,丙申,魏主鴆節閔帝于門下外省,詔百司會喪,葬用殊禮。 以沛郡王欣為太師,趙郡王諶為太保,南陽王寶炬為太尉,長孫稚為太傅。 寶炬,愉之子也。 丞相歡固辭天柱大將軍,戊戌,許之。 己酉,清河王亶為司徒。 侍中河南高隆之,本徐氏養子,丞相歡命以為弟,恃歡勢驕狎公卿,南陽王寶炬毆之,曰:「鎮兵何敢爾!」魏主以歡故,六月,丁犯,黜寶炬為驃騎大將軍,歸第。 魏主避廣平武穆王之諱,改謚武懷皇帝曰孝莊皇帝,廟號敬宗。 秋,七月,庚子,魏復以南陽王寶炬為太尉。 壬寅,魏丞相歡引兵入滏口,大都督庫狄干入井陘,擊爾朱兆。 庚戌,魏主使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高隆之帥步騎十萬會丞相歡于太原,因以隆之為丞相軍司。 歡軍于武鄉,爾朱兆大掠晉陽,北走秀容。 并州平。 歡以晉陽四塞,乃建大丞相府而居之。 魏夏州遷民郭遷據青州反,刺史元嶷棄城走。 詔行台侯景等討之,拔其城,遷來奔。 魏東南道大行台樊子鵠圍元樹于譙城,分兵攻取蒙縣等五城,以絶援兵之路。 樹請帥眾南歸,以地還魏,子鵠等許之,與之誓約。 樹眾半出,子鵠擊之,擒樹及譙州刺史朱文開以歸。 羊侃行至官竹,聞樹敗而還。 九月,樹至洛陽,久之,復欲南奔,魏人殺之。 乙巳,以司空袁昂領尚書令。 冬,十一月,丁酉,日南至,魏主祀圜丘。 甲辰,魏殺安定王朗、東海王曄。 己酉,以汝南王悅為侍中、大司馬。 魏葬靈太后胡氏。 上聞魏室已定,十二月,庚辰,復以太尉元法僧為郢州刺史。 魏主以汝南王悅屬近地尊,丁亥,殺之。 魏大赦,改元永興;以與太宗同號,復改永熙。 魏主納丞相歡女為後,命太常卿李元忠納幣于晉陽。 歡與之宴,論及舊事,元忠曰:「昔日建義,轟轟大樂,比來寂寂無人問。 」歡撫掌笑曰:「此人逼我起兵。 」元忠戲曰:「若不與侍中,當更求建義處。 」歡曰:「建義不慮無,止畏如此老翁不可遇耳。 」元忠曰:「止為此翁難遇,所以不去。 」因捋歡須大笑。 歡悉其雅意,深重之。 爾朱兆既至秀容,分守險隘,出入寇抄。 魏丞相歡揚聲討之,師出復止者數四,兆意怠。 歡揣其歲首當宴會,遣都督竇泰以精騎馳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里,歡以大軍繼之。 【梁紀十二】起昭陽赤奮若,盡閼逢攝提格,凡二年。 高祖武皇帝十二中大通五年(癸丑,公元五三三年) 第42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中》
第4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