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之亡也,鄯善人以其地與魏鄰,大懼,曰:「通其使人,知我國虛實,取亡必速。 」乃閉斷道,使者往來,輒抄劫之。 由是西域不通者數年。 魏主使散騎常侍萬度歸發涼州以西兵擊鄯善。 六月,壬辰,魏主北巡。 帝謀伐魏,罷南豫州入豫州。 辛亥,以南豫州刺史南平王鑠為豫州刺史。 秋,七月,己未,以尚書仆射孟顗為左仆射,中護軍何尚之為右仆射。 武陵王駿將之鎮,時緣沔諸蠻猶為寇,水陸梗礙;駿分軍遣撫軍中兵參軍沈慶之掩擊,大破之。 駿至鎮,蠻斷驛道,欲攻隨郡;隨郡太守河東柳元景募得六七百人,邀擊,大破之。 遂平諸蠻,獲七萬餘口。 溳山蠻最強,沈慶之討平之,獲三萬餘口,徙萬餘口于建康。 吐谷渾什歸聞魏軍將至,棄城夜遁。 八月,丁亥,封敕文入枹罕,分徙其民千家還上邽,留乙烏頭守枹罕。 萬度歸至敦煌,留輜重,以輕騎五千度流沙,襲鄯善。 壬辰,鄯善王真達面縛出降。 度歸留軍屯守,與真達詣平城,西域復通。 魏主如陰山之北,發諸州兵三分之一,各于其州戒嚴,以須後命。 徙諸種雜民五千餘家于北邊,令就北畜牧,以餌柔然。 壬寅,魏高涼王那軍至寧頭城,吐谷渾王慕利延擁其部落西度流沙。 吐谷渾慕璝之子被囊逆戰,那擊破之;被囊遁走,中山公杜豐帥精騎追之,度三危,至雪山,生擒被囊及吐谷渾什歸、乞伏熾磐之子成龍,皆送平城。 慕利延遂西入于闐,殺其王,據其地,死者數萬人。 九月,癸酉,上餞衡陽王義季于武帳岡。 上將行,敕諸子且勿食,至會所設饌;日旰,不至,有饑色。 上乃謂曰:「汝曹少長豐佚,不見百姓艱難。 今使汝曹識有饑苦,知以節儉禦物耳。 」 裴子野論曰:善乎太祖之訓也!夫侈興于有餘,儉生於不足。 欲其隱約,莫若貧賤。 習其險限,利以任使;達其情偽,易以躬臨。 太祖若能率此訓也,難其志操,卑其禮秩,教成德立,然後授以政事,則無怠無荒,可播之於九服矣。 高祖思固本枝,崇樹襁褓;後世遵守,迭據方岳。 及乎泰始之初,升明之季,絶咽于衾衽者動數十人。 國之存亡,既不是系,早肆民上,非善誨也。 魏民間訛言「滅魏者吳」,盧水胡蓋吳聚眾反于杏城,諸種胡爭應之,有眾十餘萬,遣其黨趙綰來上表自歸。 冬,十月,戊子,長安鎮副將拓跋紇帥眾討吳,紇敗死。 吳眾愈盛,民皆渡渭,奔南山。 魏主發高平敕勒騎赴長安,命將軍叔孫拔領攝並、秦、雍三州兵屯渭北。 十一月,魏發冀州民造浮橋于碻磝津。 蓋吳遣別部帥白廣平西掠新平,安定諸胡皆聚眾應之。 又分兵東掠臨晉巴東,將軍章直擊破之,溺死於河者三萬餘人。 吳又遣兵西掠至長安,將軍叔孫拔與戰于渭北,大破之,斬首三萬餘級。 河東蜀薛永完聚眾以應吳,襲擊聞喜。 聞喜縣無兵仗,令憂惶無計;縣人裴駿帥厲鄉豪擊之,永宗引去。 魏主命薛謹之子拔糾合宗、鄉,壁于河際,以斷二寇往來之路。 庚午,魏主使殿中尚書拓跋處直等將二萬騎討薛永宗,殿中尚書乙拔將三萬騎討蓋吳,西平公寇提將萬騎討白廣平。 吳自號天台王,署置百官。 辛未,魏主還宮。 魏選六州驍騎二萬,使永昌王仁、高涼王那分將之,為二道,掠淮、泗以北,徙青、徐之民以實河北。 癸未,魏主西巡。 初,魯國孔熙先博學文史,兼通數術,有縱橫才志;為員外散騎侍郎,不為時所知,憤憤不得志。 父默之為廣州刺史,以臓獲罪,大將軍彭城王義康為救解,得免。 及義康遷豫章,熙先密懷報效。 且以為天文、圖讖,帝必以非道晏駕,由骨肉相殘,江州應出天子。 以范曄志意不滿,欲引與同謀,而熙先素不為曄所重。 太子中舍人謝綜,曄之甥也,熙先傾身事之。 綜引熙先與曄相識。 第23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中》
第2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