劭密與沈慶之手書,令殺武陵王駿。 慶之求見王,王懼,辭以疾。 慶之突入,以劭書示王,王泣求入內與母訣,慶之曰:「下官受先帝厚恩,今日之事,唯力是視;殿下何見疑之深!」王起再拜曰:「家國安危,皆在將軍。 」慶之即命內外勒兵。 府主簿顏竣曰:「今四方未知義師之舉,劭據有天府,若首尾不相應,此危道也。 宜待諸鎮協謀,然後舉事。 」慶之厲聲曰:「今舉大事,而黃頭小兒皆得參預,何得不敗!宜斬以徇眾!」王令竣拜謝慶之,慶之曰:「君但當知筆札事耳!」於是專委慶之處分。 旬日之間,內外整辦,人以為神兵。 竣,延之之子也。 庚寅,武陵王戒嚴誓眾。 以沈慶之領府司馬;襄陽太守柳元景、隨郡太守宗慤為諮議參軍,領中兵;江夏內史朱修之行平東將軍;記室參軍顏設為諮議參軍,領錄事,兼總內外;以諮議參軍劉延孫為長史、尋陽太守,行留府事。 延孫,道產之子也。 南譙王義宣及臧質皆不受劭命,與司州刺史魯爽同舉兵以應駿。 質、爽俱詣江陵見義宣,且遣使勸進于王。 辛卯,臧質子敦等在建康者聞質舉兵,皆逃亡。 劭欲相慰悅,下詔曰:「臧質,國戚勛臣,方贊翼京輦,而子弟波迸,良可怪嘆。 可遣宣譬令還,咸複本位。 」劭尋錄得敦,使大將軍義恭行訓杖三十,厚給賜之。 癸巳,劭葬太祖于長寧陵,謚曰景皇帝,廟號中宗。 乙未,武陵王發西陽;丁酉,至尋陽。 庚子,王命顏竣移檄四方,使共討劭。 州郡承檄,翕然響應。 南譙王義宣遣臧質引兵詣尋陽,與駿同下,留魯爽于江陵。 劭以兗、冀二州刺史蕭思話為徐、兗二州刺史,起張永為青州刺史。 思話自歷城引部曲還平城,起兵以應尋陽;建武將軍垣護之在歷城,亦帥所領赴之。 南譙王義宣版張永為冀州刺史。 永遣司馬崔勛之等將兵赴義宣。 義宣慮蕭思話與永不釋前憾,自為書與思話,使長史張暢為書與永,勸使相與坦懷。 隨王誕將受劭命,參軍事沈正說司馬顧琛曰:「國家此禍,開闢未聞。 今以江東驍鋭之眾,唱大義于天下,其誰不響應!豈可使殿下北面凶逆,受其偽寵乎!」琛曰:「江東忘戰日久,雖逆順不同,然強弱亦異,當須四方有義舉者,然後應之,不為晚也。 」正曰:「天下未嘗有無父無君之國,寧可自安仇恥而責義于餘方乎!今正以弒逆冤醜,義不同天,舉兵之日,豈求必全邪!馮衍有言:『大漢之貴臣,將不如荊、齊之賤士乎!』況殿下義兼臣子,事實國家者哉!」琛乃與正共入說誕,誕從之。 正,田子之兄子也。 劭自謂素習武事,語朝士曰:「卿等但助我理文書,勿措意戎旅;若有寇難,吾自當之,但恐賊虜不敢動耳。 」及聞四方兵起,始憂懼,戒嚴,悉召下番將吏,遷淮南岸居民于北岸,盡聚諸王及大臣于城內,移江夏王義恭處尚書下舍,分義恭諸子處侍中下省。 夏,四月,癸卯朔,柳元景統寧朔將軍薛安都等十二軍發湓口,司空中兵參軍徐遺寶以荊州之眾繼之。 丁未,武陵王發尋陽,沈慶之總中軍以從。 劭立妃殷氏為皇后。 庚戌,武陵王檄書至建康,劭以示太常顏延之曰:「彼誰筆也?」延之曰:「竣之筆也。 」劭曰:「言辭何至於是!」延之曰:「竣尚不顧老臣,安能顧陛下!」劭怒稍解。 悉拘武陵王子于侍中下省,南譙王義宣子于太倉空舍。 劭欲盡殺三鎮士民家口,江夏王義恭、何尚之皆曰:「凡舉大事者不顧家;且多是驅逼,今忽誅其室累,正足堅彼意耳。 」劭以為然,乃下書一無所問。 第25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中》
第2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