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皇帝下景元三年(壬午,公元二六二年) 秋,八月,乙酉,吳主立皇后朱氏,朱公主之女也。 戊子,立子л為太子。 漢大將軍姜維將出軍,右車騎將軍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 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將何以存!」冬,十月,維入寇洮陽,鄧艾與戰于侯和,破之,維退住沓中。 初,維以覊旅依漢,身受重任,興兵累年,功績不立。 黃皓用事于中,與右大將軍閻宇親善,陰欲廢維樹宇。 維知之,言于漢主曰:「皓奸巧專恣,將敗國家,請殺之!」漢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每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維見皓枝附葉連,懼于失言,遜辭而出,漢主敕皓詣維陳謝。 維由是自疑懼,返自洮陽,因求種麥沓中,不敢歸成都。 吳主以濮陽興為丞相,廷尉丁密、光祿勛孟宗為左右御史大夫。 初,興為會稽太守,吳主在會稽,興遇之厚;左將軍張布嘗為會稽王左右督將,故吳主即位,二人皆貴寵用事;布典宮省,興關軍國,以佞巧更相表裡,吳人失望。 吳主喜讀書,欲與博士祭酒韋昭、博士盛沖講論,張布以昭、沖切直,恐其入侍,言己陰過,固諫止之。 吳主曰:「孤之涉學,群書略遍,但欲與昭等講習舊聞,亦何所損!君特當恐昭等道臣下奸慝,故不欲令入耳。 如此之事,孤已自備之,不須昭等然後乃解也。 」布惶恐陳謝,且言懼妨政事。 吳主曰:「王務、學業,其流各異,不相妨也。 此無所為非,而君以為不宜,是以孤有所及耳。 不圖君今日在事更行此于孤也,良甚不取!」布拜表叩頭。 吳主曰:「聊相開悟耳,何至叩頭乎!如君之忠誠,遠近所知,吾今日之巍巍,皆君之功也。 《詩》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終之實難,君其終之!」然吳主恐布疑懼,卒如布意,廢其講業,不復使昭等入。 譙郡嵇康,文辭壯麗,好言老、莊而尚奇任俠,與陳留阮籍、籍兄子咸、河內山濤、河南向秀、琅邪王戎、沛人劉伶特相友善,號竹林七賢。 皆崇尚虛無,輕蔑禮法,縱酒昏酣,遺落世事。 阮籍為步兵校尉,其母卒,籍方與人圍棋,對者求止,籍留與決賭。 既而飲酒二斗,舉聲一號,吐血數升,毀瘠骨立。 居喪,飲酒無異平日。 司隷校尉何曾惡之,面質籍于司馬昭座曰:「卿縱情、背禮、敗俗之人,今忠賢執政、綜核名實,若卿之曹,不可長也!」因謂昭曰:「公方以孝治天下,而聽阮籍以重哀飲酒食肉于公座,何以訓人!宜擯之四裔,無令污染華夏。 」昭愛籍才,常擁護之。 曾,夔之子也。 阮咸素幸姑婢;姑將婢去,咸方對客,遽借客馬而追之,累騎而還。 劉伶嗜酒,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隨之,曰:「死便埋我。 」當時士大夫皆以為賢,爭慕效之,謂之放達。 鐘會方有寵于司馬昭,聞嵇康名而造之,康箕踞而鍛,不為之禮。 會將去,康曰:「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會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遂深銜之。 山濤為吏部郎,舉康自代。 康與濤書,自說不堪流俗,而非薄湯、武。 昭聞而怒之。 康與東平呂安親善,安兄巽誣安不孝,康為證其不然。 會因譖「康嘗欲助毌丘儉,且安、康有盛名于世,而言論放蕩,害時亂教,宜因此除之。 」昭遂殺安及康。 康嘗詣隱者汲郡孫登,登曰:「子才多識寡,難乎免于今之世矣!」 司馬昭患姜維數為寇,官騎路遺求為刺客入蜀,從事中郎荀勖曰:「明公為天下宰,宜杖正義以伐違貳,而以刺客除賊,非所以刑于四海也。 」昭善之。 勖,爽之曾孫也。 昭欲大舉伐漢,朝臣多以為不可,獨司隷校尉鐘會勸之。 昭諭眾曰:「自定壽春已來,息役六年,治兵繕甲,以擬二虜。 今吳地廣大而下濕,攻之用功差難,不如先定巴蜀,三年之後,因順流之勢,水陸併進,此滅虢取虞之勢也。 計蜀戰士九萬,居守成都及備他境不下四萬,然則餘眾不過五萬。 今絆姜維于沓中,使不得東顧,直指駱谷,出其空虛之地以襲漢中,以劉禪之暗,而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知也。 」乃以鐘會為鎮西將軍,都督關中。 征西將軍鄧艾以為蜀未有釁,屢陳異議;昭使主簿師纂為艾司馬以諭之,艾乃奉命。 姜維表漢主:「聞鐘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左右車騎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及陰平之橋頭,以防未然。 」黃皓信巫鬼,謂敵終不自致,啟漢主寢其事,群臣莫知。 元皇帝下景元四年(癸未,公元二六三年) 春,二月,覆命司馬昭進爵位如前,又辭不受。 第51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上》
第513頁