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魏陳郡民劉獲、鄭辯反于西華,改元天授,與湛僧智通謀,魏以行東豫州刺史譙國曹世表為東南道行台以討之,源子恭代世表為東豫州。 諸將以賊眾強,官軍弱,且皆敗散之餘,不敢戰,欲保城自固。 世表方病背腫,輿出,呼統軍是雲寶謂曰:「湛僧智所以敢深入為寇者,以獲、辯皆州民之望,為之內應也。 向聞獲引兵欲迎僧智,去此八十里;今出其不意,一戰可破,獲破,則僧智自走矣。 」乃選士馬付寶,暮出城,比曉而至,擊獲,大破之,窮討餘黨悉平。 僧智聞之,遁還。 鄭辯與子恭親舊,亡匿子恭所,世表集將吏面責子恭,收辯,斬之。 魏相州刺史樂安王鑒與北道都督衍共救信都。 鑒幸魏多故,陰有異志,遂據鄴叛,降葛榮。 己丑,魏大赦。 初,侍御史遼東高道穆奉使相州,前刺史李世哲奢縱不法,道穆案之。 世哲弟神軌用事,道穆兄謙之家奴訴良,神軌收謙之系廷尉。 赦將出,神軌啟太后先賜謙之死,朝士哀之。 彭群、王辯圍琅邪,自夏及秋,魏青州刺史彭城王劭遣司馬鹿悆、南青州刺史胡平遣長史劉仁之將兵擊群、辯,破之,群戰沒。 劭,勰之子也。 八月,魏遣都督源之邕,李神軌,裴衍攻鄴。 子邕行及湯陰,安樂王鑒遣弟斌之夜襲子邕營,不克;子邕乘勝進圍鄴城,丁未,拔之,斬鑒,傳首洛陽,改姓拓跋氏。 魏因遣子邕、裴衍討葛榮。 九月,秦州城民杜粲殺莫折念生闔門皆盡,粲自行州事。 南秦州城民辛琛亦自行州事,遣使詣蕭寶寅請降。 魏復以寶寅為尚書令,還其舊封。 譙州刺史湛僧智圍魏東豫州刺史元慶和于廣陵,魏將軍元顯伯救之,司州刺史夏侯夔自武陽引兵助僧智。 冬,十月,夔至城下,慶和舉城降。 夔以讓僧智,僧智曰:「慶和欲降公,不欲降僧智,今往,必乖其意。 且僧智所將應募烏合之人,不可禦以法;公持軍素嚴,必無侵暴,受降納附,深得其宜。 」夔乃登城,拔魏幟,建梁幟;慶和束兵而出,吏民安堵,獲男女四萬餘口。 臣光曰:湛僧智可謂君子矣!忘其積時攻戰之勞,以授一朝新至之將,知己之短,不掩人之長,功成不取,以濟國事,忠且無私,可謂君子矣! 元顯伯宵遁,諸軍追之,斬獲萬計。 詔以僧智領東豫州刺史,鎮廣陵。 夔引軍屯安陽,遣別將屠楚城,由是義陽北道遂與魏絶。 領軍曹仲宗、東宮直閤陳慶之攻魏渦陽,詔尋陽太守韋放將兵會之。 魏散騎常侍費穆引兵奄至,放營壘未立,麾下止有二百餘人,放免冑下馬,據胡床處分,士皆殊死戰,莫不一當百,魏兵遂退。 放,睿之子也。 魏又遣將軍元昭等眾五萬救渦陽,前軍至駝澗,去渦陽四十里。 陳慶之慾逆戰,韋放以魏之前鋒必皆輕鋭,不如勿擊,待其來至。 慶之曰;「魏兵遠來疲倦,去我既遠,必不見疑,及其未集,須挫其氣。 諸君若疑,慶之請獨取之。 」於是帥麾下二百騎進擊,破之,魏人驚駭。 慶之乃還,與諸將連營而進,背渦陽城與魏軍相持。 自春至冬,數十百戰,將士疲弊。 聞魏人欲築壘于軍後,曹仲宗等恐腹背受敵,議引軍還。 慶之杖節軍門曰:「共來至此,涉歷一歲,糜費極多。 今諸君皆無鬥心,唯謀退縮,豈是欲立功名,直聚為抄暴耳!吾聞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須虜大合,然後與戰。 審欲班師,慶之別有密敕,今日犯者,當依敕行之!」仲宗等乃止。 魏人作十三城,欲以控制梁軍。 慶之銜枚夜出,陷其四城,渦陽城主王緯乞降。 韋放簡遣降者三十餘人分報魏諸營,陳慶之陳其俘馘,鼓噪隨之,魏九城皆潰,追擊之,俘斬略盡,屍咽渦水,所降城中男女三萬餘口。 蕭寶寅之敗於涇州也,或勸之歸罪洛陽,或曰不若留關中立功自效。 行台都令史河間馮景曰:「擁兵不還,此罪將大。 」寶寅不從,自念出師累年,糜費不貲,一旦覆敗,內不自安;魏朝亦疑之。 中尉酈道元,素名嚴猛。 司州牧汝南王悅嬖人丘念,弄權縱恣,道元收念付獄。 悅請之於胡太后,太后敕赦之,道元殺之,並以劾悅。 時寶寅反狀已露,悅乃奏以道元為關右大使。 寶寅聞之,謂為取己,甚懼,長安輕薄子弟復勸使舉兵。 寶寅以問河東柳楷,楷曰:「大王,齊明帝子,天下所屬,今日之舉,實允人望。 且謡言『鸞生十子九子,一子不關中亂。 』亂者治也,大王當治關中,何所疑!」道元至陰盤驛,寶寅遣其將郭子恢攻殺之,收殯其屍,表言白賊所害。 又上表自理,稱為楊椿父子所譖。 第40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中》
第40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